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儿童英语学科素养的适性表达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uesen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具身认知的小学英语戏剧课程是在真实性的情景中,对统整性主题进行儿童化创编,通过儿童的探究性行动、具身化展示以及表现性评价,指向儿童英语学科素养的提高。课程团队通过对三大戏剧课程群即学科延展课程、主题课程、社团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以“主题 ”的方式,全域推进小学戏剧课程,着力研发英语戏剧教材,探索戏剧教学“五步曲”,构建戏剧课程教学平台,为儿童英语学科素养的达成提供了有效路径,为推进英语课程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
  关键词:具身认知;英语戏剧课程;英语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5A-0070-05
  在当今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要有效解决英语教与学的现实困境,让儿童用英语了解世界,更要引导儿童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國优秀传统文化。笔者尝试从具身认知的视角,通过小学英语戏剧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探寻英语课程建设的实践范式,为儿童英语学习提供适切路径。在具身认知的英语戏剧课程中,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其知识为背景,以“儿童之眼、儿童之口、儿童之心、儿童之行”为特点的具身活动,借助于戏剧的表现形式,达成儿童对英语知识的构建、英语文化的渗透,指向每一个学习者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基于具身认知的小学英语戏剧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一)符合儿童认知特点
  儿童天性好动,善于模仿,身体在其语言学习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思想家贝洛克提出:“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心智是身体的心智。”[1]从具身认知的角度发现,儿童的认知根植于身体活动,儿童的学习是身体、环境、心智共同参与的学习方式。小学阶段的语言学习,提倡儿童在真正的情境中感知,在模拟的语境中学习,儿童借助于身体的感知获得感受和体验,形成对情境的深度理解和英语知识的建构。
  (二)符合英语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儿童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鼓励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2]。课标强调英语学习的具身性、情境性和实践性。基于具身认知的英语戏剧教学,可以让儿童在情境中感知,通过感官协作,以做促思、做思融合,促进儿童的语言输出,实现学用融合的效果。
  (三)促进英语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可以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不断改进和优化英语教师教学的方式,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积极改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团队合作。
  二、基于具身认知的英语戏剧课程概念及教育理解
  基于具身认知的小学英语戏剧课程是引导小学生通过对教材、对名著的理解和赏析进行再创作,在创设的情境中,以肢体的表现、语言的交流、情感的表达、相互间的协作来提高英语学科素养,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让儿童发生真实的学习。英语教学鼓励儿童在学习中用身体去感知,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加大身体、情境和心智的交互性;强调在儿童的认知过程中身体、情境和心智三者统一的重要性;加大对儿童在情境中的自理理解、自我表达、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
  基于具身认知的小学英语戏剧课程的教育理解(见表1),是在真实性的情景中,对统整性主题进行儿童化创编,通过儿童的探究性行动、具身化展示以及表现性评价,指向儿童英语学科素养的提高。
  三、基于具身认知的小学英语戏剧课程群的整体设计和实践
  开发和实践小学英语戏剧课程,用戏剧的形式承载英语学习的内容,针对英语学科特点,设置真实和自然的戏剧语言环境,引导儿童进行创作、表演、评价,儿童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儿童的英语学科素养得到提高。
  本课程以戏剧为载体,探索出“1 X”英语戏剧课程范式,“1”是一种戏剧形式,“X”是一系列依托戏剧开展的英语主题活动,并基于此构建了“3354”英语戏剧课程体系:围绕“英语经典故事、中国传统故事、生活场景故事”3大主题,开展“学校活动、班级活动、儿童自主活动”3级活动;通过“欣赏、学说、创编、传唱、体验”5种方式,提升“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4种英语学科素养。通过戏剧网络云平台、英语戏剧活动中心等共育平台,让儿童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提高英语学科素养。
  小学英语戏剧课程群分三个层面:即指向全体发展的学科延展课程、指向特色发展的主题课程、指向特长发展的社团课程。
  (一)小学英语戏剧学科延展课程
  在课程设计中,本课程以掌握巩固学科知识为核心,旨在整合英语学科国家课程中适用的戏剧内容,根据低、中、高三个学段的教材,建构螺旋上升的语言知识体系,创编凸显儿童化的戏剧内容,以儿童的方式进行戏剧表演,作为国家课程的延展内容,补充、加强语言的学习。
  在操作路径中,笔者着力开发实践英语戏剧教学策略,分年级段制定英语戏剧教学的标准、内容和课时,保障学习效果。探寻英语戏剧教学的模型,即由欣赏到学说,模仿语言;由学说到创编,运用语言;由创编到表演,活化语言;由表演到评价,巩固语言。在课时安排上,教师统整教材,适时开展戏剧活动,可以分成长短课时在单元复习时进行,巩固所学知识。
  英语戏剧学习手册按照低、中、高三个学段编写,根据课内教材内容需要,每个学段创编8个剧本,每个剧本由8个部分组成。以译林版英语为例,三年级上册Unit3 My family的延展内容为《跟上兔子》系列绘本This Is My Family。具体见表2:
  (二)小学英语戏剧主题课程
  在主题课程中,以英语戏剧为载体,通过创建情境场,引发儿童具身认知,以学校活动、班级活动和儿童自主活动为依托,按照低、中、高三段实施,助推儿童英语学科素养的提高。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力图用情境激活、催化、生长具身认知,支撑儿童探求新知。戏剧主题可根据场景的不同,如学校、家庭、社会、虚拟动漫、自然场景、实践基地等进行分类编写。   以学校活动引领、班级活动助推、儿童自主活动为核心的三级主题活动,以戏剧为依托,通过英语语言的创作、表演,有目标、有指导、有实践,提高儿童英语学习的效度,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1.学校活动引领,践行学科育人
  通过自上而下的系统设计,自下而上的自主创生,学校有层次地推进基于具身认知的英语戏剧课程建设。
  (1)校园英语戏剧节。戏剧节分上、下两个学期进行,上半学期进行班级戏剧的海选,通过年级组推选出优秀的剧目,下半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展演。通过戏剧内容的创编、戏剧展演的效果等多维度对儿童的戏剧展示进行评价,评选出戏剧达人。
  (2)英语戏剧特色作业。学校设计融知识性、语言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英语戏剧特色作业,让儿童在寒暑假中习得语言、了解文化,锻炼思维、培养学习能力(见表3)。
  2.班级活动助推,提升學科素养
  年级组定期开展班级戏剧行活动,充分调动各班戏剧活动的积极性。各班成立戏剧小队,根据儿童的特长(有的擅长创编,有的擅长制作道具,有的擅长表演)分配任务,各司其职。儿童根据自由选择的剧本,自主编排语言和动作,自己动手制作戏剧道具,自信地投入到每一次的戏剧表演之中。如五(10)班戏剧小队以革命故事“金色鱼钩”为题材,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了英语剧本创编。他们力图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创新少先队员讲党史的形式,既锻炼了自身的英语口语能力,又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实现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的多维度培养。
  3.儿童自主活动,发展适合的教育
  学校通过《基于具身认知的儿童英语戏剧学习手册》、英语戏剧云平台,引导儿童自主、规范地学习和实践,明确戏剧任务和目标。低中年段儿童在家长的帮助下,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高年段儿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搜集、创编和表演戏剧内容。
  (三)小学英语戏剧社团课程
  我们开发实践小学英语戏剧的基础课程,以国际理解和中国传统文化为内容,制定戏剧课程方案,积累戏剧课成果,如课本剧、舞台剧等经典剧目,丰富儿童戏剧体验感受;整理国外经典的、原版的戏剧教材内容,适时地将国内优秀经典故事进行戏剧创编,实现英语戏剧教材本土化的改造。戏剧社团的儿童以英语程度较高的同学为主,通过对两类主题的开发和实践,运用语言进行戏剧创作和表演,以此培养儿童英语学科素养以及综合素养。
  第一类主题,主要基于英语经典故事。在吸收国外原版的经典戏剧的同时,对本土的经典故事进行戏剧创作、体验。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创编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英语戏剧课程教材,推动小学英语学科课程建设。第二类主题,主要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采用戏剧的方式,用英语讲好中国成语故事等内容,使得儿童在深刻感受其精神意蕴的同时,萌发出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播给世界的情怀,实现将戏剧本土化的意义。
  以Yu Gong Move The Mountains为例,这是一篇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绘本。它展现了远古时代人们的宏伟气魄和丰富想象,里面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智慧,令人回味不穷。在戏剧社团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运用戏剧策略Role-playing,Writing in role,Tableaux,Readers theatre进行教学,并在儿童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带领他们了解愚公移山的背景,通过理解、创编、表演、评价等环节,在戏剧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步完善戏剧剧本的创作。
  戏剧课程中,要关注教师对于戏剧课的准备,笔者提出了戏剧课程的三级备课内涵:一级备课关注剧本的话题、内容、结构和语言知识,二级备课关注剧本的主题意义和知识建构,三级备课关注儿童主体。仍以Yu Gong Move The Mountains为例,首先要关注的是儿童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戏剧课堂的外显。其次要挖掘文本的文化意义。文中提及——Zhi Sou:“You can’t do it. You are so old and weak!”Yu Gong:“My sons and grandchildren can continue to move the mountains after I died. My family will live and grow. But the mountain can’t get bigger. Do you still say I can’t move them away ?”其主旨是让儿童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培养心志坚毅的精神和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最后,要关注儿童的表现,通过戏剧学习,教师要思考儿童理解、感受、表达和发展的内涵。
  通过系列推进,戏剧社团逐步完善了对儿童学习手册的修订、教师戏剧备课流程的制定、经典剧目的编排、戏剧评价的标准制定,有效提高了儿童语言能力、表现能力、合作意识,完成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培育文化自信,指向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
  通过一年多的开发实践,我们开发出一套针对不同学段的英语戏剧教材,探索出一条小学英语戏剧教学的路径,打造了一个英语戏剧教育资源教与学的多元平台。这些尝试为教师成长和培训提供了范例,为儿童深入学习戏剧,提升英语学科素养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戏剧课程通过丰富的语境、鲜活的语言、声情并茂的人物情感、适切的戏剧表演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世界提供平台。基于具身认知的小学英语戏剧课程对儿童英语学科素养的达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发和实践英语戏剧课程无疑是一种值得尝试和推广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西恩·贝洛克.具身认知: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M].李盼,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3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4.
  [3]官群.具身认知观对语言理解的新诠释——心理模拟:语言理解的一种手段[J].心理科学,2007(5):1252.
  [4]高洁,胡沛康.审美素养视域下的学校戏剧课程架构[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6):17.
  责任编辑:李韦
其他文献
此岸,彼岸   灵魂放逐的河流,水涨了又涨。   谁紧握皮鞭,抽打时光的淤青?   漫长一生的流浪,时而驻足、冥想,额头风化的石头,镌刻沧桑;时而奔走、呐喊,号子拧成肩上粗犷的绳索,勒出了血。   水涨了又涨,你的折纸船还在岸边,高了又低,低了又高!   峭壁矗立的胸膛,目光顺流而下。   守住延绵不断的此岸和彼岸。  平行人   请带上一个人,一个与身体平行的人。   时而相向,
再读兰波《美的存在》,就有纷至沓来的思绪,像一道澜流冲荡内心的堤岸。那些被撞碎了的浪花,洗刷了岸畔的污泥,也把水珠挂在了草尖上,飞成小小彩虹,氤氲成朦胧的水雾:  死亡的呼哨,低沉的音乐涟漪,使这具可人的身躯鬼魂般升起,扩展,颤动。鲜丽的肌肤里爆裂出猩红发黑的伤口。生命的原色在加深,起舞,并在台上围绕着幻象渐渐消散。而震颤加升,并低低嗥叫,带来狂怒的滋味,承受著死亡的呼哨和嘶哑的乐音,被我们身后远
在西域,雪一直下  大年三十,既是一个有着传统包浆的日子,也是一个凝聚人间真情的日子。  鞭炮放了一半,手机铃声响了。  社区报到,刻不容缓。工作队,冲在前面。  没有硝烟的战斗,从武汉向全国蔓延。我工作了近六百天的社区,已做好战斗的准备。  在西域,雪一直下。仿佛要倾诉些什么,仿佛要堵住些什么。  它有些犹豫,漫无章法地飘零。  在西域抗疫,我的主战场在社区,我的战壕在小区门口。  白天的空寂,
摘要:“十三五”以来,江苏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呈良好态势。站在“十四五”新起点,江苏基础教育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展“适合的教育”,推动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党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提升江苏德育工作的水平;系统总结、提升、推广全省各地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和内涵发展成果,推进育人方式转变;破解现实矛盾和难题,创新教育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成效,加快推动江苏
像丘陵一样起伏不定  为什么不能把头压得再低,把腰身练得更加挺拔,从矮处走向耸立的高山?  为什么不能从容抬首,坐看很远的山峰,以云绕雾散的姿态向往一纵无边的平原?  因为年龄、体力、教育、思维……所依附的美,跃人的速度慢了,我等不到山崖的牡丹在光中照耀,更等不到苍鹰撵着雀子直插云霄……  平原的空席卷一往无前的词汇,是我眼力不济的茫然。  我只愿做丘陵一名忠实的信徒,退居不高不矮的川中,既对高山
去学校的路上  路上铺设的晨光,吐出芬芳。  坐公交,或者步行.。时尚店和早餐馆的门还没开,行人稀少。我飞快地路过小飞蓬、无患子、金丝菊们。看见一朵茑萝牵着露水的衣角,也不管它的眼眸里是不是有滔滔远去的流水。  青春的誓言在左边,昨夜批改的错题在右边。  回忆里,自行车的铃档发出清脆的声响。  向我微笑的云朵或雨滴,有说不出的亲切。  晨练的老人,准备着瓶瓶罐罐饲养蜂鸟的外地女人,也和我有过一瞬的
王庆,高级记者。现就职于贵州文化音像出版社。先后在《散文诗》《中国诗歌》《诗歌月刊》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参加过第3届、第10届、第12届全国散文诗笔会,组织策划了第4届、第11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被授予全国散文诗笔会突出贡献奖。已出版《中国试验区》《中国·涌动的乌江》《王庆的故乡》等专著。  我出生在贵州西北部一个边远贫困的村落,因为边远,那里还保留着许多没有被外界惊扰的宁静;因为贫穷,那里还传承着千
今天立春了。  理应为你写一首诗,为武汉的春天,为全中国的春天。  那遍布农村和城市枝头的绿意,是你刚出土的诗句。  这个春天许多人都在为你写诗,写下心中的渴望和信仰,一行行,一句句:在天空中明媚的,是空降的人民子弟兵;在公路上闪耀的,是运向疫区的紧缺物资;在街道上抒情的,是穿着黄马甲的环卫工……这个春天,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写下不同的诗句。  只不過,这些诗句都很普通,就像大地上的草叶,风一吹,她们
大山归于沉寂,整个世界笼罩在一个巨大的黑里。  紫金城、大顶、皇权、神权、历史的色彩和白日的盛景一下子退回了黑,并且统一的黑。回头四望,哪一处不是黑?  孤独开始变厚。  连神灵也睡了,谁会选择这个时候出门?而我就在大山的脚下,只要抬几步,就可以自由地倾听大山的心跳、星星的私语。  于是,我把脚步迈向大山的深处,离星星近一些、再近一些。  其实,我只是想和那些星星说说话罢了。  一阵寒风,一个寒颤
叶  叶,穿绿衣的时候,便似村中少年的蚕眉。与鸟,对唱;与云,相望。抽空还要与虫子宣战,与尘土顶撞,与阴影斗脸。  其实,它最喜欢与风一起舞蹈。  叶子换上黄衣,马上变成浪迹天涯的男子,降落的前一夜,还嘱托弟妹们,要学做一只鸟,麻雀也行。  诗人说过:麻雀,你这冬日最后的诗行。  叶落,成为暮年的老蝶,风雨催着发配。沟壑,车辙,荒野,谁人识君?骨子里的泥土清香,从5路车站到16路,吸引了三只狗、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