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开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qidf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广泛地运用到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当然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在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中起到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多媒体辅助教学毕竟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只有我们科学的运用,它才会促进教学的发展,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化“静”为“动”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精讲多练、要有趣味、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在教学中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教与学之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等,把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如,棱柱、棱锥和棱台的平面展开图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它们侧面展开的动态过程.通过“展”与“收”的演示,使学生把平面展开图的各个部分与相应的几何体的各个侧面联系起来,空间立体感受明显,形象生动,它所带来的效果是静态二维图形所无法实现的.同时,在讲到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时,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又如,学生用电脑自己操作、实践,探究正方体的不同展开图,亲自感受到对正方体不同的拆法会得到不同的展开图.
  二、用多媒体教学清晰的建立数学模型
  教育心理学认为:个体的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如果活动与思维的联系被切断,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因此,要消融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最关键的还是要依赖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例如,在教学“探索勾股定理”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来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直角三角形,度量并比较各边长度的平方值.学生通过观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有了感性的认识,他们通过研究发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对勾股定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得到加深.这种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周密观察、主动探究的教学,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需要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当学生利用实物做过实验之后,用多媒体演示了一下切割的过程及切割后的截面形状,并进行概括、总结,进行系统的比较讲解,把物体的构造清晰地展示,学生的认识得以强化,相应的数学模型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起来.这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还提高了想象力.
  三、用多媒体教学能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直接轻松地作为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所以,要求在课程重点、难点讲解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展示事物发展或推理全过程.利用它的图画特性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事物内容化.例如,在教学“轴对称”概念时,就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这只蝴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让学生根据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来理解“轴对称”的含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会始终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发现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相应的定理.这种直观效果好、极具感染力的教学场景,正是多媒体教学的魅力.
  四、用多媒体提高学生数形结合思维能力
  在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中,要抓住“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函数性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渗透对应的思想.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学生对一次函数y=kx+b(k≠0)的性质不容易理解.于是就采用描点的方法画出一次函数y=2x+1,y=-3x+2的图象.学生发现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分析得到此直线经过点(0,b)和(-b/k,0).然后画出函数y=2x,y=-3x,y=2x+1,y=-3x+2的图象,通过演示发现直线y=kx+b(k≠0)可以看成是直线y=kx(k≠0)平移b个单位.在新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2x+1的图象,取一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度量出A点的坐标,移动A点会发现: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画出y=-3x+2的图象,以同样的方法得出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经过这两点作直线,显示出该直线的解析式,选取其中一点为旋转中心,拖动另一点绕此点转动,就发解析式随之变化,当解析式变为y等于一个常数时,直线与x轴平行.当解析式变为x等于一个常数时,直线与y轴平行.通过图形的变化过程,准确描述了一次函数数形之间的对应性.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对应思想,还提高了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五、用多媒体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加以切入
  数学教学的难点就是学习数学的过程,也就是解决数学难题时探索、剖析、拓展、创新等一系列的过程,如果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展示数学知识得出过程的话,就能更好地发挥其功效.例如,起重机自身的起重杆大约长20 m,其仰角和水平线所上下角度变化于45°到60°之间,左右角度变化于120°内,问它起吊最大高度可以是多少米?它整个工作的空间范围在平面上的区域是呈现什么形状的?占了多大的面积?这个问题实际上学生靠想象基本是理解不了的,但如果用多媒体来进行起重机展示,然后拖动鼠标变换角度,在平面上就可以形成相关图象,这样学生马上脑子里就会有概念,把它剖析成求一个直角三角形与一个扇形的面积大小.由此可见,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