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防跌倒六点要记牢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首位伤害死因与常见的医院安全问题。研究显示,发生跌倒的老年人中5%~10%发生骨折;而发生骨折的老年人有90%是由于跌倒所致。跌倒可能會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导致残疾、死亡的发生。老年人跌倒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做到以下六点。
  1经常用脑,用进废退
   加强大脑训练,防止大脑萎缩。鼓励老人参加社会活动,勤读书、看报,经常用脑,保持一定的反应度和灵敏度,有助于减少跌倒的风险。
  2适当运动,锻炼肌肉
   人体的肌肉减少会导致体力减弱,跌倒危险增高。有研究显示,进行肌力锻炼可以有效改善机体平衡能力、协调性和敏捷性,而这些均能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是防止跌倒的有效方法。常见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有太极拳、慢跑、爬山和广场舞等。
  3锻炼平衡能力
   有研究指出,一个人的平衡感在20多岁就开始退化,而跌倒有部分原因是人的平衡能力下降引起的。下面介绍几种方法来保持或恢复平衡能力,老年人适当锻炼有助于预防跌倒。
  ⑴单腿站立。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双臂向前伸直,一足后抬,膝部弯曲45度,保持这一姿势5秒或者更长时间。重复练习5次,然后换另一条腿。此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加强腿部力量。
  ⑵坐立练习。在椅子上坐直(不要靠椅子的靠背),双臂交叉,在不依靠双臂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站直和坐下。此练习能增强踝关节、腿部和臀部的力量。
  ⑶前脚跟碰后脚尖式行走。任何时候都可以锻炼,但最好选择在坚固的、未铺地毯的地面上进行。将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让前脚跟刚好碰到后脚尖,一步一步的前行。一次走3米,每天重复练习1~2次。此练习能增加踝关节的力量。
  ⑷侧步练习。面对墙壁,一条腿向一个方向侧步移动,另一条腿自然跟上。反复做10次,然后换另一侧移动。熟练掌握侧步后,可以试试舞蹈式的侧步移动,即右腿先向右侧移一步,接着左腿在身体后交叉移动到右腿右侧,然后右腿在身前越过左腿右移。重复该动作10次,再换方向进行练习。
  4合理用药
   老年人应按医嘱服药,尽量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有些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平时会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镇静催眠药等药物,而这些药物会产生头晕、意识模糊、感觉障碍、反应迟钝、体位性低血压等副作用,服用后尤其要注意防止跌倒。若服药后发生头晕等不适,应确保卧床休息并有家人陪伴。
  5加强个人防护
   人到老年尤应防“失足”。平时注意补钙、多晒太阳,防止肌肉萎缩无力和骨质疏松。老年人的衣裤大小合适,鞋子防滑合脚。由于老年人的反应力、灵敏度、听力、视力、行动力的退化,出门走路时要先观察四周情况再行走,最好随身带手杖,多一个支撑点。
  6居室环境安全
  光线要充足,夜间起床要开灯,或安装地面灯;地面材料应防滑、平整、干燥;床的高度以老人坐在床沿脚能够到地为合适;厕所、洗漱间、浴室需增设扶手、防滑垫或铺设防滑地板,以减少跌倒的风险。
其他文献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医学院朱迪·穆勒·多尔普教授发起的一项研究显示,老年人堅持进行腿部抻拉运动,能有效预防跌倒。  多尔普教授是通过动物实验间接证明了这一点,他和助手每周5天,每天30分钟在中老年小鼠的腿部绑上夹板,让它们的腿部被动伸直。4周后,这些小鼠的腿部灵活性明显强于未绑夹板的小鼠  研究人员指出,肢体抻拉运动一般作为锻炼前的热身或锻炼后的整理活动,与走路、慢跑或骑车等有氧运动所需的体力低了
老年人由于记忆力逐渐减退,加之服药种类多,成为临床上漏服药物的高发群体。漏服行为不但使所服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弱,有时还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发生极为严重的后果。下面介绍几种临床常见老年人药品漏服的补救方法。降压药补服应看半衰期  临床上一般给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长效降压药,如钙拮抗剂中的氨氯地平或硝苯地平控释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中的培哚普利、赖诺普利及苯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研人员在新近出版的《自然·人類的大脑》杂志上撰文称,仅仅一个晚上不睡觉就可能使焦虑水平增加30%。但睡上一个完整的好觉,也可以使大脑完全恢复平静。  研究人员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仪、多导睡眠图和其他测试仪器来评估受试者的睡眠状态。研究人员发现,深度睡眠是一种天然的抗焦虑良药。对抗焦虑的深度睡觉被称为“非快速眼动慢波睡眠”。这种睡眠会使血压下降和心率放慢,以及神经振荡同步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科研人员在新近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撰文称,母乳喂养可以保护婴儿避免耐抗生素超級细菌的感染。  研究人员称,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非常脆弱,全球每年有近20万新生儿死于耐药细菌感染。他们的研究发现,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以上的婴儿,其消化道的耐药细菌数量明显少于母乳喂养时间较短或完全不母乳喂养的婴儿。同时还发现,母亲在分娩期间使用了抗生素的婴儿,其肠道中耐药细菌的数量更多。这种现象在出
英国研究人员对中、英、法、德、日、美等12个国家8万余人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与伴侣一起生活者患老年痴呆症等失智症的风险较无伴侣的人低40%:而原有伴侣者在另一半去世后,失智症的风险会上升约20%。  研究人员发现,这一结果在不同文化的人群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男性和女性面对智力衰退的风险也没有明显不同。负责此项研究的伦敦大学心理学家桑莫拉德说,关键不在于结婚与否,而在于有人相互陪伴的生活方式。生活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372 000人死于溺水,我国每年溺水致死者约57 000人。溺水事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已经成为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随着炎热的夏天特别是暑假的到来,青少年冒险玩水导致溺水身亡的惨痛事件又进入了高发期。  溺水的定义和表现  溺水也叫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中,由于水吸入肺内或喉痉挛而导致窒息。如为淡水淹溺,低渗水可从肺泡渗入血管中
美国癌症协会、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其他机构完成的一项新的大规模研究发现,与体重保持稳定的女性相比,如果50岁以上女性持续进行减重,她们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降低。这有助于解决令人烦恼的癌症预防问题。  在美国,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年女性存在超重或肥胖的问题。虽然高体重指数(BMI)是绝经后女性患乳腺癌的既定危險因素,但尚无足够的证据来确定这种风险是否可以通过减肥来逆转。为此,研究人员使用了饮食与
有一种饮品,虽与茶叶齐名,却一直备受争议。它就是咖啡。喝还是不喝?多喝还是少喝?如何趋利避害?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不少人。  天天喝 咖啡 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绿萝   喜欢喝咖啡,现在好像已经养成习惯了,每天早上得喝一杯咖啡,如果不喝,一天都没精神!这是不是咖啡成瘾了啊?天天喝咖啡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赞 (95)I转发 (66)I收藏 (82) I 评论 (36) I 私信 (7)
有些人因为工作忙碌,三餐不定时也不定量,有时三餐当作两餐,要不然就是大吃大喝一顿,或者晚上呼朋唤友聚集宵夜。长期如此,出现胃食道逆流,常见火烧心、胸口灼热、泛酸咳嗽,躺下时胃酸逆流加重,以致影响睡眠。  倘若出现胃酸逆流、火烧心、泛酸咳嗽等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这代表肠胃功能的运作已经开始出现问题。倘若出现饭后呕酸、胸口灼热,便是胃食道逆流扰乱所致。  胃食道逆流是下食道括约肌功能障碍,进而
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京都基因医学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平衡能力与中风的危险有关。平衡能力强的人发生中风的概率较小。  研究人员对1 400名平均年龄为67岁的老人进行了测试,要求他们尽量保持单腿站立(俗称金鸡独立)1分钟,之后对所有老人进行了大脑磁共振成像扫描,评估其脑内小血管病变情况和发生小中风的风险。此外,老人们还接受了思维能力和记忆技巧测试。结果发现,單腿站立时间不超过20秒者发生小中风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