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ICU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和对睡眠的改善观察

来源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z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ICU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观察其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本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院内ICU治疗且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的患者中抽取78例进行研究,期间按照等分原则将纳入对象均分至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并遵循计算机表法完成,同时对每组39例研究对象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睡眠改善效果进行比较,并依据PSQI评分确定结论。结果:组间比较护理前PSQI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护理后PSQI评分,各项指标分值均以观察组体现最低,P<0.05。结论:在ICU患者中开展集束化护理,可显著优化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其睡眠障碍,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
  【关键词】ICU护理;集束化护理;睡眠障碍;睡眠改善
  ICU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收治危重症患者,由于病房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再加上病症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很多患者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而睡眠质量的出现对患者机体各项功能造成进一步的负面影响,比如降低抵抗力、增加疼痛感等等,严重阻碍着医疗效果的提升。因此,加强ICU患者的护理工作,采取有效手段改善其睡眠质量,是推进ICU治疗效果不断进步的有效举措。如下研究报告中记录本院针对78例ICU睡眠障碍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通过对比确认集束化护理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院内ICU治疗且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的患者中抽取78例进行研究,期间按照等分原则将纳入对象均分至对照组与观察组,并遵循计算机表法。
  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1例,共3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4岁,中位年龄(39.55±4.96)岁。
  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共3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7岁,中位年龄(39.91±3.73)岁。
  对比各项资料,P>0.05。
  1.2方法
  纳入两组患者落实不同护理措施,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即进行管道护理、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
  观察组开展集束化护理,如下为具体内容:(1)成立集束化小组。在小组成员选择时,务必以经验丰富、专业性强、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为基本标准。小组成员需要在入组后大量查阅ICU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相关文献,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分析出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具体原因,然后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1]。(2)开展培训。为了进一步提高小组成员的集束化护理技能,院方需聘请睡眠、心理等多方面的专家对组员进行培训,培训期间可通过小组讨论、图文结合等方式进行,不断提高组员对于睡眠障碍的认知,充分的了解ICU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并熟练的应用评估工具。(3)评估睡眠质量。对每位患者生活环境、工作状况等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并对其睡眠质量进行专业测评,然后针对患者个体特点开展专业的护理干预。
  1.3观察指标
  记录各组患者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共分为7个项目,每项分值在0~3之间,分值越小代表睡眠质量越佳,反之则越差[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17.0软件完成非正态分布数据分析,以均数±差形式体现结果,并选择t检验,若P<0.05,统计存在价值。
  2.结果
  如表1。组间比较护理前数据,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t=0.7265、0.1845、0.0509、0.6887、0.0529、0.1868、0.0516,P=0.4698、0.8541、0.9595、0.4931、0.958、0.8523、0.9589);組间对比护理后数据,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7.0731、6.5948、21.0526、20.5725、9.5433、3.1937、7.5137,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0、0.0000)。
  3.讨论
  从本质上来看,睡眠其实是属于具有复杂性的生理过程,是人类储蓄体能和精力的重要保证,对于身处于病症中的患者而言,良好的睡眠可促进其康复。ICU患者由于身患危重症,大多需要仪器帮助维持生命体征,多种仪器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噪音,再加上人员多、病症等多方面的长期影响,患者的身心需要承受非常大的负担,睡眠质量因此受到影响。集束化护理衍生于循证护理,是一种将实际情况与相关经验结合的新型护理方式,通过对护理人员开展专业的培训,带领其查阅大量的资料,从而不断的提高其在理论知识上的储备以及实际操作上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在开展护理工作时提高自身水平,更有利于患者康复。从患者的角度而言,ICU由于环境复杂,探视时间有限,长期见不到家人会增加其心理上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而更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安抚患者的内心,从而使其安心养病,尽快康复[3]。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的开展,对于改善ICU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明显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玉梅.集束化护理对ICU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9(21):7,10.
  [2]方蘅雯.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8,5(52):3.
  [3]杜玲,何莉芝.对ICU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J].健康必读,2019(1):11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科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情景模拟法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儿科实习护生及低年资护士41例纳入参考组,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儿科实习护生及低年资护士47例纳入研究组,参考组应用传统护理教学查房模式,研究组在儿科护理教学查房中采用情景模拟法。结果:研究组护士一级护理教学查房评分以及二级评分均高于参考组,两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要: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医药在此次疫情中有良好表现,本文从中医药的角度综合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病因,症状,各种治疗方案, 此外还对一些验方的机理,临床效果进行了总结。同时最新研究中显示药方剂例如连花清瘟颗粒,清肺排毒汤等不仅在体外抗病毒机理得到证实,在临床上得到较好的效果。总体来说,中医药在此次疫情起着重大,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疫病;综述  在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5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结果:实验组总遵医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状态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相对于普通护理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网络一体化护理在尿道狭窄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3月我院尿道狭窄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网络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QOL)、最大尿流量指标(Qmax)、残余尿流量指标(R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保健护理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重要性。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参与亲子保健活动的102例儿童,作为此次研究之中的观察主体。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法,将102例儿童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名为常规组,进行常规保健;另一组名为研究组,进行针对性保健护理。每个组51例。结果:研究组保健护理效果以及发育商各维度评分明显更高,与常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健悦系统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持续应用效果。方法:总结健悦系统在神经内科使用以来的优点和缺点,并不断改进优化,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中实际需求提出系统改进设想。【1】结果:健悦系统的持续改进大大提高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定时工作的遗忘率,对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健悦系统;应用;临床护理工作  2016年,我院为了实现无纸化办公及护理,首次引用健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观察,并对其预防措施加以研究。方法:将2019年3月到2020年2月干休所的6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以了解患者在护理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护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低血糖、漏服/错服药物、跌倒性外伤、依从性低、合并症、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心理承受力较低等,其发生率分别为42.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ICU实施规范化护理对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影响。方法:以本院于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期间ICU收治的20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中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前的未实施规范化护理的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9年5月到2020年4月期间实施规范化护理的100例对照组患者纳入干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满意度方面的差异,并评估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数据。结果:患者满意度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对脑卒中前期自创性危险因素人群实施健康管理的效果及对该人群血压正常率的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6月到2018年12月前来本中心体检的100例脑卒中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不应用健康管理,观察组应用健康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方式情况、血压和血糖正常情况、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合理饮食、适当锻炼、规律作息病例数及血压、血糖正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麻醉护理对骨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8月住院行全身麻醉骨科于术的患者72例,按照隨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醉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麻醉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骨科全身麻醉于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减少苏醒期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