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尊严·历史——论《生死朗读》的悖论性意蕴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ig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部当代畅销书,《生死朗读》不乏诸多流行的元素,由此改编的影片荣获包括奥斯卡奖在内的多项电影大奖,更进一步激发起人们对《生死朗读》的巨大热情.《生死朗读》并非简单地哗众取宠,而在看似平淡的叙述背后,隐含着对人情世事的深刻思考,表现在爱情、尊严、历史诸方面,均充溢着悖论性意蕴.《生死朗读》不仅令人感动,更令人深思.
其他文献
19世纪的美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工商业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为美国人民带来了种种新面貌,打破了清教徒一贯推崇的节制性消费传统,使炫耀消费成为大城市的新特征,消费主义的萌芽
选取我国具代表性的11家商业银行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针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尚未对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
菲律宾华裔诗人施子荣诗词创作内容丰富,涵盖多种类型,怀古诗是其中值得注意的一部分,其思想内容主要表现为三点:赞英雄之旷世行为,嗟英雄之悲剧命运,传诗人之文化认同;赞美女性绝伦
从智慧教育的媒体观出发,梳理多种媒体资源观对教育的影响,在媒体资源环境下得出智慧学习空间的基本内涵.依据交互层次理论、SECI知识创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
宋金对峙时期的淮河,具有标注和见证南宋历史的意义。南宋诗人杨万里以金国贺正旦接伴使的特殊身份往来于江淮,写下了许多关于淮河及其两岸风物民情的诗篇。其中有些作品表达
方玮德的诗歌具有潇洒灵真的艺术特征,表现在锦瑟年华的青春主题、古朴雅致的抒情意象、轻扬飘逸的意境和轻巧灵活的现代格律。除诗歌创作外,方玮德也表达出对现代诗歌的个人
王琪珍,女,61岁,小木桥路360弄7号3楼。于1993年经徐汇区中心医院检查出心脏缺血、腰椎间盘突出、胃窦炎、十二指肠球炎。由于胸闷,呆在房间里觉得空气不新鲜,专门要到外面去透空气,有时半夜里
浙西词派先驱曹溶被举荐博学鸿儒科考,但没参加考试。其原因有"丁忧未试"和"以病辞"的说法。真实原因是出于对清朝政治的清醒认识和恐惧心理,源于内心的故国情怀。这表现在他写给
庄子所处的时代使他饱受身心折磨,苦涩的人生经历激起了他对生的无限感悟。他时刻关注人的生命历程,切实关注并理性思索人生苦难境遇与生命的时限性,分别从自然、社会、人自身的
旧方志是人物资料的宝库,是区域人物研究的基本文献.旧方志人物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记载人物数量众多,社会类型广泛;与其他文献人物资料可相互参证,取长补短,具有补其他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