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培养合格人才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01newg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它凝聚着学校的校风、教风、作风的整体素质,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极其重要。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对于引导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完善高尚人格,开发学生的智力,增进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 开展; 建设
  当我们走进天津南开中学、江苏洋思中学、河北衡水中学……都有过这样切身的感受,总会感受到这些学校有一种奔涌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激荡着参观者,人们的心智也会被逐渐地调动和兴奋起来。这就是一种好的学校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人文环境的复合体给人的积极情感体验。这就说明:人文景观丰富、校园秩序优良、行为精神文明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性情的陶冶、品行的养成、境界的提升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相反,一所内涵苍白只有纯粹硬件,而索然无味的学校,则很少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可见,校园文化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是何等的重要。
  文化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表现。学校是传承文明和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人类文化的神圣殿堂。我们要努力创建校园文化,就是要让我们广大教师真正承担起继承文化、发展文化、传播文化和创新文化这一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并通过优秀的文化孕育出优秀的教育品质,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成就出教师优秀的人生价值。
  校园文化,并非单一的景观性和文字类的设施,它是校园内开展的一切生活及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内化了的师生行为和价值取向,外显为共同的处世原则和行为方式的文化,只有这样的文化才是真正意义的校园文化,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都一如既往地影响着师生的思维,情感表达和信仰。一所优秀的学校,其校园文化必然熔铸了人类文化的精髓,表达着全体师生对知识、美德、价值、理性、思维等诸多方面的态度,体现着学校的文化品格。相反,它最多只是一种景点、文字或文化符号,不能构成影响师生、激励师生、感化师生、规范师生、引领师生的文化。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像磁场一样,有着巨大的能量,对身处其中的师生都施加着一定的约束力和影响力,规范着每个人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这就是校园文化的威力和魅力,这就是我们建设校园文化的目的所在。那么,怎样才能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呢?
  1 建设校园文化,要强调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师生员工去追求文化理想,实现学校确定的目标。从大的方面讲,学校的总体目标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小的方面讲,每一所学校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发展规划。如果仅仅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去贯彻学校确定的目标,往往会事倍功半。但是当学校把所确定的目标化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理想时,人们就会自觉地认同和追求。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引导着学校的领导班子在实践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规律,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引导着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引导着学生奋发向上,努力进取。
  要不断完善人本和科学相融洽的规章制度体系,努力使学校向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要对学生进行持久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勤奋好学、做事严谨、言行文明、乐于助人的合格学生。几十年来,我们博尚小学一直在倡导和践行让学生无论在马路上、在街头、在巷尾、在校园、在一切遇见老师的地方,都会发自内心地叫一声——“老师好!”这也是最应该、最普通、最基本的校园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让学生在长期的养成过程中内化成自觉自愿的行为。
  2 建设校园文化,不宜有明显的强制色彩
  办好一所学校,首先必须定位并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学校的校训、校歌、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等都要围绕学校的文化内核来进行。一所具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其学校文化的内核从无到有,由繁杂到精致,再到无形,充满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学校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是衡量学校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
  校园文化育人的手段不像显性课程那样直接和明显,它表达的要求不能与学生愿望发生冲突。它应该具有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化气氛,要美化校园环境,以塑造大气、典雅的校园环境为载体,连学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墙、一石、一室、一廊都会说话,都成为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充满诗情画意的育人场所。使受教育者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无需教师作更多的繁琐说教,而自然得到启示、感化、教育、升华,最终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目的。
  3 建设校园文化,不可抛弃学校历史积淀的优良传统
  虽然校园文化应当不断吸纳时代精神,以求常新,但决不能割裂学校历史上形成的、浓缩学校精神并被学校及其师生所引以为豪的传统。因为它是历史的产物,是时间的积淀,是蕴含于学校不竭的动力源泉。学生一旦继承了这种传统,也就获得了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历史上,任何著名的学校无不努力创设与自身传统相连的人文环境,如办学目标、愿景、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等文化的构建,新生入学的誓词、毕业生的毕业感言、人文景点的设置,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那些闪烁着美的光与影、那些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景致,已经作为一种象征符号积淀在学生的意识里,成为学生一生都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就拿我们博尚小学来说,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尚小学创办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是泰恒街人蒙永兴创办的。当时的校名为“泰恒街立初等小学堂”,时至今日,已有102年的办学历史。博尚小学的校歌,作词者是原中国作家协会成员彭桂萼先生,歌词为:泰恒山麓,南汀水源,山光水色映青天,七村秀俊,翠乐园。觉醒!努力勤俭浇花,立学无止境。觉醒,觉醒!浩荡乾坤在两肩。办学理念是:修身立德润物无声,育人成才潜移默化。校训是:博学、尚德、崇真、向真。校风是:严谨、求实、创新、奉献。教风是:敬业、修德、教真、育爱。学风是:乐学、善思、自主、合作。同时,我校还把“勤细实树形象,教学研铸师魂”十个大字镶嵌在临近博勐大道的学生宿舍大楼上,为师生学习、做人指引方向。学校还通过组织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我参与我快乐”六一文艺汇演活动等,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   博尚小学鼎盛时期,有双江、耿马、云县等地的学子前来泰恒求学,其中不乏优秀之骄子。这些光荣的办学历史,具有时代责任感的校园文化,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博尚学子,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
  4 建设校园文化,要强化知与行的统一
  要把鼓舞人心的校训、校歌、名言警句化为师生的行为动力,真正达到启人心智、育人求真的教育效果。要以超前的观念和超前的思维,构建起和谐、文明、进步的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成为走向文明、走向进步、走向未来的行动指南。
  中国有一所名校——天津南开中学,就是一所有着优秀校园文化的学校,多少代人在其优秀的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成为名人、大家乃至共和国的领导人物。南开中学是伟大的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先生于1904年创办的,并任校长。南开中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意为: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备;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校色是“青莲紫色”(意为:紫气东来,出污泥而不染。);容止格言是“面必静,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意为:走正确道路,做人处事公平公正,胸怀宽广,堂堂正正做人。);气象为“勿暴,勿傲,勿怠。”(意为:不要暴躁,不要骄傲,不要懈怠。)颜色为“宜和,宜静,宜庄。”(意为:温和,冷静,庄重。)
  南开中学在历史上先后培养了三位共和国总理副总理即周恩来总理(1917年毕业)、邹家华副总理(1944年毕业)、温家宝总理(1960年毕业),9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40余位我国省部级领导干部,57位中外著名科学家和三任清华大学校长。这些优秀人才,无不得益于南开中学的办学理念和优良的校园文化。拿我们熟悉的两位前国家领导人敬爱的周总理和温家宝总理来说,在他们身上无不深深印下南开校园文化的烙印。他们在人民大众中的形象:和蔼可亲,冷静安祥,庄重大度,举止优雅,不骄不躁,孜孜不倦;他们的理想抱负和人生追求:胸怀天下,治国安邦,造福人民,顶天立地。这和他们在南开受到的“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勿暴,勿傲,勿怠”、“宜和,宜静,宜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正因为有了优秀校园文化引领,才有了12岁南开少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正因为有了优秀文化的熏陶,才孕育和造就了站在地震废墟上把温暖送到灾区人民心理、爱民如子的共和国前任总理。南开校色选择为“青莲紫色”。青莲,出自“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夭”这两句诗;紫色意为紫气东来,是一种祥和之兆,象征未来是光明的。校色的教育也同样可以在受教育者日后的人生轨迹中找到答案。周总理出生在黑暗的旧中国,却不与时弊同流合污,而是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了崭新的新中国,使几万万中国劳苦大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给人民带来了生机与希望!温家宝总理当地震恶魔摇撼中华大地,给汶川人民带来无尽灾难的时候,温总理在震后4小时就赶赴灾区,用黄金般的72小时指挥抗震救灾,同样给灾区人民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可见,优秀的校园文化在受教育者身上体现出来的无穷威力,它具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它能真正成为受教育者走向文明、走向进步、走向未来的行动指南,能影响受教育者一生的发展。
  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应积极探寻学校的发展历史,挖掘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资源,努力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办出学校的特色,让校园文化的影响陪伴学生的发展,让学校和教师成为学生一生的回味和牵挂,培养出具有优良个性的合格人才,使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追求向真、向善、向美的崇高境界,成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娜,校园文化的作用不可忽视.湖南教育,1999,(23)
  [2] 刘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3] 施志胜,加强学校常规管理.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临沧教育,2008,(1)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学英语很好奇,主要靠观察、听、说、表演等。要想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效。高效性课堂教学非常重要。  【关键词】兴趣;环境;模仿;表达  小学生学英语非常好奇,主要是靠观察,听,说和模仿。那么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就非常重要。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容易、轻松、高兴、快乐,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我觉得可从这几方面去下功夫。  1 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英语兴趣  从孔子的话:“
期刊
【摘要】恋爱是人类永恒而美丽的主题,也是青少年踏上人生之路的必修课。当代职高生恋爱已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大多活泼、好动且交际面广,再加上社会、家庭、媒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意识过于前卫、开放,从而在许多职业学校,男女生交往过密,甚至出现了早恋现象。如何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职高生进行以性教育为主的生理、心理、伦理知识的教育和行为规范、行动能力的指导,这是职业中
期刊
【摘要】在培养幼儿学习英语兴趣的道路上不能一味求快,求量。要做到让幼儿对所教知识感到是一种享受,愿意和你一起互动,把枯燥变成需求。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幼儿学习英语; 方法和途径; 培养英语兴趣  1 幼儿学习英语的必要、重要性  未来的世界,需要的人才是高科技的人才。由于经济、政治和生态三方面的原因,人类社会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这就要求教育并不
期刊
【摘要】要想学好一门语言,须下大工夫。学习本族语言需要如此,学习英语更需要如此。初中学生学习英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的教学得法,学生就能够利用很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本文就来谈谈我对英语课堂中情趣教学的所感和一些些许的欣喜。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趣教学;课堂  要想学好一门语言,须下大工夫。学习本族语言需要如此,学习英语更需要如此。初中学生学习英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
期刊
Teaching Aims  1. Learn and master some useful words and phrases  2. Train the students' predicting, skimming, and summarizing ability.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some words a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只有带着渴望的心态做事,才能够使能量无限。学习英语有无兴趣,那结果都是完全不同的。  【关键词】注重教师修养; 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只有带着渴望的心态做事,才能够使能量无限。学习英语有无兴趣,那结果都是完全不同的。学生最初接触英语的时候,觉得简单,好玩,一般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可是随着知识越来越深,难度越来越大的时候,有很多学生就会有畏难情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作为素质教育子系统的语文教育,也必须依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寻找最佳出路。那么应如何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呢?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营造出和谐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师生关系; 高效课堂教学; 营造课堂氛围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发生了可喜的
期刊
【摘要】作为班主任,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人人都可以当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因为我们人人都有一个最有利的武器——爱。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自信心; 培养习惯  合理定位,制定班级目标。就在我彷徨无助的时候,领导的一句话给我指明了方向。在开学不久的一次班主任会议中,校长说:“请各位班主任根据本班实情,进行定位并制定出适合本班的班级目标。”就是这句话,让我不再迷茫,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班生源差,这是
期刊
【摘要】辍学既有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生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一个也不能少”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巩固最终追求的目标。但现实并非如此,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巩固率一直困扰着我们。为此,笔者在某所初级中学做了一些调查、了解、分析。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分析;防辍策略  初中辍学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辍学既有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生原因,也有学校
期刊
【摘要】随着新一轮新课改的深入,以高效课堂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更是如箭在弦上,势在必发,势必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因而新课的导入也就成为一堂好课的关键。  【关键词】区域地理;新课;导入  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新课导入是优化地理教学结构,提高授课效益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采用恰到好处的导入,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方法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