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应用——评《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主题与特色研究》

来源 :粮食与油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y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数千年沉淀的茶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文学作品中,茶文化作为素材也备受作家们的喜爱.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主体与特色研究》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英国与美国文学发展的演变,并以全球化为背景,力图运用的新思维、新理念和新方法来解读、审视和再思英美文学.下篇重点论述了英美文学中“雅俗共赏”的名家及名作.随着现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传统文化在国际文学舞台上的交流逐渐密切,而茶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背景,具备深厚的独特韵味,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中同样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多元文化的影响使得世界茶文化在不断地融合,茶文化也成为英美文学作品中独特的组成部分,呈现了重要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多文化融合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研究地位.《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主体与特色研究》一书对研究茶文化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精减了传统的微波消解法测定大米中重金属镉的试验步骤.用酸以更快速高效的方式对大米中的有机物进行消解,在酸性条件下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以标准曲线法定量,减少了试验中转移消化液的步骤.结果表明:镉质量浓度在0~5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回归方程Y=0.10822X、相关系数r2=0.9997、加标回收率97.8%~103.3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1.30%~3.36%、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1和0.
为了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多采区配采问题,通过分析霍林河南露天矿地质条件和各个采区的发展方式,采用模拟开采的方法分别对3个采区的采煤量、剥离量、剥采比与推进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对曲线进行分析;构建3个采区推进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进行模型求解。研究结果表明:3个采区分别采用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对累积采煤量和剥离量进行曲线拟合,拟合度均接近1,表明回归分析较为可靠;对多组解进行比较取舍,确定的3个采区年推进度分别为ln=395.19 m、lb=218.98 m、lp=253.54
优化了蜂蜜中的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测定方法.蜂蜜样品加入d5-氯霉素内标、d3-氟苯尼考胺内标,其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经DiscoveryDSC-18净化填料进行净化,净化液经过稀释后,在微弱的氮气流下吹干,复溶后,用乙腈与水(体积比10:90)梯度洗脱,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测定,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显示:氟苯尼考质量浓度在0.1~5.0 ng/mL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267x+0.00125,线性相关系数r2
为揭示魏家峁露天煤矿工作帮边坡滑坡成因确定滑坡范围,对滑坡区域进行了工程地质勘探,分析了滑坡区域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点,通过岩土物理力学实验确定了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运用GNSS位移监测和测斜仪分别对滑坡区域的表面位移和滑动层位进行了自动化监测,确定了滑坡范围和主滑体滑动方向;并利用FLAC3D对工作帮边坡的破坏模式和破坏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工作帮边坡沿底板顺层滑动,坡体后缘圆弧剪切,破坏模式为坐落-平推破坏模式,坡体主要是开挖卸荷-剪切破坏机理。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背景下,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展开了越来越密切的经济往来,为了使我国农业在如今全球化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开展好英语翻译工作,对于粮食专业术语也应结合其实际特征准确翻译.然而,结合当前我国粮食专业术语翻译现状而言,其中仍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且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对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造成不利影响.因而,必须要对此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翻译工作者也应基于对相关翻译理论的有效掌握,进一步实现对粮食专业术语的有效翻译.《中国粮食英语》一书从理论与实践
期刊
一、时代背景rn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行业一直备受各国重视,因为它牵动着世界几十亿人的生命和健康.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趋加快,中国粮食的进出口数额与日俱增,跨国合作已是大势所趋.rn粮食企业的国际化意味着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准确的英语表达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深受企业欢迎.这些复合型人才在国际化的交流中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沟通成本,使各国企业高效合作.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各大高校的支持,中国各大高校中粮食相关专业的英语教学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但目前各大高校的大学英
期刊
为了对黑岱沟露天煤矿2020年倒堆台阶边坡进行边坡破坏模式分析和稳定性评价,结合工作区的地质条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倒堆台阶边坡进行了边坡变形破坏模式数值模拟,利用极限平衡理论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进而提出了边坡工程管理预控方案。结果表明:倒堆两侧剪应变集中程度明显,松动滑动面呈楔形,在塑性区域较集中的位置易发生局部片帮和崩塌;倒堆台阶边坡整体安全系数大于1.1,符合规范要求,边坡整体稳定,局部台阶安全系数小于1.1。
为保障平朔东露天矿边坡的稳定,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进行采场北帮和南帮边坡变形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北帮采场1-1剖面边坡整体稳定,存在局部失稳可能;南帮3-2剖面采场处边坡整体不稳定,边坡失稳可能较大;采场北帮边坡不稳定区域位于榆岭十户下方及东侧半连续运输机道上部土层,南帮主要不稳定区域仍位于原滑坡区域。基于这些评价结果提出控制措施:北帮局部削坡清方处治,南帮滑坡体削坡减载,将1360~1400 m水平平台削成1个大斜坡。
介绍了胜利一号露天煤矿至胜利发电厂输煤系统中大直径混凝土储煤仓双曲线漏斗的设计,针对胜利一号露天煤矿褐煤的特性及电厂内输煤系统的工艺布置,对储煤仓漏斗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合项目现场实际情况,对漏斗的曲线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段设计的双曲线漏斗,节省了大量填料,使料流卸载通畅,工程建设投资低,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为降低魏家峁露天煤矿外排土场用地面积,研究了内排土场增高扩容可行性;介绍了露天煤矿地质赋存条件,分析了内排土场边坡稳定影响因素,通过计算基底承载力,确定了内排土场最大排弃高度;运用十字正交试验法列出多种内排土场增高扩容方案,通过平衡极限法分析边坡稳定性,选出最适宜的内排土场增高扩容方案。结果表明:岩石台阶高度32 m、黄土台阶高度16 m、最大排弃高度232 m、最终帮坡角17°,既满足边坡稳定性要求又增加排土容量6500万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