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协作学习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目前的协作学习方式推广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科及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学生有效的开展协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 协作学习 角色定位 实质要素
  协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和特色。其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逐步认知。所谓“协作学习(Co11aborative Learning)”,是指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它的关键是共同探索,其核心是分享与共存。协作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业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在目前中师阶段的政治教学中,许多老师也在积极探索运用协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协作学习方式的逐步推广,笔者也发现了协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协作学习程序化。主要表现在两种常见的情况:其一,没有提供学生开展协作学习足够的时间。每当学生开展协作学习兴趣正浓,渐入佳境的时候,教师因为教学计划无法完成或者因为担心自己无法有效驾驭课堂而强行中断学生的合作讨论。显然这一做法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开展协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刚刚通过协作学习取得成就感很快流失。其二,没有提供学生展示协作学习成果足够的空间。有些教师的组织的协作学习仍然是其教学计划的一个附件,是其调整课堂教学时间的附庸。其三,没有提供给学生有效开展协作学习的方法。在目前一些失效的协作学习中,学生并不缺乏协作学习的热情和勇气,反倒是教师无法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得学生开展活动时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从协作学习中成功获得知识。
  第二,协作学习泛滥化。在许多班级的课堂上,不少现象是为了协作而协作。一些简单的概念、常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达到教学目的,但在协作学习的大旗下,也煞有介事的表现出呆板的形式,仿佛任何问题都只有通过协作学习才能解决。这势必会挫伤学生自悟自练的积极性,同时还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第三,协作学习表面化。笔者不止一次发现在许多公开课上,为了追求热闹的课堂效果,教师在布置完一个问题以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协作学习。教师话音刚落,学生“哗啦”一声前后排面对面一起开始七嘴八舌,教室里一片嘈杂。这种表面上活跃的课堂气氛掩饰不住学习过程的苍白。因为在小组发言中,学生们没有做好真正的准备,要么人云亦云,要么不知所云或者干脆“缄口不云”。这种表面化的协作学习也反映到教师身上,他们要么若无其事的在教室中踱步,要么煞有介事的在讨论的小组间巡视、赶场。这种悬浮于表面的协作学习没有有效的组织、没有精心的准备、没有真正的思维、没有严密的语言,当然也就没有令人兴奋的结论。
  针对以上现状,增强政治教学中协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对此,笔者有以下看法:
  首先,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协作学习的实质与要素,在指导学生时,方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皮亚杰指出,协作学习是在儿童认知发展建构中一种主要的方式。他认为协作学习的实质是在不同个体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搭建相互作用活动的平台。而协作学习模式是指采用协作学习组织形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通常由3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协作小组、协作成员和协作学习环境。
  1.协作小组。通常情况下,协作小组中的人数不要太多,一般以2~4人为宜。
  2.协作成员。协作成员是指学习者按照一定的策略分派到各协作小组中。成员的分派依据许多因素,如学习者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风格、认知方式等,一般采用互补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协作学习的效果。
  3.协作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协作学习的组织环境、空间环境、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组织环境是指协作学习成员的组织结构,包括小组的划分、小组成员功能的分配等。空间环境是指协作学习的场所,如班级课堂、互联网环境等。硬件环境指协作学习所使用的硬件条件,如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学习等。资源环境是指协作学习所利用的资源,如虚拟图书馆、互联网等。一个合格的教师正是在对以上要素充分了解并且能熟练运用的基础上才能增强指导协作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首先,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正确看待自己,懂得自己尽管是施教者,但绝不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动摇、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否则必然导致学生主体性的丧失从而缺乏自我肯定的意识与信心。教师应当明确学生才是政治学习的主人,学生能对政治教学的影响加以选择而非无条件接受。他们才是政治教学活动的主要参加者、积极实施者,而非“被驱使者”与“被遗忘者”。其次,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政治知识的“呈现者”、协作学习的“辅导者”、课堂对话的“倡导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的“协调者”、互动桥梁的“搭建者”与政治教学过程中信息的“重组者”。这时的教师绝不会因为学生动起来而无事可做,相反他应该完成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的更高层次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持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过程,使政治教学一扫课上“枯燥乏味”,课下“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新性质。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有当政治教师自觉的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时候,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政治修养的完善与发展。所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不能仅仅是“一桶水”,而应该是“自来水”、“长流水”。
  第三,政治老师可以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与个人的责任意识,将协作的理念渗透与贯穿到日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政治学科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其协作学习的目标相对其他学科更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如果能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组织有效的协作学习,既能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又能在自悟自练和协作共存之间寻找一个“缓冲地带”,无疑可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在真正协作学习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也必然要求树立责任意识和合作共存的理念。
  总之,协作学习的策略与模式已成为跨越各个年级、课程内容和学习层次的主要学习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不再是竞争的对手,而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只有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不断反思与总结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才能积极营造和创建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环境与舞台,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既符合科学发展观对教育领域的要求,也可以使政治课堂教学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其协作学习模式.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2]赵亚夫.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续).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5).
  [3]蔡长春.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反思.江苏教育研究,2007,(10).
  [4]李亚平.思想政治课的魅力.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10).
  [5]郭三根.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教研),2010.
  [6]贺学斌.谈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1).
  [7]付国宾.开放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09).
其他文献
这个世界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革对企业而言是一种常态,在商业史上有无数鲜血淋漓的惨剧日复一日证实这个冷酷的真理。很多公司都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认识到:市场风云变幻,他们
我院自2004~2010年开展无痛胃镜检查和治疗共1 500例次,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接受无痛胃镜检查和内镜治疗患者1 500例,男性870例,女性630例,年龄2~98岁,平均49.9岁
安徽和威年产50万吨大型饲料生产线已正式投产,该项目运用了正昌集团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时产80吨(年产50万吨)大型饲料生产线的尖端技术,
笔者亲历了中国农牧业的多种裂变、重塑、发展、沧桑喜悦、个中滋昧,又于今天面对行业巨头的掘起。群雄之割据,区域化经营的形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国10万多家民企,每分钟约有
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常增加患者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诱发或加重其他疾病,多数抗肿瘤药物在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也
根据市场营销学的传统观点,一直以来市场营销理论都是倡导以顾客为中心,顾客始终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但现实告诉我们,只关注顾客需求并不能在竞争中取胜,营销人更应该关注的是竞争对手,营销的本质不是顾客服务,而是战争,是与竞争对手对垒过程中如何以智、以巧、以强取胜。这并不是说不承认“顾客是上帝”,而是对这一思想在市场营销层面上的升华。随着市场争夺的愈演愈烈,“营销战”的概念呼之欲出。   营销战概念最早产生
1流产病因:由于饲料霉变、某些营养缺乏,管理失误,惊吓、抓捕方法错误,中毒、生殖系统疾病,加德纳氏菌感染等。症状:妊娠早期流产无明显症状,妊娠后期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常舔外阴部,有
文章结合当前高等院校应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应用写作的重要性、艺术性、情感性、直观式、实践性五个方面,探讨提高应用写作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H~Px)活性成分,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成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疾病之一,35岁以上男性发病率为31%-40%^[1]。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炎普遍使用抗生素,结果造成抗生素滥用,增加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