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深层U型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研究

来源 :区域供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x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FLUENT模拟对一种新型的中深层 U型埋管换热器进行了性能模拟.文章研究了2 880小时运行时间内,流速、埋管深度和地温梯度等因素对中深层U型埋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当流速增大时,中深层 U型埋管换热器的进出口水温增加幅度不大,但是在实际工程中,流速的增大会增加泵的能耗,因此增加流速不一定会增加收益;增加埋管换热器的深度可以很好的提高换热器出口水温,从 1 500 m增大到2 500 m时,2 880小时后埋管换热器进口水温提高了22.88 ℃;地温梯度对进出口水温影响显著,2 000 m深埋管换热器,地温梯度由0.02 ℃/m增大到0.03 ℃/m时,埋管换热器进口水温升高了10.46 ℃.
其他文献
以部分废铝为原料试验生产A356.2铝铸造合金锭,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在试验生产熔炼过程中使用再生铝专用打渣剂,它对于提升合金铸锭的品质有较大作用,该打渣剂具有无刺激、熔渣与铝熔体分离彻底而利于除渣等优点,同时可以有效防止铝合金熔体吸气,避免铸锭产生气孔、疏松等缺陷.将试验生产的铸锭性能与全用原铝为原料所生产的A356.2铝合金铸锭的性能进行了对比,两种铸锭的各项性能指标较为接近,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企业扩大废铝应用比例可降低生产成本,值得在行业内推广.
通过对2026铝合金挤压棒材试样进行不同温度(480℃~555℃)保温60 min的固溶处理和40d的自然时效,研究了固溶温度对2026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固溶温度升高至540℃时,试样发生局部再结晶;当温度升至550℃时,试样发生了比较完全的再结晶;经520℃固溶后试样发生轻微过烧;经555℃固溶后试样发生严重过烧,出现三角晶界.不同固溶温度固溶处理后的试样经40d自然时效后,试样的屈服强度随固溶温度的升高由480℃的342 N/mm2,上升至510℃的406 N/mm2,再下降至55
新能源汽车换热部件的发展趋势是追求轻量化和更好的耐久性,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开发新型的钎焊铝合金复合材料是势在必行.通过添加优化的中间层合金改变传统的3层铝合金复合材料为多层的结构设计,借助显微组织分析、钎焊溶蚀观察、常温抗拉强度对比、模拟海水的腐蚀试验研究等工作,得出新型的多层复合材料相比于目前常规长寿命3层复合材料,钎焊过程中对母材的溶蚀明显减轻,耐腐蚀能力提高一倍以上,新型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30%左右.10% 4343/10% 3003 MOD/C芯材/10% 3003MOD/10%4343复合
对汽车用6005A-T6铝合金型材进行MIG角接焊接,探讨了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气孔的影响规律.采用无损探伤分析气孔缺陷,观察角接接头的金相显微组织.结果 表明:6005A-T6铝合金型材角接焊接时,适当提升焊接热输入对焊缝外观质量有利;合适的焊接热输入,有利于降低焊缝内部氢气孔数量和大小;焊接接头距离焊缝中心约15 mm处存在硬度软化区,受焊接热循环作用,该处发生过时效软化;在焊接电流220A、焊接电压24V、焊接速度9 mm/s、送丝速度3m/min、气体流量16 L/min情况下,可以获得焊缝成型美观
采用光纤激光-脉冲电弧复合焊接方法对4 mm厚的A7N01铝合金薄板进行焊接试验,并对复合焊接接头进行宏观形貌和显微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测试、接头拉伸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结果 表明:激光-脉冲电弧复合焊方法在焊接速度为4 m/min时,可以有效保证焊缝正面和背面成形,但局部区域存在气孔等缺陷.焊缝区的显微硬度明显低于母材和热影响区的,拉伸试样(除焊缝区存在气孔情况外)都在热影响区靠近母材处断裂.试样拉伸过程中,焊缝区域Mises应力峰值达到387 N/mm2,此时孔洞体积分数为1.7%.
为了研究汽车用不等厚铝合金板的拼焊工艺,采用搅拌摩擦焊对1.2 mm和2.0 mm厚度5754铝合金板进行焊接试验.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拉伸试验检测了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 表明:在搅拌头倾斜角为2.8°时接头飞边和起皮消失;接头组织致密均匀,熔合线两侧的焊核区发现少量气孔和氧化铝夹杂,热机影响区能观察到明显塑性流线,两种厚度母材组织在接头处实现交互融合和组织再结晶;接头的抗拉强度随着搅拌头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在搅拌头转速为1080 r/min时,接头抗拉强度达到247
为构建挤压AZ31镁合金的动态力学本构模型,采用INSTRON液压伺服实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AZ31镁合金进行准静态和高速冲击压缩,加载应变速率分别为0.0015 s-1、880 s-1、1410 s-1、3430 s-1和4820 s-1.结果 表明:挤压AZ31镁合金在高速冲击载荷下具有明显的正应变速率敏感性,其流变应力明显比准静态载荷下的要高,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均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基于原始J-C方程,通过将应变速率硬化系数C修正为应变速率的线性函数,构建了挤压AZ31镁合金的修正J-C本
根据企业在“电加热熔盐储能供暖项目”和“熔盐传热蓄热系统及单螺杆膨胀机的研制项目”两个项目中的施工经验,总结了熔盐储能系统中几种典型的防冻堵设计,包括管道坡度、结构和压缩空气设计;详细介绍了两个项目中设备和管道的保温、伴热技术及熔盐管道堵塞的处理方法,并给出了熔盐储能系统的操作及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和运行人员借鉴与参考.
本文主要说明垂直单管串联采暖系统,热、水力平衡调节方法和原理.分析了水平失调和垂直失调产生的原因,运用喷射泵技术,解决二次管网水力失调问题,实现在建筑物内小温差大流量,解决上热下冷或下热上冷和垂直失调的难题,同时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
基于智能终端、传感器、移动互联、数据通信、自动化控制等综合工业化物联网技术,面向场站内不同的设施设备、仪器仪表以及其他系统的供热生产运行数据,并以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设施为基础条件,采集各类设备的运行参数,用于反映其供热数据在传输、存储、计算过程的特征。利用边缘计算、大数据分析以及系统集成技术,对热源、调峰首站、换热站内各系统的运行指标数据予以收集、处理、分析、展示及后期维护管理,通过各类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