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素质教育初探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wy1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普遍关心的话题,对于如今的中学生来说,怎样对其进行素质教育呢?本文主要就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目前中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着重就中学生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 素质教育 初探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节奏逐渐加快,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当今中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呢?下面主要就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进行探析。
  一、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社会交往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音乐美术修养等等组成的“综合素质。”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
  二、目前中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教育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好多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还没有做到完全放开,大多数学生还要面对学校的作业和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等,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
  2.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亟待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中学生普遍依赖性较强,缺乏自主性,因为是独生子女的关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得不到独立的锻炼,另一方面,叛逆思想又比较严重,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但与此同时,学校的心理咨询,疏导方面的配备设施还跟不上,不能及时有效的杜绝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中学生身体素质有待加强。现代的中学生普遍缺乏锻炼,运动量少,再加上文化课的影响,属于学生自主活动锻炼的机会很少,造成许多学生过早出现肥胖现象,还有的学校为了应付考试把仅有的几节体育课一再压缩,等等现象导致学生锻炼的时间明显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思想意识在中学生心目中还没有形成。
  三、对中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策略
  1.素质教育,要以德育为首。对当今中学生来说,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中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时期。中学德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因此,学校教育要充分利用班会和主题班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于此同时,德育教育要和家庭社会紧密结合,确保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2.素质教育,要以智育为基础。智力是学生从事各种活动和认知能力的有机组合,主要包含观察力,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等等。能力主要包括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的本领,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等。对于中学生来说,他的智力和能力都是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他的智能发展是以知识为前提条件的,智育的发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以及走向社会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把智育的发展贯穿于各个环节之中,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3.素质教育,要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中学时期正是学生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对促进学生体质的全面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时,加强学生对于身体健康重要意义的理解认识,使他们养成自发进行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习惯。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胜任和面对未来社会带来的各种挑战,进而在社会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被社会的发展所淘汰。
  4.素质教育,要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当今社会的中学生大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在家里什么都以自己为主,经常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与同学发生矛盾,或者因为某件事情想不开就闹情绪,情节严重的甚至发生自杀行为,归根揭底在于以自我为中心意识造成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对当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在中学生素质教育方面,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5.素质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这个国家和民族就不可能有发展,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在各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善于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不断献计献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对于如今的中学生来说,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进而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