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地区教师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非同步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民族地区部分大中专院校教师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实施的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教师对体育锻炼的总体认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找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为进一步改善健康、强化全民健身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教师 体育锻炼 意识 行为〓非同步性
  体育意识影响着体育行为,如何培养教师良好的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和行为,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健康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对社会、家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全面了解教师对体育锻炼的总体认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为进一步深化全民健身体育工作改革和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针对云南省民族地区(楚雄、大理、保山、红河、德宏、迪庆)州市的大中专院校年龄30~55岁(男、女)的在职教师随机抽样调查,每个地区发放150份问卷调查题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收回890份,有效问卷826份,有效率为91.7%。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座谈等方法,对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教师体育锻炼兴趣与行为倾向的调查
  从调查情况显示(表1),有69%的教师表示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的只有5.8%,表明多数教师是喜爱体育运动的。有86%的教师参加体育运动是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为了强身健体增进健康的需要,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在主观认识上能够充分意识到体育对增进健康的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仅仅只有18%教师有计划坚持锻炼,82%的教师对参与体育锻炼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尽管绝大多数在主观认识上都能够充分意识到体育运动对增进健康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体育锻炼还未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创造良好的健身环境,培养、引导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是刻不容缓。
  2.2教师对待体育锻炼知识的调查
  从表2的数据显示来看,有58%的教师认为了解体育锻炼常识是必要的,认为没有必要仅占被调查人数的9%。63%的教师表示对体育运动知识有兴趣,只有5%的教师对体育运动常识没有兴趣。对自己体育锻炼项目设置的认同度只有19%,认为需要改进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0%,对目前参与锻炼的满意程度仅占被调查人数的20%,而不满意的却占被调查人数的34%。这说明教师既乐意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又不满意目前的状况,希望从体育知识、体育设施、时间上获得健身锻炼的全方位支持。
  2.3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
  表3的数据显示,有计划的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9%,而无计划和随意性的却占被调查人数的81%。仅仅只有15%的教师每周参加两次以上体育活动。说明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和实际行为有很大差别,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很大,这对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坚持终身体育锻炼极为不利。52%的教师认为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繁忙,其次是生活压力太大,再无闲暇的时间顾及身体现状。造成这一因素是由于近几年各级学校不断的扩招,学生与教师结构比例的失调造成教师的工作量较大,虽然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教师已无精力和时间来进行健康的体育锻炼,结果是教师的身体健康现状不容乐观。
  3结论与建议
  3.1提高认识,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坚持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育意识深刻的影响每个个体的体育行为,决定着全民健身战略工作的效果,正确的思想认识是产生良好动机的必备条件,只有提高思想认识,才有可能树立正确、远大的追求目标,通过体育健康理论知识的宣传,增强教师对体育健康知识的了解和体育锻炼的必要性认识,使他们充分了解到体育锻炼的作用和功能,体验体育运动的魅力,并从中获得乐趣与欢乐,把体育锻炼和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2正确的体育锻炼常识和监督措施
  各院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对教师有关体育锻炼知识、技能的传授,使他们有能力進行正确的体育锻炼和自我监督,使体育锻炼产生积极而有效的锻炼效果。并且充分利用政府职能部门的功效和监督力度,加强对教师身体健康状况的深入研究,建立广大教师有关体育锻炼的管理模式与运动方式,切实关注教师身体健康;并定期进行教师身体健康检查,了解教师体质健康现状并建立档案,研讨出切实可行、因地制宜的体育锻炼方案。
  3.3加大对教职工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建设的投资力度,合理的调整工作与生活时间的关系
  必要的场地、器材和良好的锻炼环境是吸引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条件。各级职能部门应加强与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调整工作与生活的重心比例,大力提倡健康体育锻炼的宗旨,通过教师积极的投入体育锻炼,从整体提高教师的健康水平。
  3.4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良好、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是学校体育健康锻炼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气氛活跃、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健康锻炼文化模式,是引导、吸引教师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契机。体育职能主管部门应积极地与学校主管领导进行沟通,主动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落实进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主体机构,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宣传,从制度上保证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史东林.河北省全民健身手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8.
  [2]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罗仁,赖名慧.亚健康评估与干预[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6.
  [4]杨春,夏冬生.对大学生锻炼行为意识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
  [5]袁方.社会调查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本论文是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Y100)。
其他文献
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基因,可引发植物夜间休眠并控制开花。
目的:为开发新的药用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的显微、理化鉴别和紫外光谱法进行研究.结果:蚌花的苞片表皮气孔主要为平行四胞型,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柱晶和针晶
目的:制备治疗由细菌感染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糖浆,以满足临床尤其是儿科的需求.方法:将处方药材以水煎煮,制成口服糖浆并运用于临床观察疗效.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