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明 让蓝天碧水净土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n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阿拉善污染防治攻坚战也开始全面启动,当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符合地区特色同时又能改善生态环境的产业。
  截至2018年底,阿拉善全盟累计完成生态治理任务1673万亩,同时连续5年完成生态治理任务超过百万亩,防沙治沙与生态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地处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三大沙漠交汇处。“阿拉善蒙古语意为‘五色斑斓’,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有‘苍天般的阿拉善’之美誉,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外很多旅游者的目的地。”全国人大代表、阿拉善左旗旗长戈明说。
  而戈明口中“苍天般的阿拉善”,几十年前却因过度放牧和气候干旱等原因,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如今,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周边已基本形成了锁边防沙阻沙防护带,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
  “在推进环境保护过程中也遇到过困难。比如我们有一项政策是退牧还草,起初有一些老百姓不理解,总认为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的,现在怎么就不行了?但是随着我们工作方式的不断优化,环保效果的显现,老百姓的环保意识开始不断提升,现在在阿拉善,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同时,我们大力发展培育沙产业。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阿拉善丰富的沙生动植物资源,通过栽种梭梭、白刺等沙生植物,既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带来了生态效益。相信我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培育,可以通过沙产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习总书记所说的‘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的目标。” 戈明说:“但阿拉善的环境保护仍面临严峻挑战。阿拉善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自然生态极其脆弱,是内蒙古自治区海拔最高、紫外线最强、沙漠面积最大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人才问题也是我们的難题之一。”
  今年全国两会,结合阿拉善的实际以及群众的心声,戈明带来了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的建议。“阿拉善依旧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用水矛盾突出、节水空间有限等现实问题,建议将阿左旗现有耕地全部纳入退耕还林还草项目,退耕农民与退牧牧民一样享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承包权保持不变,通过这些措施对西部干旱区进行节水、退耕还林还草,这样既有助于地下水系的稳定科学发展,也有助于巩固好北疆的生态安全屏障。”
  戈明坦言,自己有义务和责任带领家乡人民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让蓝天碧水净土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其他文献
马耳他,欧洲南部一个很小的国家。首都瓦伦塔,被称为欧洲艺术之都,是无数艺术家心中的“圣地”。2018年4月27日至5月20日,中国艺术家杨志凌的个人画展“自然至道”就在欧洲艺术之都——瓦伦塔举行。  作为马耳他视觉艺术领域最重要的年度艺术大展之一—瓦伦塔国际视觉艺术节(VIVA)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至道’杨志凌当代艺术作品展”由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与瓦伦塔国际视觉艺术节主办方马耳他圣詹姆斯国家艺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的茶叶种植及茶产业的发展,都绕不过陈宗懋这个名字。  今年已经86岁的陈宗懋,是中国茶叶研究领域的第一位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也是中国研究茶叶农药残留问题的第一人。在近60年的茶研究路上,他开创了茶叶农药残留和茶园化学生态防治研究两个领域,率先提出用茶汤的农药残留水平来制定茶叶中的残留标准,取得国际公认,为中国茶叶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承担起了科学家的责任与使命,体
期刊
仅半年,这支来自中国的管理团队就使塞尔维亚的一家百年老厂扭亏为盈,重回健康发展的轨道;2019年一季度,企业产钢46.17万吨,全年产量有望创下建厂106年来的新纪录……  三年间,这支团队用效果打消了外界的种种疑虑,其效果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样板之一,为增加当地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塞尔维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支中国团队就是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
期刊
2009年1月,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将每年3月28日设立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决议。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第60个年头,一个甲子过去,民主改革使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弘扬,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在2019年的这个春天,本刊记者来到西藏,通过走访,倾听藏族群众真切的感受……  1959年3月28日,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在西藏终结,由此拉开帷幕的西
期刊
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画报》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扎實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5G时代的悄然到来、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以及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六方面回应社会关切。  从宏观认知的理性表达,到生动实践的深情讲述,代表委员们的言论,凝聚着中国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力量。
期刊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一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的郑重宣示,让世界瞩目。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承诺的那样,这一年里,中国敞开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大门。  南海之滨,椰风习习。博鳌,再次成为世界关注中国经济的一扇窗口。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博鳌亚洲论坛自成立以来,聚焦亚洲、放眼世界,已成为在亚洲乃至世界有影响的高层次对话平台。去
期刊
五月青年如潮头,总在地平线上跳动。无论100年前振臂一呼的新青年、七八十年前浴血奋战的英雄儿女,还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知识青年、20世纪90年代下海创业的追梦人,或是刚刚开始步入成年的“00后”,青年的一举一动总被密切关注,因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样的信念,奔腾于历史,涌动于血液,历久而弥新。  在此,我们呈现《
期刊
当前,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减税降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国家减税降费力度加大,聚焦减税降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协调减税降幅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平衡
期刊
新媒体系列短片《丝路微纪录》第二季全球首发上线  4月22日,五洲传播中心与国家信息中心在京联合举办了《丝路微纪录》(第二季)全球上线首映礼。讲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新丝路故事的《丝路微纪录》是由中宣部对外推广局指導,五洲传播中心制作的全球首部4K拍摄的“一带一路”主题新媒体系列短片,该系列片(第一季)已于2017年播出,海内外反响很好。《丝路微纪录》(第二季)于第二届“一
期刊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要重点抓好七项工作,其中第一项就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工集团(以下简称柳工)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光安说:“没有一路创新突围,就没有今天的柳工。”“中國的企业,要走向全球,参与全球竞争,特别是与欧美企业竞争,没有一个更高水平的研发创新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