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_(333)对草坪型高羊茅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来源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z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0mg/kg、400mg/kg、600mg/kg、800mg/kg浓度的多效唑对草坪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能够有效地延缓高羊茅的生长。采用600mg/kg的多效唑显著地增加了高羊茅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而采用600mg/kg和800mg/kg的多效唑显著地增加了高羊茅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在几种浓度中,使用600mg/kg的多效唑效果最好。 The effects of paclobutrazol (0 mg / kg, 400 mg / kg, 600 mg / kg and 800 mg / kg) on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paclobutrazol can effectively delay the growth of tall fescue. The use of 600 mg / kg paclobutrazo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in tall fescue leaves. However, the contents of proline and soluble sugar in tall fescu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600 mg / kg and 800 mg / kg paclobutrazol. In several concentrations, the best use of 600mg / kg of paclobutrazol.
其他文献
拉米呋啶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一线药物,但达成HBVehg血清转换后停药反弹者有之,发生耐药者亦为数不少。本研究采用双环醇及苦参素作为替代药物,治疗拉米呋啶耐药及停药后
本文对乙肝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而自拟应用乙肝灵的患者临床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会议
本文观察并总结3年来应用派罗欣-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从目前结果看,无论初治或难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疗效均明显优于普通干扰素及其
随着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少研究发现血清中亦存在cccDNA。血清cccDNA来源及其与HBV持续感染临床表现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检测了662例HBsAg持续阳性患者血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一直是目前国内国外研究的重点,但是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个体化的抗病毒治疗手段以及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和联合在临床上是一个较难的课题。本文对慢性病
α-干扰素(IFN-α)被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但IFN-α有诸如骨髓抑制等许多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致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本研究观察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IFN- a治
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细胞内HBcAg阳性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肝组织-细胞内HBcAg阳性能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内病毒正处于复制状态的指标,血清HBV-D
目前我国使用中药制剂治疗乙肝非常普遍,药物种类和数量远远超过西药,几乎每个乙肝患者都使用过中药制剂,在西药尚无方法根治乙肝的情况下,中药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中
会议
本文在对乙肝病毒生活周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氧化苦参碱对HepG2.2.15细胞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影响。文章认为,在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宿主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关键
本研究选择乙肝母婴阻断成功与阻断失败的母子各50对,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比较了乙肝母婴阻断血清亚型、S基因变异对母婴阻断效果的影响,为今后疫苗株的改进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