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式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发展和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校本培训作为一个崭新的亮点,越来越显示其巨大的作用,成为学校有特色发展的一个恰当的突破点。我校十分重视校本培训,在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以创建有利于激发全体教师持续互动学习与实践的校本研修方式为突破口。并对成功做法与典型经验进行归类总结和提炼,学校以教师发展中心为纽带,各科室协调配合,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初步创设出了我校现有校本培训的多种模式,并具体实施,效果良好。
  一、规划引领式
  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针对教师发展推出了阶梯式的发展目标:形成了“新教师—合格教师—校骨干教师—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市学科学术带头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省特级教师、教育名家”的教师发展之路。我们让每一位教师根据自身起点和条件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书”,建立了与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激励机制。从自我定位、发展目标以及行动策略为自己制定规划,以理性思考代替了懵懂自发的状态,实现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系统细致有序高效。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加强对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和阶段性的评价。并对40周岁以下的教师进行履行规划的问卷调查。同时根据规划所反馈出来的内容,我们将全校教师进行了分层培训、分类指导、分步提高。有了规划不仅可以让教师自身明确下一阶段专业发展的目标,也让学校对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望有了更明确地了解,更好地确定学校师资梯队的建设。规划引领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已成为我校校本培训的管理文化。
  二、自主研修式
  校本培訓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激发老师的内需力,因此,我校将教师的自我研修作为校本培训的第一步。在以往教师自主研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动力不足、参与不够、方式不活、互动不灵、收获不大和提高不快。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电子备课系统,构建了互动共享网络平台来提高自主研修的效能。我们在学校的电子备课系统中开辟了教科研校本培训专栏,里面有“读书交流”“理论学习”“师德师风大讨论”“互动共享论文交流”“青年教师随笔交流”等自主研修的主题贴。其次,由组内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相关的自主学习。最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上传学习体会与组内教师进行网上互动交流。老师们围绕热点问题,纷纷深入开展研究和探讨,不仅 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同时,在相互的交流中,也不断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了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研训一体式
  我们在开展校本培训中,始终以教研组、课题组和课堂为阵地,结合教师的需求和教学的实际,做到寓训于研、寓训于教、以研促训、研训一体。
  1.全校研修。每两周一次的集体教研活动,老师们按学科分教研大组集中,主要内容有集体评课、议课,“六认真”探讨、教材培训、科研沙龙、教学质量分析等。
  2.每周研修。各年级教研组将教学研究活动分解到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去。各学科定时间,定主题,保证每周有1节~2节课时间有效开展教研组研讨活动。教导处在期初排课表时,就有意给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老师留出相对集中的空课。组长带领组内学科教师深入开展研究活动,围绕课堂教学的热点与难点进行创造性工作。通过对教材的钻研、集体备课、命题研讨、交流课堂的生成与组织、讨论学困生的辅导等,提高了课堂40分钟的效率,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由有经验的教师重点发言,首先分析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然后大家选择下一单元的某篇课文重点分析,教师互议,浓浓的教研氛围得以凸显。
  3.随时研修。由于我们学校的集体备课都是在电子备课系统上进行的,所以每天从踏进办公室的那刻开始,随时教研就已经启动,因为组内的老师会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课前思考包括对主备课的借鉴处、修改意见第一时间发表在备课系统中,与全组成员交流共享,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年级课堂教学的同步、高效;上完一节课后自己的教学反思同样也在第一时间内发表在电子备课系统上与大家一起交流。一方面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遗憾,另一方面也为后续课的教学设计提供资源。
  4.帮带研修。帮带活动既能调动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年轻教师素质的提高,达到师徒双赢的效果。学校通过“青蓝工程”使师徒双方在“独立思考—取长补短—自我完善”中成长。每学期,我们都确定师徒结对的名单,有活动,有记录。除了校内的师徒结对,我们还与南港、炎武、裕元、苏州碧波小学结成联谊学校;我校语数英学科的几位骨干教师也与这些学校的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并互送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展示课,开展校际赛课活动等。
  5.小课题研修。我校各年级组都有自己的小课题研究,研究的主题都是老师们根据本年段的实际情况共同商议制定的。40周岁以下的老师都有自己的微型课题。老师们所选的课题切口小,研究的都是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小课题研究渗透在各级教研活动中,期初有计划,平时有课题资料积累,期末有总结。
  四、专家指引式
  走近专家、感受学术是我们集中校本培训中的重要一课。因为这种专业引领带来的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给予,更是一种学术的感化。这种感化能激发和唤醒教师,使教师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探究的欲望,并使老师们走上快速成长的康庄大道。为此,我们邀请了苏州市教科院任苏民院长、苏州《现代日报》周振麟主编、常熟市外国语学校蒋玉莲校长、市教科室周强主任等专家来校讲座。
  正是这些专家们的引领,提高了集体的力量,让我们的老师超越个人的眼界来看待问题,发挥了研究能力,强化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好地解决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我校的校本研修建设更加规范,研修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五、沙龙互动式
  我们的沙龙活动主要分为分组小型休闲沙龙以及全体教师的现场沙龙活动。在分组小型休闲沙龙中,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教学团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个团队中,没有专家,没有权威,有的只是课标、教材、学生,有的只是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对教学方法的争论和达成共识后的豁然开朗。我们欣喜地看到,几乎所有的组都能围绕着“备课”“课堂常规”“有效教学”等共性的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讨论。特别是语文组、数学组的老师们带着问题参与讨论,在共同讨论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个体的认识和群体的认识,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再提出更高层面上的问题,真正形成“在交流的平台上共同提高,在沟通的舞台上共同发展”的充满活力的协作型成长团队。
  在德育处组织的“班集体建设现场沙龙”中,班主任们熟悉鲜活的案例分析,重点突出的典型发言给每位老师带来了启迪。教导处组织的“巧用妙招,完善常规,提高效益”现场沙龙活动中,青年教师的发言真诚朴实,提出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师傅们的现场解疑,倾囊传授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成功经验,感染了全体教师,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热闹非凡。因此,几次现场沙龙后,老师们对这种培训方式的新颖性、务实性给予充分肯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培训效果。
  在校本培训的开展中,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校本培训”带给教师的变化,带给学校的变化。通过校本培训,教师素质得到了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从取得的成绩中,在“校本培训”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认识最深的就是“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我们一定要使校本教研更加有声有色,让校本培训之花开得更加艳丽。
其他文献
包埋染料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化学性质,在生物标记、生物医学、临床诊断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稳定性好、易于制备、密度较大易于分离
  DNS(Domain Name System)即域名解析系统,它作为互联网的基础系统,在互联网服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陕西电信DNS系统承载中国电信陕西全部宽带拨号、专线用户、移动(CDMA)网
中国每年水稻种植面积3067万hm2左右,其中粳稻种植面积828hm2。杂交粳稻年种植面积仅占粳稻种植面积的3~5%,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杂交粳稻产量优势主要表现在大穗上,但大穗杂交粳稻存在两段灌浆现象,导致部分籽粒充实度差,影响了杂交粳稻产量优势的发挥。提高籽粒充实度的关键在于提高籽粒的灌浆速率。穞稻是一种较原始的亚洲栽培稻粳稻类型,具有灌浆时间短、灌浆速率快的特点。充分挖掘穞稻中与灌浆速率相关
  近年来,随着以联发科MTK芯片为主的山寨机和苹果IOS、安卓、塞班操作系统的智能机在手机终端市场上大规模应用,山寨机和智能机中手机恶意软件引发客户投诉的事件快速增加。
会议
  本文提出了一种网络和计费数据联合统计分析方法,可精确的统计出移动3G客户及其语音和数据流量在3G网络覆盖区内3G与2G网上的分布情况,精确衡量3G对2G网络业务量的分流效果
虚拟化与云计算正迅速发展成为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核心元素,而这种变化也给企业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通过对虚拟化主流技术的综述,对虚拟化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根据3GPP LTE-A通信系统提出的规范,针对LTE RRM算法的性能评估和一致性测试等需求,设计并搭建下行链路系统级仿真平台。从而为LTE RRM算法的第三方仿真评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多路径分散的SGSN-POOL方法,并将其部署在目前服务于用户的真实网络上进行了应用实验,经过数学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对比,证明了该方法在降低网络负荷,及
虫草类真菌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病原、抗氧化、抗辐射、杀虫、钙离子拮抗及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等功能,它们在医药、农业、食品工业及现代生物技术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野生虫草资源的滥采乱挖,导致野生虫草资源越来越少,因此人工培养特定虫草子实体成为保护和利用这类生物资源的有效途径。人工培育虫草子实体除了在虫草分类、遗传育种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外,还可得到药材和保健食品的原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