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的学习环境也可能是在公交车上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q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没有捷径,努力却有方法。
  在飞机上看书的孩子
  一个人学习的时候处于最佳学习环境很重要,什么是最佳环境呢?最佳学习环境肯定不是家里整天有撮麻将的声音。最佳学习环境就是一旦进入这种环境中就能快速地学习,心情愉快,大脑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学得快,记得牢。
  每个人的最佳环境是不一样的。
  时时处处能成为最佳环境的人相当少,但是有的人,可以把一些别人认定无法学习的情境可以“变成”最佳环境。
  我的一个同学是广东人,他的孩子毛毛是学习上的尖子生,很懂事,有礼貌,也怪不得考试全省第一,毛毛可以把任何情境都当成学习的好地方。一次他爸爸带他参加同学聚会,他在飞机上学习,到了旅馆里还在做题。遇到难的,每个喜欢毛毛的、他爸爸的同学都爱给他讲题。白天出去玩的时候,他玩得很痛快,笑声不断,还很会照顾比他小的弟弟妹妹。
  吃饭的时候,毛毛早早吃完,大人们还在聊天,他已经拿出一本书来看,还对自己说:“这时候有好书看,真快乐。”看他如此爱看书、爱学习,他返程时好多阿姨叔叔给他买了名著。幸运的人不断地将自己置于幸运的情境,他们告诉别人他们愿意接受帮助。
  一个孩子每天都学习8个小时,如果哪天没有学习到8个小时,就好像感觉有一件重要的事没有做,不能安然入睡,感觉浑身不自在。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如果天天无所事事,看着别人忙碌,可能是最大的惩罚。
  随时带着书,让它成为一种习惯
  大部分人读书有过醍醐灌顶的感觉,这就是读书最大的吸引力。在随时带着书的时候,有时沉浸在“知道”、“明白了”带来的快乐和思考带来的豁然开朗之中。只要读书读到一定程度,时时处处想读书,每时每刻都是读书的最佳环境。当然做任何事都一样,直到一个人做事做得相当好,才能体味其中的乐趣。
  刚开始,随身带着一本书出门,可能觉得有点麻烦,不方便,时间长了,出去若不带本书,好像缺了什么东西。
  带着书会招来一些风言风语:“用得着这么用功吗?可千万别学成了书呆子啊。”面对这样的说法,要有更高品质的想法置换,别人想要的和自己想要的不一样。
  “会读书的人是快乐的人,会读书的人心智更成熟”,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益。正面的观点滋养孩子。
  制作“弱点卡”,利用零碎时间复习
  朱欣怡中考时全市第一,到了高中,她更是会利用零碎的时间。坐车回家的路上,她拿出自己制作的一些卡片,即使时间很短,全都利用起来学习。她还自己制作弱点卡——她在错过的地方,复习上好几次,直到不再是弱点。时间利用上了,就能积少成多。
  欣怡把公式记在卡片上,如果50遍记不住,那就背上100遍。有记100遍的劲头,基本上什么也都记住了。她觉得零碎时间是最佳的学习时间,拿出来记一遍又一遍,反正这是一般人容易忽视的时间,学习起来也不用着急,也不用担心东担心西,不用怀疑自己记忆力不行。
  欣怡在学会一些知识时,她感觉自己有能力记住,无论用多长时间,当她有了这个决心,困难在她面前也就变小了。
  学习任何一门功课,需要的是绝对的时间,也就是说必须有足够的绝对时间。每天学习一会要比一周学习几个小时有用。
  我们大多数人耗费大量的精力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们怀疑自己写好文章的能力、在公众场合讲话的能力、提出新办法或解决措施的能力、克服一个障碍的能力。一切疑虑都是精力的浪费。
  在家学累了就去公园学一会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交换学习地点也是一种休息。有的在家里、书房里看书看不进去,就到公园里看书,有时繁华的闹市区反而能够静下心来看一些东西。有的人在公交车听录音,记定理和公式,回忆难题的每一个解题步骤。
  等待的时间、排队的时间、旅游的时候的间隙时间,把所有别人感到无聊的时候用来学习、随身带着书,这样既不感到累,反而感到充实。
  交一些爱学习的朋友。在这样的环境里,对于别人的努力,既羡慕又欣赏,还有点嫉妒。嫉妒不是坏事,有嫉妒是因为有比较,有比较才会有激荡,学习的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有人常常会好奇,一个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努力学习的孩子,其实就是彼此激荡的力量。
其他文献
月光族收入很高,月月光,就是不会理财,小的时候没培养好。  瑶瑶妈:每到过年总要为压岁钱的事和女儿吵吵,孩子她爸是做生意的,很多生意伙伴以压岁钱的名义塞给女儿很多钱,其实是还我们的人情,答谢老公一年来的帮助。这部分钱数目不小,孩子年纪小根本用不上。可是女儿不管这一套,坚持压岁钱就是她的,她爱怎么花怎么花。去年拿压岁钱就买了个苹果手机,老师不让用,没收了,她竟然又去买了一个。我觉得她这么胡花乱花不行
期刊
理想的种子一定要早早种下,到青春期就有点儿晚了。  吃午饭时二宝很严肃地对我说:妈妈你知道吗?《三毛解放记》里美国对上海犯下了滔天罪行!  我:那你会想去美国吗?  二宝:不想去。  我:可是现在有很多人都想去啊。  二宝:为什么呢?是因为在美国过得更舒服吗?  我:也不完全是吧,但有很多地方会更好,人少,空气好,食品安全也更有保障吧,这些地方会更舒服吧。  二宝:可是我觉得现在已经够舒服了。  
期刊
儿子上一年级了,在学校表现很好,外人都夸他很懂事,可是面对我的时候,却表现得很任性。就说吃饭这事儿吧,有时他一看饭菜不合口,就不吃了。开始我很心疼他,觉得上了半天课不吃饭怎么行,就赶紧重新给他做。后来,我觉得这样太没规矩,就逼他吃。我俩常为吃饭的事吵。现在我发现,不仅吃饭,在其他的很多事情上,他都比较任性,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强强妈  咨询师:  这个年纪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方面想得到父
期刊
女儿人生第一次外出远行是在她3岁那年的夏天,我们要坐4个小时的火车去烟台。  车上人不少,还有几个站着的。一个中年男子走过来,没好气儿地跟我说:你家小孩干嘛占个座位?起来,我坐。  我呸!我给我孩子买了票,她有权利坐在这。  骗谁呢?国家规定,身高1米2及以上的孩子才需要买票。既然是免费午餐,何必自掏腰包?他根本不信这么点儿的孩子有票。  当然,我早就料到他会惊诧+惊讶。好吧,让妹子给你个惊喜! 
期刊
问:  我儿子上初二了,学习成绩很好,是一个很单纯的孩子。昨天晚上我无意中发现,他竟然在看黄片儿,把我吓坏了,我立马冲他喊:太恶心了!孩子狡辩说他同学都在看,但还是被我说的吓坏了,估计晚上都没睡好,今天早上跟我说以后不看电脑了。他爸爸私下里跟我说,青春期的孩子看这个也正常。但是,我很怕,我该怎么办呢?  答:  您孩子说的一点儿也没错,他的同学可能都看过黄片儿。青春期嘛,大家对性都好奇。只要一个同
期刊
一大早送虎子来园时,虎子妈“告状”:昨晚虎子回家肚子疼,好像是王一鸣和张星坐他肚子了。这个事得弄清楚。  发生了什么事?  葛伟不想搞批斗会,她没有直接问王一鸣、张星有没有或者为什么坐虎子的肚子,而是询问大家:“昨天虎子回家肚子疼,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虎子说王一鸣坐他肚子了,其他小朋友也七嘴八舌地说看见了。葛伟“嘘”了一声,提醒小朋友们先听虎子说,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  “还有没有别
期刊
血缘并没有那么重要,文明的馈赠应该是让人学会把血缘和爱分开。  “知道吗?你肚里的小孩子已经有指甲了!”笃信宗教的女同学对朱诺窃窃私语。  朱诺是一个十五六岁的美国高中生,和小伙伴布里克做了个吃禁果的游戏,稀里糊涂地怀了孕。  她决定生下孩子。不是为了让自己有个与众不同的青春,小女孩还没有什么母性,是与生俱来的人性让她从堕胎的诊所狂奔回家。  但是把孩子生下来,并不等于必须要做母亲。朱诺顺利地在报
期刊
北京地区中高考改革,英语降分,语文升分;英语课从三年级开始,一片哗然。因为这不仅仅是北京的事。2016年高考也改了。  家长很凌乱。  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英语会不会错过最佳时机?不提前报个班儿会不会让孩子输在那条起跑线上?升了分的语文又该怎么学?  为答疑解惑,我们制作了这个专题。  我刊的观点是:英语得学,但最好先把汉语整利索;一切赶时髦的培训班都是瞎学。
期刊
学数学也需要想象力。  鉴于自己是个数学白痴,我对于儿子荷包的数学教育有一种特别的恐怖心理。一教他做算数,马上就想起来小时候我爸逼我做鸡兔同笼。在当时那个小女孩的心里,有一种天苍苍地茫茫的绝望感,满眼里都是数不清的鸡头兔脚。这事绝对给我留下了心理创伤,以至于我现在还不爱吃鸡肉,至于兔子肉,这辈子只在七八岁的时候吃过一口,马上带着早饭全吐了,至此连味道也不能闻。  好吧,有问题怨父母怨社会是最方便的
期刊
睡前和晨起时有书效果最好。  我一直有一个关于背诵的秘诀。  这个秘诀的发现其实很糗很悲催。一年级寒假,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把新发的下一学期的语文课本看看。一直到开学前一个星期,我回想语文布置了什么作业,猛然觉得这个作业太不像作业了!怀疑是自己没听清,也许语文老师是让把下学期的课文背下来吧。  翻了翻书,妈呀,44篇。我妈竟然也跟着装傻,打着哈哈对我说:一天背6篇就背下来嘛!  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