成渝两地乡村规划师制度对比研究及重庆规划师下乡工作展望

来源 :城市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rn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成渝两地同具大城市、大农村的特点,为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和乡村规划落地实施,成都和重庆各自建立了乡村规划师制度,开展了不同实践探索.成都从2010年以来累计招募乡村规划师10批520余人次,重庆从2018年以来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直接选派乡村规划师5批次59人次,引导聚合400余名技术人员服务乡村.本文从职责定位、选派方式、管理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比研究了成渝两地乡村规划制度实践情况,总结分析了并对重庆规划师下乡工作做了展望思考.
其他文献
唐基村,位于广东省吴川市黄坡镇的西南部,面积5.35平方公里,立于吴川市与湛江市的交界处,全村1121 户,总人口现为4680人.近年来,唐基村通过党建引领,全面推进党组织建设,坚持走群众路线,有力地推进唐基村各个项目的发展.近年来唐基村坚持美丽乡村建设,村子变得整洁干净,村民风气也提升了,唐基村处处洋溢着积极、团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氛围.唐基村的蜕变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该村在2020年12月份荣获了“中国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村”殊荣,引来多方媒体报道.至今,唐基村依然是当地争相学习乡村振兴经验的对象.
期刊
凤岗镇地处东莞市东南端,东、南、西三面紧邻深圳龙岗、横岗、平湖和观澜,是东莞市全面对接、融入“双区”建设的重要节点城镇.rn记者获悉,2021 年凤岗镇严格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广东省、东莞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围绕“五大振兴”,启动“加速键”,聚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及高质量发展,全镇乡村振兴工作呈现十大亮点.
期刊
经济新常态,国有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rn2022年1月26日,中国保利集团和中国建设银行关于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办.两家责任央企携手,紧跟国家“房住不炒、租购并举”政策步伐,将共同探索金融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新发展模式,推动构建住房租赁领域新发展格局.
期刊
广东潮州是平和宁静的,一千多年的历史,旧时风貌依旧活跃.植被茂密,建筑高度被控制得刚好,路上行人多是附近居民,不紧不慢地走着,脚步的韵律便是生活本身.rn如果你来了潮州,突然间不知道该干什么.Take it easy,这就是潮州时间.
期刊
2021年7月,湖北省重点项目、华中地区重要的民生工程——首衡城?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在孝感揭牌.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品类最全、设施最先进、功能最完善的全业态全产业链商贸流通平台.该项目投资300亿元,规划占地8000亩,总建筑面积700万方.
期刊
打开电子地图,不难发现,在黄浦江岸边有一个形似船舰,方方正正的建筑体,面积大得“不像话”,格格不入地矗立岸边.它不同于其他建筑物一样面向江岸,而是故意要“搞特殊”似的横在江边与城市建筑之间.这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建的上海烟草仓库,如今的上海新地标——绿之丘.
期刊
学生岩坎再次邀请我,寒假去趟西双版纳.回想起来,学生们热情好客的程度和他们嫌弃昆明的程度似乎不分伯仲.岩坎不止一次跟我抱怨昆明的食物难吃,大学毕业后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回家.所以我一直好奇,都说“云南人都是家乡宝”,是不是因为云南人都有—颗“家乡胃”?他到嘎洒机场接我的时候,肚子在T恤衫下腆了起来,确实比上大学时胖了一些,稍稍印证了我的猜想.待他驾车把我接到傣族寨子里吃完一顿饭,我才知道他的乡愁果然和吃有关.
期刊
“影都”长春的故事,正如一部情节紧凑、跌宕起伏、矛盾集中的剧情片,不到落幕时刻,不足以下定论.自1945年东北电影公司在这里成立,这座城市与电影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到1955年正式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再到长影集团在改革大潮中破浪前行,长春的发展历程始终与电影紧密相连,他的名字也因电影而变得家喻户晓.
期刊
让我们想象这么一幅画面:蓝灰色的天空被淡灰色的乌云浸泡着,几瓣雪花在空中轻舞,大地是银白色的,没有一点灰尘.在张扬的银白中间,一列火车拖着烟尘,留下—条长长的、逐渐消散的灰黑轨迹,像是在洁净的宣纸上随意用毛笔勾出的线,线的边缘被不断晕染.rn这画面一如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空灵睢美,也像他的生活,简单寂寞.
期刊
提到长春,很多人并不陌生.作为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长春素来以“北国春城”享誉全国.但除此之外,长春还拥有“老工业基地”的头衔.中国工业发展如此迅速,长春立下了汗马功劳.rn汽车工业摇篮“一汽”在此诞生,“东方底特律”的名号随之而来;东北第一条铁路在此修建,吉林省以该城市为重要交通枢纽;吉林柴油机厂、长春拖拉机厂等20世纪鼎鼎有名的工厂在此聚集,奠基了中国工业技术产业的发展……这里,有数不尽的工业遗产和道不尽的工业情怀.如今,这个中国重工业的“老大哥”仍在萌发新芽,在历史和现代城市发展中,找寻新的方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