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农村学校的学生写作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iao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要求必然表现在作文教学之中。写作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发愁的问题。往往教师在指导、批改、讲评时殚尽精力,而学生仍苦于“写作太难”,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对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掌握不够。
  写作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喜于写作,会写作,能写作。那么,写作的本质是什么呢?著名学者郭望泰指出:“写作学基本理论的核心是:以脑在对客观外界认识基础上展开的思维活动的规律以及思维成果用书面语言记录、表达的转化活动规律。”这一论断是科学的,这种转化就是写作的本质,作文教学的立足点,就是促使、诱导学生进行这种转化。
  目前,中学生的普遍情况是不爱写,不知为什么写。写是为了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也就是消极转化;不知写什么,亦即转化阻塞;不知怎么写,势必转化失度。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试图对此作探讨,以期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多方面积累作文素材
  积累作文素材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从课外阅读中获取,也可以从生活实践中取得。为了积累作文素材,许多教师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其实在语文课本里就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谈谈这个问题。
  在语文课本中,有“浪淘不尽”的“千古风流人物”,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有“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怀古金陵”;有李白的飘逸,有杜甫的沉郁;有苏东坡的豪放,有柳耆卿的婉约;有鲁迅的深刻犀利,有徐志摩的柔婉绮丽;有冰心的冰清玉洁,有舒婷的侠骨柔情;有莫泊桑的《项链》警示那些虚荣心极强的人悬崖勒马,有巴尔扎克的《守财奴》拯救无数陷入“孔方兄”的魔爪不能自拔的灵魂;有马丁·路德·金深沉的呼喊——《我有一个梦想》,有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真诚的呼吁——《宽容》……如此丰富的内容,为什么学生视而不见,写起作文来又无从下笔呢?我以为,学好课本,疏通写作之源;利用课本,多角度写好作文;挖掘加工课本,与高考作文衔接,再辅以教师的身体力行,亲自下水写一些示范作文,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可以期待的。
  (一)积累观点
  乐观:《沁园春·长沙》。爱国:《赞美》《纪念刘和珍君》。报国:《无衣》《烛之武退秦师》。平等独立、迷失与个性:《致橡树》。自由、独立:《致大海》《我的空中楼阁》。诚信、忠勇:《鸿门宴》。和谐:《归园田居》《山居秋暝》。选择:《鹊桥仙》。愚昧误国:《道士塔》。性格决定命运:《美腿与丑腿》。健全人格:《陈奂生上城》《故乡》……
  (二)积累人物形象,积累论据
  大禹:勤政为民,公而忘私,不记家仇。舜帝:求贤若渴,知人善任,宽容大度。曹操:奸诈,残暴,自私,嫉妒,唯才是举,权谋机变,志向远大。诸葛亮:富有智慧、洞察力、判断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选人用人之误。柳永、杜牧:颓废,注重形象,用远大理想指引人生,自嘲,阿Q精神。辛弃疾、陆游、范仲淹、杜甫:忧心国事,努力进取,从不低头,永不放弃。窦娥:善良,反抗。杜丽娘、罗密欧、朱丽叶:自由反抗。春香、红娘:顽皮机灵,成人之美。林冲:隐忍,屈辱,反抗,觉醒。柳遇春:急人危难,侠肝义胆。别里科夫: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胆怯懦弱,走狗帮凶。玛蒂尔德:不安现状,拥有梦想,虚荣,知错就改,成熟需要代价。葛朗台:人性,万恶“钱”为首,执著,追逐幸福……
  教师讲课文,难免要涉及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总结人物形象特点等,给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自己加工,既可加深学生认识,又可积累文学常识,还能锻炼学生加工和运用材料的能力,一举数得。
  (三)积累精言妙句
  应该做到课课有得,天天有得,并且注意分类整理和摘抄。包括精妙的描写、深刻的哲理、久而弥香的典故、拍案惊奇的故事、千古流传的名句等。如琦君的《泪珠与珍珠》,精言警句俯拾皆是,像“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都十分精美。但整理、摘抄并非最终目的,应该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素材,这就需要做到:不断吟咏以求理解精髓,力争背过以备不时之需,不断思考以求物尽其用,灵感乍现以妙笔塑再生之花。日积月累,水滴不断,自然石穿。
  (四)积累写作材料
  荆轲刺秦王数日不行所待之人为何者?杜十娘悲剧之幕后黑手李布政何样嘴脸?蚩蚩之氓如何骗得女子之情感?邶国静女怎样顽皮可爱?陶渊明为何是千古清高的典型?李白高唱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何以难得清高之名?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是再创作,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高考满分作文《谁是打虎英雄》《昭君行》等,都是再创作的结晶。
  (五)积累写作方法
  讽刺:《死水》。联想和想象:《李凭箜篌引》。比喻论证:《拿来主义》。象征:《致大海》。托物言志:《我的空中楼阁》。情景交融:《我与地坛》。倒叙、渲染:《祝福》。描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荷花淀》……
  (六)积聚情感
  凄婉哀伤:《再别康桥》。清丽婉伤:《错误》。欣喜幸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压抑郁闷:《致大海》。深挚缠绵:《我愿意是急流》。淡喜淡愁:《荷塘月色》。沉痛哀悼:《巴尔扎克葬词》《纪念刘和珍君》……
  总之,积累观点是纲,可以使学生把握课本内容,调动出其中的人物形象、事实论据、精言妙句来;积累写作材料是再创作之源,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得到锻炼,思维为之扩展;积累写作方法、积聚情感是文学的基础,为学生的发展开创美好的前景。只要立足于课本这眼深井,努力挖掘,文思与灵感一定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艺术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了发现。”正因为如此,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种感悟美的心智,在生活面前显得尤为可贵。作文亦是如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种感悟美的心智,从而结束不少学生在作文中所呈现出来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腥)酸泪”的现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开启学生的心智,关键在于激趣。激趣,即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求知的功力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可能热衷于写作,是使学生善于写作的前提。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是教学中的首要问题。   在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畏难情绪在农村学生中极为普遍。应该说农村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有迷人的自然景观,奇特的民俗,淳朴的民风。按理说学生不应是“下笔千言,一无是处”或“下笔难言”。是学生接触生活太少,感受生活不深,以致在人生道路上走过的十几个春秋,岁月不曾在他们的心底留下一丝痕迹?究其原因,教师在这方面应当负很大的责任。一方面,是教师重理论,轻实际,奉课本为圣旨,对课本作文训练的顺序和要求过于盲从,而忽略学生的生活、心理、情感等实际情况,以致作文要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创作的激情;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指导不当,机械地强调作文贵在“新”“细”,致使学生在每次作文中产生“奇思妙想”,捏造一些脱离生活实际的材料,认为越是脱离生活越是作文,越是美。于是说,毋庸置疑学生望文生畏的现象必然存在。为此,要重新唤起学生心里压抑着的创作激情,有必要改变教师的教法和陈旧的教学观念。具体做法是:
  (一)对学生的训练方法要多样化
  1.速写法
  速写,即通过某一手段对人或物的瞬间进行“拍照”。作文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对人或事物的瞬间进行“拍照”,从而提高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
  2.谈话法
  言为心声,语言是内心世界的反映。文字表达只是另一种形式罢了。与学生寻求一个共同的话题,教师在谈话中不时地补充和暗示,然后再让学生用另一种形式整理出谈话的全部内容。这种方法有益于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学生思维条理性的训练,新颖的话题恰是激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3.创设情境法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假设一种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如临其境地运用想象和推理,进行构思和写作。创设情境的关键在于生动、具体、新鲜、独特,有矛盾,有悬念,这往往又是激发学生创作激情的又一途径。
  4.互评法
  作文的批改并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同样可以批改。有效地指导学生习作的互评,既可以适当地迎合学生喜欢互相探求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评改过程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此外,还有指导学生办手抄报,写人物猜谜等方法。
  (二)更新教学观念
  1.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兴趣不只是在于激发,更在于保持、保护。对待学生更应如此,否则,以学生稚嫩的心理而论,教师的一句话、一顿训斥就可能令他创作的兴趣很难保有、保全,从此以后摆在教师面前的文章将会是充满嘲讽的敷衍。所以,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在作文中用了一个好词,写了几句较为生动的话语,就应及时表扬;有的学生在文通句顺的情况下,应作适当的点拨,让他寻求立意上的突破。
  2.因地制宜,走进农村
  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作文教学中为什么不让学生走进农村?创作植根于生活,闭门造车不可取。走进农村,这就意味着应当冲破封闭式教学的束缚,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不断激起创作的激情,积累写作的素材。如带领学生游山玩水,让学生贴近自然,发现自然美;带领学生考察奇特的民俗和淳朴的民风,让学生贴近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带领学生发现当代的新人新事,发现时代美……
  三、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鼓励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写进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提高作文的档次。要做到这点,必须做到如下要求。
  (一)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辨析能力
  训练思维,关系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问题,小而言
  之,写作的核心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作文训练的深层次要求和主要目标之一。
  如设置一定的语境,在一个小的生活镜头里,描绘出能符合实际的人物形象来。正确引导学生辨析语言与人物身份、性格的关系,分辨具体的场面会说什么样的话。再如,提出一些有争论性的话题,利用课堂时间开展小型辩论会,先写后辩,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如“养宠物好吗”,这类问题就能充分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端正他们的文风
  言为心声。积藏心中的感情如何正确地把它倾泻于笔端,这就要学会表达。文字的表达也与做人有着密切的关系,须做到情真意切,即“诚”字。叶圣陶先生曾一贯主张“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批判那种虚伪、浮夸、玩戏的东西。
  (三)训练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感
  叶圣陶先生把“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当做“两个致力的目标”。有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有丰富的情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训练思想要让学生观察生活、读书看报、评论文章,在其中明辨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
  如我让学生评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文中本是说五柳先生那种与世无争、安贫乐道的隐士生活,以及全然不计名与利、得与失的思想。学生习惯于同意书中的观点,我就提问:“这种想法真的很好吗?”于是在我的诱导下,有不少学生提出了不同意的观点。有的学生说:“这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人如果真的都与世无争,这个世界将会怎样进步?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还有的学生说:“人活着并不是说光为名和利,能为生活、为他人带来好处,又何乐而不为呢?”通过这一讨论,让学生充分分辨对与错。
  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我经常对他们说:“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光。”“细微处见真情。”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寻找和捕捉心灵火花,为作文积累素材。
  总之,我认为要把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写进作文中来,表达真情实感,提高作文的档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认清两者的关系,对作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国加大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力度,农业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农作物栽培技术的优化管理.鉴于此,该文首先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管理的原则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以山东省菏
今年1-6月份,我国钢铁产量达到496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6.9%,预计全年产量将超过1亿吨。目前,钢材市场供大于求,消费需求严重不足,价格不断下跌,已经低于不少企业的生产成本,
很多人担心蔬菜水果不新鲜,有农残。那就自己动手当菜农吧。目前,这项工作在家里就可以依靠科技完成了。Vios绿色蔬菜供应系统就能让人们吃上在家种的放心菜。Vios系统看起来
一直以来,葡萄深受人们的欢迎,由于它色艳鲜美并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我国葡萄的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其栽培种植技术也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集装箱工业近年得到迅速发展,使集装箱涂料的发展前景乐观。 集装箱涂料是一种高性能涂料,必须具有在海洋及热带条件下的高防腐蚀性,可经受零下40度至零上70度的快速温度
伴随着人机对话考试的实施,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却停留在低谷水平,这是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少到多、从课内到课外、从慢到快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加强积累,持之以恒。近年来,在中考试题中书面表达占20分。为了让学生尽可能拿到较高的分数,我校九年级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一、立足基
日光温室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温室结构,多年来作为具有典型中国特色、规模巨大的设施类型,一直是中国温室园艺装备升级的重点。截止2013年,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350 万公顷,其中日光温室达88 万公顷,占设施总面积的25%,设施农业总产值7080亿元,约占到我国农林牧渔业累计总产值89465.7 亿元的8%。在化石能源濒临枯竭的背景下,日光温室已成为中国设施园艺产业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保持我国冬季设
1997年,村镇建设事业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住宅建设平稳发展,农民居住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村镇基础比较薄弱,村镇建设的总体水平仍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
学生要学好一门外语,必须掌握该门语言的四大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其中“听”这方面的训练是首要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语言学家认为,说的能力与听的能力密切相关,人们只有能够听懂了,才能说得清楚,可见培养听力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听力”作为一项能力,也是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培养的目标之一。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难以甚至无法跟上所听材料的语速,不了解说话人的语言表达特点而无法理解其意思。听力是许多学生的
在领导重视、细化方案,严格执行的基础上,2016 年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的统一安排,运城市在盐湖区和临猗县开展了冬小麦增施“喷施宝”有机水溶肥料、“郑州帝益”保水松土功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