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澜·赴汤蹈火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m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语故事:力挽狂澜
  追根溯源
  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清·秋瑾《失题》:“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具天才;立大业;拯斯民于衽席;奠国运如磐石;非大英雄无以任之。”
  文本解读:唐·韩愈《进学解》:“防堵纵横奔流的各条河流,引导它们向东流入大海;尽管狂涛已经泛滥,但是还要努力将其挽回。”
  清·秋瑾《失题》:“作为国家的中流砥柱,要努力挽救国不将国的混乱局面,具有天才的能力,抱着树立大业的志向,拯救这些处于水火之中的人民,把国家的奠基巩固得如磐石一般坚韧,不是大英雄不能够胜任。
  力挽狂澜: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后用“力挽狂澜”指阻止异端学说的泛滥,也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名家运用
  大抵是被国庆档的电影重新激荡起了父母年少时的回忆,父亲在电脑前折腾了半天,连上了电视,一边说着“时代变了啊,真好”,一边召唤我坐到沙发上和他们一起观看1986年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的视频。谁都没有想过我们可以迎来这样一个五连冠——1986年捷克赛场上的这一次力挽狂澜、绝地反杀,登上世界之巅的中国女排让世人都看到了属于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于是我忍不住向父母多问了一些他们所了解的女排。母亲难得热血:“那真的是太好的时代啊!是真的一代人的偶像。‘铁榔头’也真的名副其实,非常拼。”“拼,没有错啊,毕竟体育竞赛了,我觉得是最好的方式。”父亲想了片刻之后补充。(选自潘玟《最初的时代》)
  运用示例
  当《我和我的祖国》响彻云霄,当《这就是中国》点亮银幕,当一座座跨海大桥横空出世,当“鸿蒙”隆重登场、力挽狂澜时,你是否会不由得燃起祖国之强盛的礼赞呢?然而 ,早在清朝,那个落寞的时代,那段屈辱的历史,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政府在赔款割地中苟延残喘,国家主权岌岌可危。纨绔子弟不学无术,或嬉笑斗鸟,或吸食大烟。才学之士,无报国之门,哀鸿遍野。如此,人们何以能被点亮?中国文化怎会兴起?只有这个超燃时代,在充满爱和担当的国度里,我们青年才可燃出烈火。
  成语故事:赴汤蹈火
  追根溯源
  《荀子·议兵》:“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滑然有离德者也。故以桀诈桀,犹巧拙有幸焉。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文本解读:荀况说:“我所说的,是仁人的用兵之道和要统治天下的帝王的志向。您所看重的是权术、谋略、形势、利害。则仁人用的兵,是不能欺诈的。能够施用欺骗之术对付的,是那些骄傲轻慢的、疲惫衰弱的军队,以及君与臣、上级与下属之间不和相互离心离德的军队。因此用夏桀的诈术对付夏桀,有使拙失败的可能。而用夏桀的骗计去对付尧,就如同拿鸡蛋掷石头,把手指伸进滚水中搅动,如同投身到水火之中,不是被烧焦,便是被淹死。”
  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意思是为某事付出全部的勇气,不留余力地前进。
  名家运用
  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英烈们赴汤蹈火、舍生忘死,我们的国家、民族才得以昂首走向未来。和平从不意味着英雄的退場,恰恰是英雄的新生。每一次对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唤醒人生意义的自我点名;每一次对英雄的缅怀,都是一次砥砺使命责任的郑重宣誓。举全民之力“寻找英雄”,不仅为了让每一位烈士家属都能得到心灵上的慰藉,更可以让我们从英雄事迹中净化思想、洗涤灵魂,汲取崇高的革命精神,凝聚起磅礴的爱国情怀,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力量和激情。无论寻找结果如何,其过程本身就能温暖每一名烈属,告慰每一名英烈。(选自乐兵《寻找英雄的最美姿态》)
  运用示例
  纵有风霜雨雪,他们始终坚守在训练场上,为国人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随着“2019跨越——朱日和系列演习”的结束,满广志长吁了一口气,“中国第一蓝军旅”以全胜的战绩守住了他们不败的神话。自从被调任到朱日和基地,身为旅长的他每天和战士们一起训练,探讨战术,以百分之百的投入来面对一切挑战,演习全胜的战绩是他们最好的奖励。正是无数这样甘于奉献、为人民赴汤蹈火的中国军人,铸就了新时代中国的钢铁长城,阅兵式上稳健的步伐和响亮的口号,是他们爱国热情的最好抒发,当代英雄当如此。
  那么,时代需要怎样的英雄呢?在当前这样一个深刻变革,多元激荡的时代,公众有着怎样的英雄观?人民论坛调查中心实施了“公众英雄观调查”。问卷调查中心董惠敏发现:甘于奉献,迎难而上和不畏强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危难时刻伸出援手,不图回报,不惧艰险,是中国人最认同的英雄。
  因此,新时代呼唤理想与诚信,呼唤正义与善良。一句话,呼唤英雄!让英雄被推崇!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刘禹廷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数学逻辑中,100-1=0是不成立的,但在生活中,一百减一常常被认为等于零。  100次努力加固大坝,仅一次失误而坝毁人亡,之前一百次的努力就是零。  100次公正地判案,仅仅因为一次误判或错判,而伤害一个甚至几个家庭,之前一百次的公正便会化为零……  还有人认为,别人帮助了自己100次,但只有一次没帮,便觉得人家一无是处,一切归零。  有些东西可以有
7月15日,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就“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一事发布调查和处理结果情况通报,专家组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委会建议,决定撤销该项目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  时文链接:  撤销小学生论文一等奖,追责尚需继续进行  □李红军  
科技是近几年高考备考的热点话题之一。我们能通过考生对科技的态度,洞悉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面对科技,新时代青年的态度应该是主动接受,努力让自己走到科技前沿。此外,科技一词本身带有极强的思辨色彩,有利有弊。这也是高考作文考察的关键要素。  【角度指引】  角度一:科技与生活  从敲响二十一世纪的大门到现在,短短20年间,科技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我们就不能躺在家里
因了种种原因,我在七岁时去了外婆家生活。外婆家的巷子很奇怪:家家户户的门楼,直接连着路,推开门就是路。过了路,是属于各家各户的一小片地。  那一小片地,是各家各户的脸面。庄户人的勤懒、精笨,心气儿的高低,都淋漓地体现在那一小片地里。稍微留意,就会发现那一小片地与人真是绝配:种了各种蔬菜,哪怕一种只有两三株的,多是极殷勤的啥都想给自己拾掇的人;成片只种一种蔬菜的,做事大气不拘小节;地头有花地里有菜的
5月22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如期闭幕。这场文明之约,不仅印证了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的可能性,更为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了人文基础,凝聚起发展共识。  回顾过去一周里文明碰撞的美妙瞬间,既可共赏多元文化之美,也能共谋文明发展之道。在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上,观众可以饱览亚洲47国以及希腊、埃及两个文明古国的451件组文物;在持续一周的亚洲美食节上,食客能够领略绚丽多彩的亚
2020年的春节对于每个中国家庭都不寻常。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张防控的背后,一张张稚嫩的脸上,一双双懵懂的眼睛正努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方式与这段特殊的时光相处。  “流感突起,肺炎逼至,想父亲安康?……您于院中应多加留意,谨防传染。吾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这是一个14岁女孩孙婉清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父亲写的家书。  对于很多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来说,每天忙碌之余,莫大的安慰就是看看微
一条大河波浪宽。  面对着这条横亘于面前的天堑,坐在四轮机器里的现代人苦笑着抱怨:唉,又要耽搁我们路途上的时间。  圣人伫立岸边,他透过眼前的汤汤流水想到了光阴的流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凡人和圣人有相似的地方,他们都因光阴流逝而深深感慨。但凡人和圣人又是有所不同的:凡人只会抱怨和叹息,而圣人明白时间寶贵,会投入积极的行动,让时光转化成财富。所以,我们不仅仅知道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在近几年高考新材料作文考查中,辩证思维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如何迅速把握所给材料之间的辩证关系成文,一直是我们备考的重难点。今天我们就“主持人大赛”中那些让人击节赞叹的思维高光时刻为大家做精彩呈现和恰当分析,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升格自己的作文。  文稿一  如果回望做一个总结的话,你会发现,《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出现最多的职业和身份,可能就是科学家和医生了。我们今天也会关注他们。他们有着相同,也有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汲取孔子的智慧。”截至2015年12月1日,已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留英学生吴芃因每天坚持在推特上发布英国的疫情数据增长图表,成为英国网红,受到英国下议院议员等人关注,以及众多英国民众的称赞。  孤身在外的中国留学生吴芃,很清楚英国政府需要采取强制措施隔离民众,民众也必须了解疫情的走向。于是从英国仅有11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时开始,吴芃每天发布疫情数据,鼓励英国民众积极应对,赢得了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和社交媒体用户的称赞。  吴芃表现出的“先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