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片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肿瘤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lin3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片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46例既往接受化疗治疗效果不佳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吉非替尼片进行生物靶向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30例(65.22%),有效16例(34.78%),未出现无效患者。共1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26%,其中严重不良反应4例,发生率为870%。因不良反应而被迫停止用药的患者仅有3例,其余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单纯化疗与化疗联合中药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3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化疗联合中药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21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0年4月于本院确诊治疗的42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
目的探讨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
目的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与硼替佐米治疗血液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硼替佐米治疗,对两组
本文以Hanson R.O.和Miyazaki Y.的论文(1984)为基础定义了"曲化平用最佳等效源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研制出了能快速、高精度地对大面积位场观测数据实施曲化平处理的软件程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