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武术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武术审美文化的从无到有,研究它能够对武术学科的构建起到支撑作用。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及考古学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
【基金项目】
:
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武术文化品牌建设与传播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FJ2019B045),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G17001),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闽南武术的文化生态学研究(项目编号:C1706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武术审美文化的从无到有,研究它能够对武术学科的构建起到支撑作用。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及考古学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武术审美意识的萌芽、形成、独立以及时代变迁进行史学维度的研究。研究认为:新石器中后期,为了安全自卫和生存需要而练就的搏击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理欲望的满足,让人们渐渐有了审美意识的萌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受“经史子集”的洗礼和熏染,成了具有哲学意味的“文化之物”,有力地促进了武术审美意识的形成;秦汉两朝,武舞的常态化和多样化带动了审美
其他文献
摘 要 总结1999年以来大学英语改革情况,从三个主要方面归纳分析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结合前人研究,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建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英语教师多元化能力考核体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保证学生得到高质量的指导,并预测未来的形势。 关键词 基础英语;教学改革;普通高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及新时代动能转换背景下,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制造业振兴面临新一轮机遇和挑战。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中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必要条件,而包括银行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