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下的差异写作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ogovo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是做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这句话对写作教学的革新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陶行知先生强调“做”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要加强“做”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写文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写作。
  一、共看“一轮明月”——双板共学共创
  1.善于用多媒体立体化展现语文故事
  涂老师讲授《青蛙看海》中,竟然在课堂中让学生起立,一起喊着口令跳台阶,这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这么大胆放手可是我最恐惧的,放手容易,收手难啊,能否在大跳之后,还能维持原有的纪律,保持散而不乱的课堂秩序,达到预设的效果,成为问题进入脑海。再看涂老师的课堂,孩子们已经随着口令到了“九级十级跳跳跳”,喘气声中孩子们脱口而出:“好累,好渴!”。“小青蛙吗,那怎么办呢?难吗?要不要坚持下去啊,要不回去吧!”随着一个个问题循序渐进地提出,课文的难点和重点在一层层地被孩子们自己剥落.整堂课像是那么无意地顺其自然,又是那么地用心设计,一条线随着老师有意无意地引导顺势而下,最终完成了孩子们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和总结。
  2.善于用双板给学生铺展思维路径
  衡老师在讲授《小稻秧脱险记》时,读课题时就用了两种解读方式,根据读的重点分析出主要讲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主人公的什么事情。虽是简单点拨,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正如其后在复习词语的环节中,有意地将描写杂草和小稻秧的不同词语分成两组,并提出“这都是写谁的呀”,深刻的问题再加上对词语的反复阅读,使課文中的词语深入孩子们的心。以此方式,再引导学生去自读第二小节,学生已经完全领会了衡老师的“良苦用心”,此时,衡老师才一语点破:“看你都学会抓关键词了啊!” 衡老师的一课又将我的思绪拉入了另一个未曾多思的境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如此,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会举一反三,听、说、读、写同步训练,真正提高了自己的素质,进入了“乐学”的理想境界。
  二、打开“一片心田”——双板共思共写
  教学习作4,细看写作要求:抓住秋天的一处景色,从颜色形态等方面去细致地描写,并做到动静结合。思索良久,如何让孩子们再写秋天是更多的喜悦而非枯燥呢?
  1.善于用双板打造生活经验与写作的桥梁。
  缘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还是得从图片入手,从直观的感官入手。于是收集关于秋天的大量图片,枫叶、菊花、天空、大雁、山坡上、小河边……恨不得整个秋天都搬到我的课件中来。同时兼附恰当的诗句和优美的语句,或copy或creat。试图将秋的美景带进课堂,将秋的诗情画意,秋的气氛引入课堂。从感官、嗅觉、听觉等去方面去激发孩子的内心。并起到带领他们学会仔细观察世界万物的方法,和用自己的文字、语言去将内心的感受外化的能力。
  2.善于用双板打开内心想象的黑洞
  优美的音乐响起,我试图用美的教学语言引入,不知不觉,从第一片落叶开始,伴随图片,我开始提问:“谁来夸夸这些枫叶,说说此时它带给你的感觉?”几十双手争先恐后地举起来:“火红的枫叶像一把把火”“多漂亮的火,整个山就像葬送在这一片火海里,谁还可以将刚才同学的句子说得更生动?”“火红的枫叶像一把把火把整座山都给点燃了。”哇,多美的火,多幸福的山,你们不仅点燃了整座山,也点燃了老师的心,老师也好想奔跑在这一山的火红中。太棒了,老师不得不把你们说的写下来了。还有别的感受吗?“一片片枫叶在枫林中绽开了笑脸,有的昂首挺胸,有的交头接耳,甚至有的都笑破了肚皮。”“小枫叶,你在笑什么呢,那么欢乐?”“笑秋姑娘的魔力把我变得如此美丽。”多欢快的景象,多生动的画面,让大家一起跟老师写一写吧!瞧,不知不觉,这漂亮的枫林已经呈现在我们笔下啦,经过同学们一遍遍的修改,枫林的美呈现得那么淋漓尽致,而且还有顺序呢!
  3.善于用双板凸显差异、共享差异
  可以说,此次教学中,我没有用一句理论性的话去指导孩子怎么说话怎么写作,只是就事论事,就一处景,不断地延伸开去,在无形的顺序牵引中,用激励和有效评议,让他们一次次地修订,最后体验到了成就感。让他们自己在具体景物的描写中,去明白原来写作是这样的,远比一次次的说教效果更好。比如在之后指导学生描写大雁时,我不断问他们,你心目中大雁是什么样子的,活泼,自由,矫健,此类形容词从学生们口中迸发出来,再通过问如何活泼,如何自由,如何矫健,去催促他们更加仔细观察发挥想象,训练学生掌握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
  多媒体以及双板教学,翻转课堂有力地促成了孩子的学习从表象走向了深入,学习真正成了思维的培养,写作有了可遵循的路径。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向阳而生的土壤!
其他文献
仿写就是模仿他人文章中写得较好的词句,将之运用于自己的文章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如今,很多人对仿写训练有误解,认为仿写训练会造成所有人写的文章都一模一样,更有甚者认为是抄袭,但要注意的是,仿写并不是抄袭,是让学生学习他文章中优秀的地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制定合理有效的仿写训练策略,以保证学生仿写训练的质量。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对小学作文仿写教学进行具体阐
期刊
大部分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情不真意不切,怕写作文,一上作文课,就感到“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头疼、发怵,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创建在作文教学中一个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使这些形式不流于形式?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人机交互,丰富作文
期刊
作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衡量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尤其是现在,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推进,作文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更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活力和写作兴趣。但是目前来看,初中的作文教学中还有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措施展开分析。  
期刊
美丽的武汉,你好!我没有见过你,但我认识你。你和我的家乡昆明一样,是中国妈妈的孩子。  爸爸妈妈告诉我,武汉是一座特别美丽的城市,等到明年的春天,樱花灿烂的时候,我们全家一起去旅行,去看你,看看那个充满朝气的你,那个快乐无比的你。  虽然今年我错过了和你在春天的约会,但是我想,不管是什么季节,你应该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景色吧!现在,天气暖和了,我又可以去看海鸥了,我悄悄地问海鸥:“你们能不能带我
期刊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作文水平能直接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童话作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是提升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本文在深入分析 “童话作文”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创新的重要性。  作文能力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能力,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入学后先要从简单的字和词语学起,一直到学会写作文,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
期刊
叶落知秋。漫步金色林海,细品风吹叶落。俯身,拾起,细抚生命的脉络。感受自然的含蓄静美,思绪随风流浪……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十二三岁,我进入了感伤春秋的青春期。每天看些矫揉造作的言情文章,几个情趣相投的女孩子聚在一起,仿写那些无病呻吟的歌词和文字。每天双眉紧锁,眼神迷离,神情恍惚,似真似幻。若不了解,还以为我患了疾病。父母很担忧我的情况,可那时的我怎屑与他们为伍,认为无人懂自己的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每周安排两节作文课,在作文课上才让学生写作文,而平时的阅读教学似乎与作文无关。学生冥思苦想两节课,写出的往往是干巴巴或是老掉牙的作品,难以打动人。写作文成了学生最怕的事,也是最让老师头痛的事。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想要解决两个根本的问题,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作文就有了一双翅膀,可以自由飞翔。而这两个问题要解决离不开阅读。  阅读包括课内的阅读和
期刊
信息技术成为工作和教学的主流模式,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使工作和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到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生动具体环境的创设以及对趣味性教学方式的创新,在促进幼儿语言学习和表达能力提升的同时,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语言教学模式展开分析探究。  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说是幼儿教育的中心环节和重点内容,幼儿语言教学直接关系到了幼儿情感表达能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语文知识也在不断发展演变,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发展更新。教师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获得收益,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增加课堂的活跃度,是广大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  一、要由浅到深开展教学  在层递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由浅到深,在学生理解浅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深度讲解,进一步解决学生疑惑的问题,在不断的变化中,吸引学生的注意。语文
期刊
语文新课标中强调“应使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我见闻、感受与想象,使其描述自己认为新奇有趣的事物或印象较深、颇有感触的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仿写训练的方式,指导学生深入阅读,让他们形成对文本的自我解读,并就此展开仿写练习,依据学生对生活、自然的观察与理解,在范文的引导下,写出文体或形式相似但具有个人特点的作文。通过构建高效作文教学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