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博士后管理 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来源 :继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1997年发展至今,对国家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企业的科研技术自主创新以及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都起到了指导性意义和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洛阳工程公司博士后管理工作实践,通过规范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博士后管理工作的特色与创新,以及博士后工作对促进企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技术创新与研究成果转化应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博士后;管理;创新;高层次人才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博士后工作站的重要意义
  (一)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
  企业博士后工作是企业搭建其高层次人才工作平台,为企业吸引、招收、培养和使用高层次人才提供了重要途径。招收一个博士后进站做课题,不仅意味着具体的项目研发有了着落,也意味着这名博士后的同学、导师等高校资源都可以成为企业的技术后盾。博士后通过与导师、同学等人际网络的交流与联系,也为企业扩展了丰富的外部资源。
  博士后工作站今后任务中,更重要的是建立企业与人才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通过这个载体,企业、高校、人才之间的供需都能够放在一个平台上互相交流,以真正解决招收渠道不畅的问题。
  (二)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企业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和科研资源对推动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一体化,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博士后工作站,是高素质人才成长的摇篮。博士后进站后,获得了施展自己才智的机会,同时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去,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应用技术研究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带来了新生力量,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三)加强科研与应用的协同
  通过对学术性理论研究进行相关的可行性分析后,企业就会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实现科研的产业化过程。博士毕业后,大家往往希望将自己在学校学习阶段收获到的理论方面的成果应用于实际产品的生产之中,在产品中体现自己的想法,享有充分的自主性。在企业搞研究,是用理论来解决实质性的问题;通过对问题解决的情况,来证实理论的实际效果,是从理论性研究向应用性研究发展的过程。而在学校或者相关院所进行科研项目,始终是理论到理论的研究。因此,博士后工作站的开展有利于发挥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双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二、洛阳工程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理模式及特点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LPEC)是国内能源化工领域集技术专利商与工程承包商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成立于1956年,在常减压、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重整、制氢、油气储运、煤化工、煤直接液化等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先进工程技术,创造了数十项“共和国第一”,推动了中国炼油和石化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为了保证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凝聚和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进一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2003年公司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利用公司特有的研究加设计的结构优势,加强对外合作,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重点科研项目开发课题,优化管理制度,吸引优秀人才,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专家型人才,在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为提高公司知名度和技术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为切实用好、用活社会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平台优势,公司专门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人力资源部、技术创新与管理部、财务计划部、行政事务部负责人组成;下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负责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设立博士后学术委员会,负责博士后的科研和学术活动。工作小组按照“公司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扎实推进博士后工作站的科研工作。
  公司根据国家《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以及《中国石化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规定》和《博士后管理规定》,对博士后进出站程序、导师和助手配备、考核办法、待遇、科研经费及日常经费使用、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等环节全部纳入科学规范的管理轨道,实行全流程跟踪管理,并将管理规定纳入公司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根据国家、省市及中石化集团公司博士后工作规划,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公司博士后工作规划,明确了未来几年博士后工作的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的变化,及时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调整,积极推进博士后工作机制的创新,逐步建立与公司科学发展相适应的博士后工作机制。
  (二)多措并举引进人才
  多年来,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以博士后工作站为平台,充分发挥其特殊作用,有计划地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为吸引优秀博士进站参加科研攻关,公司在外网开辟专栏,宣传公司博士后招收条件、博士后研究课题、薪酬与福利待遇,并在中国博士后网站、中石化网站、河南省博士后网站都发布了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信息,扩大了工作站的影响。
  加强外部交流,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博士后人才招聘洽谈会,积极与跟公司技术开发项目密切相关的高等院校建立联系,利用招聘高校毕业生的机会,与有关高校进行沟通,加强宣传工作。并且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从科研课题开发、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生引进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
  积极改善引进方式,注重双向选择,确保博士后人才质量。对经过多次洽谈,有意进站工作的博士后,根据其个人研究方向及公司科研领域,拟定技术专题,由博士后作专题技术报告,聘请公司内、外部专家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能否进站。   充分发挥公司的高端人才优势。LPEC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设计大师3人、行业设计大师4人,雄厚的技术人才力量为博士后科研人员的培养和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类专家也对博士后事业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对博士后的进、出站考核、博士后攻关项目的开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博士后在站期间及出站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提供学术交流研讨平台
  科研开发只有与技术需求相适应才能产生出社会生产力,为使公司的技术进步充分满足生产应用的需要,公司借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不断完善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把人才培养、高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公司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
  博士进站以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安排在站博士召开开题甄选学术会议,让其深入了解公司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由技术创新与管理部牵头组建博士后科研攻关小组,配备相关科研人员联合攻关,共同推进学术及应用研究;为促进工作站与日常生产的深入融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公司一直坚持博士后系列讲座制度,组织在站博士在公司大讲堂、专业培训班和重点项目开发组开展技术讲座,并定期开展高层次人才(专家)生产见面会,安排在站博士与专业技术人员交流探讨,丰富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促进科研创新。
  近年来,公司与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战略伙伴合作关系,与多家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平台作用,解决了一系列技术及应用难题,同时对公司高层次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建立校企双向考核制度
  为充分调动博士后研究人员科技攻关的积极性,促进高科技研究成果的快速孵化,公司始终注重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各层面合作,建站以来,通过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辟了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了人才队伍素质。按照公司博士后管理工作相关规定,严格进站遴选、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制度,完善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目标管理、绩效评估等管理办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形成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博士后质量保障体系。
  为创造良好的科研空间,公司为每位入站博士组建专门的创新团队。以科研项目为依托,配备导师和助手,组成高效精干的博士后科研团队,为每名博士后配备2名导师,其中流动站、工作站各1名。导师由专业对口,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作风良好,有培养人才热情的专家担任;配备助手1-2名,选拔责任心、事业心强,工作热情高,基础知识扎实,有一定培养前途的青年技术人员担任,协助博士后开展工作。
  公司高度重视博士后的工作考评,对博士后实行前期考核、阶段考核和中期考核、日常考核和期满出站考核。除阶段考核外,均邀请流动站合作导师参与并给予指导和考评,确保培养质量。
  前期考核严把入口关,考核论证不合格的,不予开题、进站,避免博士仓促进站,导致在站效率低或出站考核不通过;阶段和中期考核,组织专家听取博士后的工作情况汇报和下步研究计划,对其进行评议并提出指导意见,帮助博士后少走弯路;日常考核则主要对博士后平时的政治思想、工作表现、团结协作和劳动纪律等情况进行考核,与博士后的基薪收入挂钩;期满出站考核是对博士后科研项目的一次全面验收,出站考核与年薪兑现挂钩,这既是激励,也是对博士后的一种约束,对博士后质量的保证。
  在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博士后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博士后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博士后研究人员共完成省部级项目4项,申报专利4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5篇,SCI收录7篇,EI收录5篇,国家核心期刊2篇,成果转化经济效益1.08亿元,社会效益显著。
  (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建立高效服务体系,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社会活动、学术交流、成果转化、后勤保障等项服务,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社保部门协调,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建立了相应的社会保险,切实解除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后顾之忧。
  在课题管理上,经常与课题组沟通,跟踪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及时协助解决科研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科研工作质量。
  在工作支持上,工作站为博士后指定享受政府特贴的教授级高工为其导师,配备了助手,为博士后安排专用办公室,提供完善的通讯与网络支持,各相关单位和业务部门的技术资料的科研资源对博士后开放,按照课题进度核拨课题研究经费。
  在生活安置上,采取多种方式为博士后解决住房问题,配备齐全生活必需品,每年安排一次健康体检,尽可能解决博士后生活中的问题,享受公司职工的同等福利待遇。
  三、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平台建设
  继续完善现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博士后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创新平台。在企业内部要做好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加强领导对博士后工作站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工作站科研成果、优秀博士后的宣传工作。
  (二)保证引进规模
  鼓励、支持优秀博士进入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研究工作,逐步形成比较稳定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力量。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做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为企业科研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博士后工作站日后的工作重点。
  (三)加强日常管理
  进一步规范博士后的招收、考核和出站评审等工作程序,不断完善和建立科学有效的博士后工作机制。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加强日常管理,规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运行。围绕企业战略,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科技创新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使博士后工作站成为企业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成为高层次科研人才集聚的蓄水池。
  (四)完善业绩考核与内部激励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科研人员往往缺乏风险和危机意识,这直接影响其研发和创新能力。应分期分阶段对博士后科研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业绩评估,加强企业主管部门、高校与博士后的沟通交流,切实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展以及今后需求,并给予指导性意见和帮助。对于考核结果优异,创新能力强,取得创新成果的博士后应及时给予奖励;对于考核结果不理想,工作不努力水平低下,承担课题完成不好的博士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岗位津贴,给予相应处罚。
  (五)加强沟通交流
  积极开展调研交流活动,为博士后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创造条件,拓宽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学术视野,提高国际化水平。博士后工作的生命在于交流,企业博士后工作要逐步完善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组织并带领博士后参加学术研讨会,努力实现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科研院所注重学科建设、学术发展的统一,实现工作站的良性发展。
  博士后工作是人才引进的新途径、新方式,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继续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挥特有优势,为建设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队伍,提高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校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摘 要:援外培训是中国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的重要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正确义利观,做好对外援助工作,并对援外培训工作做出系列部署。新形势下,如何不断加强援外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以气象援外培训为例,梳理介绍气象援外培训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概况,并从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加强援外培训教学工作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气象;援外培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在易地扶贫搬迁之后及时有效开展社区教育是利于国家、益于农村、惠及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推进城镇化、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力助推器,是提高搬迁移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方式和从根本上剪除穷根的有效途径,通过社区教育有效实现智力反贫困化,改变移民搬迁之后外源性物质扶贫政策为内生性扶助机制,由外部输血变为体内造血,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移民搬
期刊
摘 要:建立支持和保障乡村教师学习常态化体系和机制,是新一轮国培改革的初衷和目标。“以课领训”再造模式坚持“研——学——用”并举,在把培训从“教师培训”引向“教师学习”的基础上,转向把教师学习从“理解式”学习向“迁移式”学习转变,构建的教师学习“生态圈”更加有效地实现了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这个目标。  关键词:以课领训;主题化;主体性;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建立支持
期刊
摘 要: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前提;数控机床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装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学院依托应用中心建设项目,紧跟数控技术领域世界先进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工学做结合,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努力创建“项目引领、情景真实、层次分
期刊
摘 要:培训是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与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E-learning的便捷性、灵活性以及低成本等特性在CTM中成为了教师学习的重要形式。要让E-learning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充分认识E-learning在教师培训中的必要性、加强E-learning基础设施建设、拓展E-learning资源、以多元方式对参训教师进行激励与评价。  关键词:E-learning;
期刊
摘 要:就业难是当代应用型人才面临的严峻挑战,而同时一些行业企业又出现了人才荒现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供需错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引起这种供需错位的根本原因是当代应用型人才缺乏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对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培育的实践性做出研究。从自身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四个角度来探讨其职业素质缺乏的原因,为促使应用型人才顺利就业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
期刊
摘 要:2015年中组部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学习辅导中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具体指出机构评估内涵。根据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格局,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以干教条例教育培训机构评估思路为指导,结合气象部门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实际情况,开展气象部门分院建设阶段评估工作。并制定分院阶段评估指标、评估指标说明以及评估方案。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阶段评估的研究及指标设计方法可以作为
期刊
摘 要:成人在职学习者数量众多,尽管大部分单位、家人和朋友对成人在职学习都给予了支持的态度,但是绝大多数成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困难。本研究从广东开放大学入手,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一步探究广东省成人在职学习的主要困境,并提出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营造促进学习的氛围、加强成人在职教育的监督和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成人;在职学习;困境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全面提升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以解决现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着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高职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对现代学徒制招生方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0
期刊
摘 要:针对电大成人脱产教育和开放业余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共性,引入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进而在成人脱产教育中实施开放教学模式、在开放业余教育中实施脱产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均获得成功。最后探讨了在各自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要求与实践过程。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脱产;业余;互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互补学习模式探索背景  (一)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要求  现代学徒制指的是将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