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优势管窥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63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网络出版的全面竞争,学术期刊必须突出其学术主体优势,整合现有的技术优势,提高期刊质量,发挥创新活力,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夯实学术质量,多方位拓展学术资源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牢牢把握和发扬自身的学术优势,充分整合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避免陷入新的困境。
  【关键词】互联网;学术期刊;学术资源;学术规范
  【作者单位】赵林平,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基金项目】江苏省期刊协会立项课题“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学术优势研究”(编号:2015JSQKB022)阶段性成果。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术期刊的发展也步入一个新时代。网络出版的优势——方便读者获取信息、提高检索效率、减轻经济负担、优化工作方式、灵活刊期更新、降低出版成本等——弥补了学术期刊传统出版的不足。当然,业界学者也指出,学术期刊的网络出版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如文件格式不统一、碎片化呈现以及学术权威性值得商榷等问题。对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学术优势的探讨,既可在理论上突显学术期刊的本体意义,填补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也能在实践上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可实际操作的路径。因此,深入研究如何发挥和利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学术优势,使其始终保持强盛的竞争力和不断进取的活力,是每一位有志于学术发展的期刊人所必须考虑的。
  一、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学术期刊的数量发展很快。截至2014年11月18日,经严格审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了第一批学术期刊名单,其中社科类学术期刊2043种,科技类学术期刊3713中,共计5756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加上20世纪末以来兴起的“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运动的影响,学术期刊的网络化进程发展迅猛。据非官方统计,截至2015年11月,我国各类学术期刊上网的数量已达8125种。这些网络化的学术期刊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传统纸质期刊的网络化;二是纯粹的电子期刊。前者除了借助大型数据库出版商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完成网络信息传递,也构建自己的网页(网站)或者编辑系统,但大多是纸质版本的复制品而已。后者则没有对应的印刷版实物,完全是一个独立的虚拟存在,其总体数量占电子期刊总数非常小的比例。
  虽然,纯粹的学术电子期刊在发表形式、载体、时效性上较传统学术期刊有较大的优势,但由于其追求高效、快速地发表论文,缺乏严格的审稿制度和同行评议,其严谨性和权威性颇受质疑,故而无法获得业界和读者的信任。因此,在可预见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学术期刊的网络化将仍然以传统期刊的网络化为主。
  二、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学术优势及其潜力
  诚然,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网络出版中技术革新附带的信息鸿沟、信息冗余和信息碎片化等弊端不能避免,但与传统的纸质期刊相比,网络版学术期刊存在以下优势:第一,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方便学术期刊的传播和读者的阅读;第二,各数据库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设置主题、篇名、关键词、单位、作者、刊名、ISSN、CN等各种检索方式,以及一些更加高级的检索功能,如跨库检索服务,免去了用户逐一查找的麻烦,节约了时间;第三,学术期刊的网页(网站)建设和网络编辑系统能为作者和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有助于学术信息的交流。
  综合来看,纸质学术期刊的网络化除了能带给用户舒适体验和便捷化操作,还可以保持已有的学术优势,并能弥补原有的技术缺憾,使其学术优势发挥得更加完善。具体表现如下。
  1.学术质量可靠
  学术期刊是将科研成果收集、转化并加以传播的媒介,无论是对社会发展,还是对科学进步均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学术期刊的生命在于学术内容的质量,而质量保证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稿件质量较为可靠。当前,学术期刊的作者群主要是高校师生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他们投递的论文虽并非篇篇精品,但大多数具备起码的学术质量;二是编辑过程中编辑部对稿件质量的把关比较严谨,“三审一定”的选稿机制以及编辑部的选题策划等措施都对学术期刊质量起到保障作用。对学术期刊来说,优质稿件是基础,优秀编辑是主体,良好的稿件选用机制与同行评价体系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了前者,后两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有了后两者,前者才可以更上一层楼。这也是学术期刊区别于普通期刊的优势所在。
  2.学术资源丰富
  现有的学术期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主办的综合性期刊,二是全国各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专业性期刊。它们或是依靠高校的优势学科,或是凭借研究机构中的专业学者力量,或是依托强势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吸引相关领域的核心专家。仅以高校文科学报为例,全国高校学报的数量有几千种,虽然从整体上看,大部分学报存在不少相似的栏目,如专家所批评的“千刊一面”,以及同质化问题。然而仔细研读每一份期刊,我们会发现其中有一些比较突出的优势栏目。如《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扬州文化研究”专栏,自1997年创刊以来,每年发表一至三期不等,在国内外学术界建立了良好的声誉。“扬州文化研究”既立足于扬州大学文史研究的基础,又广泛吸取国内外优秀学者的优秀成果,在此领域脱颖而出。 又如《湘潭大学学报》的“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创办至今已有20余年,以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及该校图书馆的“毛泽东思想研究文献资料中心”为后盾,刊发了一系列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文章,积累了丰富的关于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文献资料,目前该学报还在建设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大型数据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术期刊资源优势得到了很大提升。绝大部分学术期刊的论文可以回溯到创刊号,方便读者快速检索与查阅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借助网络的力量,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内容数据库建设以及作者、审稿专家的信息储存、更新。
  3.学术规范严谨
  相较于其他行业,编辑作为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必须讲究规范。此处所言规范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在确定选题前,必须充分了解、搜集信息,宏观把握某一领域学术研究的总体进展,为选题策划提供可靠的依据;二是在选题实施过程中认真审读、加工稿件,筛选出具有原创性和科学性的学术论文,并依照各种标准化准则或规范文件对稿件进行校对;三是随着现代学科门类的细分,越来越多的学术论文写作跨学科化明显,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有与时俱进的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跟上学术发展的潮流。
  正是由于广大学术期刊编辑在工作过程中的不断实践与辛勤付出,期刊界出版了《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对而言,当前网络出版的学术期刊在规范上大多数仍显得松散且不合乎规范。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学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学术质量、学术资源与学术规范三个层面。面对互联网出版竞争的压力,传统学术期刊必须牢牢把握和发扬自身的学术优势,充分整合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避免陷入新的困境。
  [1]林国栋. 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优势、现状与前瞻[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
  [2]金甦. 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出路[J]. 闽江学院学报,2010(1).
  [3]胡政平. 优势和特色:学术期刊的必然选择[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9).
  [4]倪四秀. 互联网对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影响[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5]张积玉. 编辑规范综论[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其他文献
编辑出版的整个环节,都渗透着出版人和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一个好的选题策划编辑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学习,树立甘于奉献的思想,具备统筹出版全局的能力,并搭建编辑与作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人类社会已进入以互联网为主阵地的信息传播时代。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范围和交互性较传统媒体有了极大的提升。互联网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传统媒体只有积极寻求改变,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技术优势,改变原有思维模式,把互联网思维融会贯通于自身的发展之中,才能在新的信息传播时代继续发展下去。  【关键词】传统媒体;互联网思维;数字化转型  【作
【摘要】出版企业编辑人员业务素质决定了出版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出版企业编辑人员业务素质管理优化工作便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对出版企业编辑人员业务素质管理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目前出版企业编辑人员业务素质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优化出版企业编辑人员业务素质管理的主要路径,以期能够促进出版企业编辑人员业务素质管理优化科学有序地进行。  【关键词】出版企业;编辑人员;业务
余华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先锋作家,其作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译介出版,持续至今并达到鼎盛。这既得力于海外权威出版机构的推广,也由于其个人与外国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译学论著及教材出版呈现很多优势,比如出版物数量多、品种多。但是在出版业蓬勃发展的环境下,部分译学论著和教材出版也呈现缺乏系统性、精品图书少、
深度链接对被链接网站的利益构成了负面影响。但是,深度链接是否侵犯版权及其侵权性质,我们不能单方面就“服务器标准”或“用户感知标准”作出判断,而是要利用“法律标准”
本研究对《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8图书馆版》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重点阐发未来五年图书馆在技术变革领域的关键转向问题,包括以增强研究内容的可取得性为代表的三项关键
随着新媒体赋权,当下媒介与人的关系呈现多元融合嬗变的趋势。结合议程设置理论与创新扩散理论来看,作为新媒体代表,时下社交媒体的议程设置结构核心、手段与形式围绕遵循新
麦克卢汉说过,我们是看着后视镜走向未来的,即所有的新媒介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着旧媒介。由此,媒体考古学在西方大行其道。我们在研究新媒体的特性时,总是会从旧媒体或已有媒
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传播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传播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从而优化传播模式,提升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