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患者循环血肿瘤细胞的检测、分型鉴定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id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外周循环血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检测及亚型鉴定,分析其与HCC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CanPatrolTM CTC-二代捕获技术联合RNA多重原位杂交分析(RNA in situ hybridisation,RNA-ISH),检测112例可手术切除HCC患者术前12 d与术后810 d外周循环血中的肿瘤细胞,并根据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对其进行分型鉴定。同时,抽取20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作对照。结果 112例HCC患者术前12 d检测出CTCs101例(90.18%),20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中未检测到CTCs。根据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将检测出的CTCs分为上皮型CTCs、上皮为主型CTCs、上皮/间叶混合型CTCs、间叶为主型CTCs及间叶型CTCs。其中CTC总数及间叶型CTC的比例与HCC的巴塞罗那肝癌临床(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密切相关。当以CTC总数等于16作为临界点时,预测患者术后极早期复发的敏感性为55.3%,特异性为92.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4;当以间叶型CTC的比例等于2%作为临界点时,预测患者术后极早期复发的敏感性为80.9%,特异性为69.2%,AUC为0.748。CTC总数≥16且间叶型CTC的比例≥2%组的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为3.5个月,明显低于单纯CTC总数≥16或间叶型CTC的比例≥2%组(7个月)和CTC总数<16且间叶型CTC的比例<2%组(1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例HCC患者术后810 d CTC总数较术前有所下降,但间叶型CTC的比例较术前增多。术后出现间叶型CTC的比例增多的患者无瘤生存期短于间叶型CTC的比例下降(或不变)的患者,其预后也较差(P<0.05)。对10例患者进行术后连续定期CTCs变化的动态监测直至复发,发现其中8例患者于出现临床可见复发病灶前的12个月,CTCs就可出现逐渐增多的趋势。结论 HCC患者外周血CTC阳性率高,CTCs能被检测出存在于早期HCC患者外周血中,提示HCC的播散转移是早期事件;术前高CTC总数或高间叶型CTC的比例以及术后出现间叶型CTC的比例增多的患者,其复发时限较短,预后较差。术后动态监测CTCs变化,对HCC极早期复发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以翻译水平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法律术语翻译从翻译策略能力、语言翻译能力和翻译知识结构三个视角实现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功能;并以司法鉴定中的重要法律术语“物证”作为研
目的:提高大颗粒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疗水平。方法:结合诊治的3例患者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回顾分析。结果:该病需重视的表现有:(1)类似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伴有脾脏肿大;(2)顽固
文章主要对棒子岭水库非常溢洪道堰基的渗漏以及地基处理情况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并对非常溢洪道堰体的检测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在对朝阳市水资源管理背景和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通过双模理论及反应釜吸收实验的方法,建立了胺液脱碳拟一级传质反应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模型中的增强因子、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及传质速率分析了伯胺MEA(乙醇胺)及
<正> 优化生产现场管埋正在成为几乎所有企业追逐的目标。现场管理的理论研究也正向纵深发展。但对如何评价生产现场管理优化,尤其是评价方法,仍然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笔
<正>我们在遇到异分母分式相加减的问题时,一般都是先将它们化为相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进行加减.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主要的方法是通分.实际上,除了通分以外,还有一些巧妙
嫩江右岸省界堤防工程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工程建设,在工程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档案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覆盖率已达到85%以上,但是作为污水处理系统的主要副产物——剩余污泥的产量却在逐年增加,而且传统脱水工艺只能将污泥含水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