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钟步行试验和脑钠肽对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h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利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脑钠肽(BNP)评价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7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缬沙坦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常规治疗组用强心剂加利尿剂。对患者进行4周的治疗观察。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BNP、6分钟步行距离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MWT和BNP均能有效评价缬沙坦治疗CHF的疗效。
  【关键词】 6分钟步行试验; 脑钠肽;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临床综合征,预后差,死亡率高。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是一种评价CHF患者运动耐量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倍受青睐[1-3]。而血浆BNP水平会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是一项反映CHF的敏感指标,对CHF的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的评价都具有重要价值[4-6]。本文旨在探讨6MWT和BNP在评价药物治疗CHF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CHF患者76例。排除并存的肺部疾病、脑血管疾病、肢体活动障碍等有可能影响患者活动的因素;并排除下列情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90/60 mm Hg;病窦综合征、Ⅱ°以上房室阻滞、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将患者随机分成缬沙坦治疗组(n=41)和常规治疗组(n=35)。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及心功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缬沙坦治疗组:在强心剂、利尿剂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常规治疗组只给予强心剂、利尿剂治疗。用药期间利尿剂和地高辛剂量不变。在用药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率、血压、电解质、肾功指标变化, 两组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前、2周末、4周末行BNP、6MWT、超声心动图检查。
  1.3 6分钟步行试验 试验参照Vera Bittner使用的方法[7]进行:试验在长30 m平直走廊里进行,两端及中间各放一把椅子,用做标记和患者休息用。让患者在30 m走廊里来回行走,避免外界干扰,并嘱患者尽最大可能行走,在6 min内走完其能完成的最远距离。运动试验前及运动后,均记录心率(HR)、血压(BP)、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运动过程中遥测心电,如果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如不断增加的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早;室性心动过速或3个以及多个连续的室早;快速型房性节律障碍,则立即终止试验[8]。试验过程中,每2分钟提示患者1次,每30或60秒鼓励患者1次(鼓励的话语可以是:“就这样,很好。”;“坚持就是胜利。”)。必要时可允许患者放慢脚步或停下来休息;但要在患者感觉好转时,尽快让其恢复原来的行走。6 min时终止实验,让患者卧床休息;并记录步行距离、运动过程中休息次数、休息时间以及患者的主诉。
  1.4 血浆BNP浓度的测定 受试者于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2 ml,置含有ENTANa2抗凝剂管中,2 h内离心(3000 r/min,10 min)分离血浆,如当天不能检测,样品立即置-20 ℃保存,2 d之内用奥地利Biomedica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和北京天石医疗MS-3型全自动酶标仪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检测方法的各项质量指标及质控参数均在允许范围内。
  1.5 超声心动图检查 使用美国GE Vivid 7彩色超声心动图仪由专人操作,分别于患者入院后第1天、2周末、4周末用标准方法记录心脏长轴、短轴及心尖四腔和两腔位图像,测定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 字2检验,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线性相关系数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6MWT、BNP、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 治疗后两组6MWT、BNP、LVEDD、LVEF均比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6MWT、BNP、LVEDD、LVEF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缬沙坦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疗效更显著。见表2、3。
  2.2 6MWT、BNP、LVEDD、LVEF的相关性 两组患者BNP与LVEDD呈正相关性(缬沙坦治疗组:r=0.817,P<0.001;常规治疗组组:r=0.721,P<0.001)。BNP与LVEF呈负相关(缬沙坦治疗组:r=-0.411,P=0.014;常规治疗组:R=-0.686,P<0.001)。两组患者BNP与6MWT呈负相关性(缬沙坦治疗组:r=-0.336,P=0.039;常规治疗组:r=-0.877,P<0.001)。见表4。
  3 讨论
  目前众多研究证明,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激活所导致的心肌重构是CHF主要发病机制之一。特别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能够引起心脏肾上腺素受体脱敏,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等,进而直接损害心肌。缬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其可以直接与受体结合,减少醛固酮分泌,降低血浆中肾上腺素水平;在有效抑制心肌重构的同时,还可减少水钠潴留,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及血压,最终逆转心肌重构过程[9-11]。为更好地对CHF进行治疗,对CHF的病情进行科学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6MWT、BNP监测、超声心动图检查是目前广泛研究、应用的热点之一。   6MWT最初由Guyatt提出,被认为简单、易行、经济、安全和重复性好, 接近CHF患者日常生活,可以检测CHF患者的运动耐量[12]和提示患者的短期预后等优点的运动试验方法[13-14]。SDLVD研究认为,6MWT是预测CHF患者远期病死率和住院率较强的独立因素, 并认为6MWT对于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超过了NYHA分级、LVEF等预测指标[15]。本研究显示,6MWT能很好地评价两组治疗CHF前后的疗效,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16-18]。BNP,特别是氨基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在CHF患者明显升高,因为CHF患者容量负荷增加,引起心室压力变化及室壁张力增加,促进BNP、NT-proBNP含量增加,目前已经作为判断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观察治疗反应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19-20]。NT-proBNP能提高心力衰竭的诊断率,大大缩短诊断时间,是心力衰竭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21-22]。本研究显示,缬沙坦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BNP与6MWT呈负相关性(缬沙坦治疗组:r=-0.336,P=0.039;常规治疗组:r=-0.877,P<0.001)。两组患者BNP与LVEDD呈正相关性(缬沙坦治疗组:r=0.817,P<0.001;常规治疗组组:r=0.721,P<0.001)。BNP与LVEF呈负相关(缬沙坦治疗组:r=-0.411,P=0.014;常规治疗组:R=-0.686,P<0.001)。以上结果提示6MWT、BNP、LVEDD、LVEF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与段洪强等[23]及王海玲等[24]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显示,CHF患者用缬沙坦与常规方法治疗后,LVFF、LVEDD均有明显改善,血浆BNP水平降低,6MWT明显提高,而缬沙坦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存在差异。其机制可能因为在CHF患者中,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最终造成心肌重塑,心肌缺血,甚至心律失常。缬沙坦能够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降低左室室壁厚度,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值,改善心功能,从而使心肌重构延迟、甚至逆转。本研究结果表明,缬沙坦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更显著降低CHF患者异常升高的BNP、提高6MWT、缩小LVEDD和增加LVEF。本研究显示,随着心功能的改善,患者6MWT的提高与血浆BNP水平降低有着明显相关性,提示6MWT和BNP均可作为评价药物治疗CHF疗效的可靠指标。
  参考文献
  [1] Laterence P, Cahalin M A, Michael A, et al. The six-minute walk test predicts peak oxygen uptake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art f ailure[J].Chest,1996,110(3):325-332.
  [2] Gualeni A, Dc Aloia A, Gentilini A, et al.Effects of maximally tolerated oral therapy on the six-minute walking tes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secondary to either ischemic or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J].Am J Cardiol,1998,81(11):1370-1372.
  [3] Opasich C, Pinna G D, Mazza A, et al.Reproducibility of the six-minute walking tes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practical implications[J].Am J Cardiol,1998,81(5):1497-1500.
  [4] 裘宇芳,袁敏.心力衰竭患者血脑钠肽水平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5,5(1):54-55.
  [5] Vuolteenaho O,Ala-Kopsala M,Ruskoaho H.BNP as a biomarker in heart disease[J].Adv Clin Chem,2005,40(1):1-36.
  [6] 张春玲,康金锁,陈曦,等.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31-34.
  [7] Bittner V,Weiner D,Yusuf S,et al.Predic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with 6-minute walk test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J].JAMA,1993,270(14):1702-1707.
  [8] Opasich C ,Pinna G D ,Mazza A ,et al.Reproducibility of the six-minute walking tes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practical implications[J].Am J Cardiol,1998,81(12):1497-1500.
  [9] 刘英梅,伍卫.血管紧张素2受体阻断剂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与进展[J].国外医学,1998,25(6):231-233.
  [10] 曹俊花.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A):53-54.   [11] 李卫红.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34-136.
  [12] Guimaraes G V,Carvalho V O,Bocchi E A.Reproducibility of the self-controlled six-minute walking test 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J]. Clinics, 2008, 63( 2) : 201- 206.
  [13] Packer M , Cohn J N,Abraham W T, et al.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J].Am J Cardiol,1999,83(2A):1-38.
  [14] Belardinelli R,Georgiou D,Scocco V,et al.Low intensity exercis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J Am Coll Canliol,1995,26(4):975-982.
  [15] 阎炜,余静.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一种简单客观方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2,23(2):86-88.
  [16] 冷秀玉,曾武涛,陈国伟,等.6分钟步行实验与慢性心力衰竭[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3,8(6):411-413.
  [17] 惠海鹏,许顶立,刘煜,等.6分钟步行实验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康复,2001,5(6):36-37.
  [18] 欧立,董平剑.6分钟步行试验对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估[J].四川医学,2011,32(3):417-418.
  [19] 中华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3-1095.
  [20] 闫明昌,苟志平.不同室内传导阻滞患者心室同步化的对比研究[J].临床荟萃,2010,25(18):1568-1572.
  [21] 王大英,范维琥.6分钟步行试验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临床荟萃,2003,18(7):412-414.
  [22] Rostagno C,Gensini G F.Six-minute walk test: a simple and useful test to evaluate functional capacit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Intern Emerg Med,2008,3(3):205-212.
  [23] 段洪强,张菲斐,张娜,等.心力衰竭患者自控6分钟步行距离与氨基末端前脑钠肽及心功能参数相关性研究[J].临床荟萃,2009,24(5):421-422.
  [24] 王海玲,张灵,王乐,等.B型利钠肽与左室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P波终末电势及6分钟步行试验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7,5(7):502-504.
  (收稿日期:2012-09-26) (本文编辑:连胜利)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和掌握一门外国语,开展对外交流是对21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但是实际生活中,由于对口语,听力训练
一、什么是扩句和缩句所谓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添上适当的附加成分,如同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用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
我是一个医师,2002年4月1日起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将医疗事故的举证责任归给了医院。那么在医疗事故的民事诉讼中,医院与患者是否处于平等地位,这
分析一台数控机床在使用过程中Z轴下滑造成加工不合格的原因,介绍了消除误差的具体做法。
褥疮是局部软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不能供应,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缺损。褥癌是指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是护理工作中一大难题,它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可继发感染,甚
【摘要】 目的:探究中周部加光镜片联合调节训练延缓近视发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门诊复查检查确诊为近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周部加光镜片联合调节训练延缓近视的发展,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调节训练延缓近视的发展。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近视延缓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
香槟酒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酒,但真正的香槟酒,必须是以法国香槟地区所产的葡萄为原料酿制而成。现世界各国都很广泛地采用此名,故为“仿香槟酒”。
目的:比较抗感染辅助降低血黏度治疗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方法:挑选80例细菌感染患者,采用随机盲法对照试验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抗感染同时辅助降低
目的:评价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组39例,设为治疗
新经济形势下传统的资产定义和资产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风险价值已成为资产价值的重要内容。以历史成本进行的初始计量,当资产价值频繁变化时,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