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紫砂壶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格地讲印羡儿并不是娄城人,她是宜兴人,但她的丈夫陆去疾是娄城人,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印羡儿嫁做了娄城人的媳妇,自然算娄城人了。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陆去疾的母亲生病,想儿子想得厉害,素来孝顺的陆去疾想调回娄城服侍高堂,可那年月,不是你想调就能调成的,一急之下,陆去疾干脆辞去了县政府办事员的工作,回娄城当了个工人。印羡儿本来是宜兴紫砂壶厂的技术员,为了爱情,她也辞了工作,随丈夫到了娄城。
  当年,印羡儿是蒋蓉的徒弟,蒋蓉的得意门生。师哥师姐知道她要走,都很舍不得,商量后,每人做一把最有创意最得意的紫砂壶送给她留个纪念。这些在当年看来奇奇怪怪的紫砂壶,印羡儿当作宝贝都带回了娄城。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在这三十多年里,印羡儿送走了多病的婆婆,也送走了多病的丈夫,从一个少妇变成了老太婆,自己的紫砂壶手艺则完全荒废了,但她并不后悔,毕竟平平安安过来了。女儿也读了大学,留学去了新西兰,嫁了个奥克兰人,两人双双搞科研,很忙,极少回来。
  印羡儿说起来有孩子,女儿还是个博士,可女儿远在万里之外,又不回来,她就成了留守大妈,与孤寡老人没有两样。
  因为印羡儿属于侨眷,侨办每年的中秋与春节都来她家慰问她。侨办秘书阿君本来就是个热心肠的青年,见印羡儿年岁上去了,有诸多不便,就过一段时间去看望一下印羡儿,给她买买米,买点儿油盐酱醋等,还帮她家里收拾收拾。
  印羡儿古稀年纪了,最怕孤独,每次阿君去看望她,她就会唠唠叨叨与阿君说个没完。
  阿君不抽烟不喝酒,不搓麻将不打牌,就喝点儿茶,也不讲究,就用保温杯泡泡茶叶。印羡儿看在眼里,就送他一把紫砂茶壶,说是她师傅做的,是她最喜欢的一把。阿君对紫砂壶行业是门外汉,也从没有关心过。不过,他还是蛮喜欢这把南瓜壶的,整个造型就酷似一只小小的袖珍南瓜,那壶嘴,那壶把都像南瓜藤,在壶把的前面还有几片南瓜叶,栩栩如生。
  君子不夺人所爱,阿君开始不肯要,印羡儿说:“你看看,我有几十把,送你一把有什么关系,你不肯要,那你下次就不要再来了。”话说到这份上,阿君再不拿就有矫情的嫌疑了。
  确实,阿君也喜欢这壶,回家后自来水龙头上冲了冲,又用热水泡了泡,第二天就用上了。
  几个月后的一天,有个搞收藏的朋友王来他家小坐,见阿君手里的这把紫砂壶,眼睛一下子亮了,他说:“好壶,哪儿觅到的?”
  阿君也没有当回事,随口说:“有人送的。”
  朋友王又说:“这不是一般的壶。谁出手如此大方?我看一下。”
  朋友王一看壶底落款,发现竟是蒋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制品,大吃一惊。他告诉阿君:“这蒋蓉是仅次于顾景舟的制壶大师,一把壶拍到一百多万稀松平常。”
  阿君惊得嘴巴都张大了,似乎在说:这难道是真的吗?他见朋友王一脸严肃,一脸正经,不像开他玩笑、忽悠他的。他把紫砂壶稳稳地放桌子上后,脱口说出这样一句话:“那我得还给印羡儿。要是不小心跌坏了,岂不罪过。”
  朋友王说:“老人家对紫砂壶的行情一清二楚,她送你,又不告诉你是蒋蓉制的,不告诉你蒋蓉为何许人,就是怕你知道了不肯收。你送回去,她会收?会高兴?百分之百不会要的。”
  因了朋友王的一番话,阿君知道这把紫砂壶出自名家之手,老值钱呢,从此不敢再用,他恭恭敬敬地把南瓜紫砂壶洗干凈后放在了装饰橱里。有次朋友圈里传娄城要地震,他担心名壶震坏,就用衣服把壶包了起来,放在了衣橱的衣服中间。
  大约有半年,朋友王又来阿君家,见阿君拿着保温杯在喝茶。说:“名壶出手了?怎么不让我收藏啊。”
  阿君连忙说:“没有没有!不舍得用了。”
  朋友王不信,追问他到底卖了多少钱?不能让别人坑了。
  阿君怕朋友王误会,就去把包得里三层外三层的紫砂壶拿了出来。
  朋友王很感慨,说道:“常言道物尽其用,你又不是收藏家,放着不用,又不肯出手,要了干吗,这不是成了物累吗?”
  阿君想想是这个理,长舒一口气说:“用!”
  从那以后,阿君下班后,一有空闲就把那南瓜壶捧在手上,他特别喜欢一边看电视一边喝茶。那感觉像当了娄城首富似的,心情大好。不知为什么,也没有了以前提心吊胆的心情。他对朋友王说:“这名壶就算在我手里磕了碰了碎了,我也认了。能用这样名贵的紫砂壶喝茶,娄城有几个,全国有几个?”
  选自《天津文学》
其他文献
王还不是王的时候,曾被围困山野数月。与他一起被围困的还有三十多位出生入死的兄弟——八万多人的起义军,只剩下这些。  惨烈的厮杀每天都在进行,他们且战且退,终无路可退。之后,他们躲进一座庙宇,数九寒天,三十多位兄弟挤在一起,等待被饿死,被冻死,或者被随时冲进来的官兵杀死。  夜里,王将仅余的一点儿粮食投进铁釜,说,吃完这顿饭,咱们试最后一次。王下令将庙宇里的木雕神像劈成柴火,马上有人劝他说,如此对待
期刊
2005年的春天,二黄终于团聚。二黄,是一对夫妻,和我关系不错,我管男的叫大黄,女的叫小黄。其实,他们俩的年龄一样大。那时候,他们两口子还不到三十,工作都不错,收入也都不错,就是人分两地。研究生毕业后,小黄分配到了外地,大黄留在北京,分居好几年,好不容易小黄调到北京,结束了牛郎织女的日子。  我很为他们高兴,见到他们的时候,说:赶紧买个房子,安个家,家才像家。我爱人对他们说:赶紧要个孩子,才像个家
期刊
整整三十年了!  对于莲子来说,那一切都是无边的噩梦,随时随地让她浑身战栗。  当时,屋子里只剩下莲子和那个独眼的男人。他右眼眶深深地凹陷下去,添了几分狰狞。  他笑眯眯地一步步向前,浊黄的龅牙龇露得非常醒目。莲子瑟缩成一团,惊恐地拼命去拽门。  拙厚的木门被人在外面锁了,纹丝不动。  “老子卖了两头牯牛,才买了你呢!”独眼骂骂咧咧,扯住她的头发,顺势一扔,莲子就倒在了尘埃里。  逶迤连绵的幕阜山
期刊
妇人分了娩,有的一天半天就出奶了。娃娃一吸,滋滋就来。有的就难了,或者奶头短小凹陷,娃娃吸不上;或者胀奶了,没及时吸,奶水成了奶结。娃娃哇哇哭,妇人呢,胀着奶却只能干着急。这时候怎么办呢,只能催。  催奶的方法,不过敷、揉、吸。  具体方法是,采些新鲜的紫藤叶子,清水洗了晾干,放兑窝里捣碎,捧起来敷在奶上。或者拿块帕子,热水里过一遍,拧干了敷上,反复几次。好了,托起妇人奶子,手指顺着往根下推揉按,
期刊
暮春,狗娃推着父亲的自行车,踏上了去寨子村的相亲之路。寨子村全是山路,无法骑车,我问母亲:“不能骑车,狗娃要车干吗?”  母亲没有答话,一眼又一眼看纹丝不动的院门和渐黑的天景。  天刚打亮影,狗娃就蹲在我家堂屋门口,穿着新鲜的蓝卡其衣服,一双大号解放鞋套在脚上,没有穿袜子,脚背显一圈刺眼的黑。见到我,赶紧摸出兜里的水果糖,一粒,按到我手心里,见我剥开糖纸,笑了一下。我又摊开手掌,狗娃搓了搓手,说:
期刊
布袋和尚从小就顽皮得很。  在达摩院,别的小和尚早早就学会了罗汉拳,每日操练,勤奋至极,布袋和尚什么都不学。  布袋和尚经常躲进藏经阁,偷偷翻阅方丈不允许看的佛学典籍;要不就是大家都在晨操或者吃饭的时候,不一会儿,你就找不到布袋和尚了,最后小沙弥发现他瘫在柴房,四仰八叉,露出雪白的大肚皮睡大觉。  布袋和尚鼾声如雷。几根乱柴,胡乱散落在布袋和尚腿间、肚皮、头上,随着布袋和尚的鼾声律动,布袋和尚哼哧
期刊
风霜满面的将军停下,问路边的茶娘:“大婶,你知道当年这附近说话很温柔,卖茶点心的那个姑娘住在哪里吗?”  茶娘笑笑,满脸风霜:“她啊,嫁了个好人家,衣食无忧,听说现在过得很好。”  將军叹息,从怀里掏出块花手绢:“请您帮我把这个还给她,谢谢她当年的茶点心。”  夕阳落,瘦马远,茶娘小心地将花手绢系在手腕,叉腰向食客们吆喝着:“老娘今天开心,所有茶水半价啊!”  选自《今古传奇·故事版》
期刊
皮子夹着摩托车,后面搭载莫米,停在村头岔路口。  “喂,马良,下来哈。”皮子吐掉烟头,朝我招手。  我对准比水桶还粗的香樟树狠狠地踢了几脚,擦干泪水,飞快地下了樟树坡,抓住莫米的胳膊,跳上了车。摩托车轰轰隆隆,响雷般碾过田野村庄,蜿蜒蛇行于弯弯山路,到了一座荒芜多年的破庙。停了车,皮子带着我和莫米急行军似的向最偏僻的野猪冲组走去。  “皮子哥,这,这干吗去?”我畏畏缩缩地问。  莫米拢了拢金黄的卷
期刊
儿子突然打电话要带个对象回家过年,李娥内心是满满的惊喜,愁云也堆在脸上。年关年关,李娥的这一关不好过:儿子要瞒住女方他结过婚有孩子,让她把孙子潇潇藏起来。孩子不是物件,怎么藏?  李娥满脑袋的火气又烧向她前儿媳妇。这个女人就像一只不记窝的老母鸡,下了个蛋不闻不问就失踪了,害得家里人在白露河这个小村庄里抬不起来头,害得儿子在外打工光棍儿一条晃荡着,害得孙子没了娘见不到爹。把潇潇藏哪儿呢?她想起废弃的
期刊
三子养了只八哥。  那八哥被三子驯得很乖巧,会说不少人话,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日本鬼子大鳖蛋!”三子说:“八哥,日本鬼子大鳖蛋!”八哥黄嘴一张,便说:“日本鬼子大鳖蛋!日本鬼子大鳖蛋!”  三子的爹娘和两个姐姐都是被日本人杀害的,两个姐姐被鬼子兵凌辱后用刺刀挑出了肠子。三子恨透了日本鬼子。  养八哥分笼养和散养,三子的八哥属散养。那八哥从雏鸟开始被三子养,混熟了,平时就栖息在窗台上或院中的树上。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