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中如何应用回避策略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面表达中的回避策略简言之就是回避自己不熟悉的一些单词、词组或者语法点等,代之以自己更加熟悉、更有把握的,相对来说可能更为简单的语言表达形式。这种方式在学生进行书面表达时可以极大地发挥其作用,学生如果善于利用这一技巧,可以避免写作中的错误及问题,能够更加流畅地行文,写出质量更有保障的文章。
  1. 关于词汇的回避策略
  学生在书面表达中经常会遇到想不起来一个单词应当如何拼写,或者是这个词汇的使用方法、适用范畴等,在拿不准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采取回避策略,将这个单词以一个自己更熟悉、更有把握的词汇进行替换。不少学生在写作中都还没有形成这种意识,遇到一个自己不熟悉,或者看不懂的词汇时就是要反复想,最后还是没能在文章中将单词呈现出来。在有些时候,尤其是在时间有限的考场上,学生不妨大胆地使用回避策略,想不出、没有把握的单词果断回避掉,换上自己更有把握的词汇,这种技巧在书面表达中起到的效果十分显著。
  例如,当尝试表达“Are you convinced of his success?”这句话时,若考生记不起如何拼写convinced,就可以用sure代替,这样就避免了拼写上的错误,也能够传达基本一致的语义。学生要熟悉一些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高频词汇的替代词,这样在进行回避时才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的选项,比如,luckily同fortunately,surprise,amaze同astonish。掌握了单词回避的技巧学生行文时会更流畅,也能够很好地避免词汇拼写的低级错误。
  2. 关于语法的回避策略
  关于语法的回避策略在书面表达中也能够很好地用到,这同样是一种十分灵活的写作技巧。有的学生喜欢在书面表达中使用长句,或者是使用一些自己还不能完全驾驭的复杂句型,这种做法并不完全推崇。学生如果对于句型、句法乃至语法都非常熟悉,当然建议使用,但是,在不熟悉的情况下使用就很容易出错。这种情况下可以将长句拆分为短句来表达,将复杂句型替换为一般句型,同样能够准确传达意思,还能够有效避免错误的产生。
  高中阶段学生会接触到一些句型相对比较复杂,语法上有难度的句型,被动语态就是一个典范。主动语态与我们汉语方面的表达习惯差不多,学生一般都可以顺利掌握,准确表达。但在被动语态方面却存在着种种障碍,成为学生在写作中的拦路虎。譬如,我们要学生表达“我们应当利用一切时间努力学习”这层意思时,学生如果用主动语态来表达,一般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如果要求他们换成被动语态,他们往往会这样翻译:Time should be made full use of learning English well. 这就是一个具有歧义且语法上并不准确的表达。与其写作这样的句子,还不如直观地采用主动语态的表述,这种表达模式更值得推崇。
  3. 加强翻译与听写的训练
  回避策略是书面表达中一种非常实用的技巧,想要让学生充分掌握这种方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可以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强化。一个很好的模式就是加强翻译与听写的训练。教师可以用中文表达一个句子,要求学生以多种方式进行英文翻译,最好是结合不同的用词、用语、语法结构进行多样化的表达。这其实就是在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回避技巧,学生在结合一个明确意思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时,能够让学生头脑中更灵活地应用语言,学生也会慢慢积攒更多书面表达时的有效经验,写作的能力和素养都会得到构建。
  教师可以经常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互动,说出一个具体的句子,让学生进行口头翻译。这种训练方式进行得多了,学生自然会习惯成自然,这会于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游客纷至沓来”这句话,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表达方式:A large number of visitors come here. There are lots of visitors coming here every day. A lot of people pay a visit here every day.类似的范例还有很多。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听写的训练,将一些典型表达方式进行听写的考查,这既能够了解学生的语言掌握程度,也是帮助学生记忆这些表达方式的过程,对于大家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4. 总结
  书面表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存在障碍,即使是进入了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很多学生在书面表达或者文本写作上还是有不小的困难。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不仅学生的语言词汇要比较丰富,学生也需要了解书面表达的一些灵活技巧,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回避策略便是一个非常奏效的书面表达技巧,对于自己不熟或者拿不准的词汇、语法点等,学生如果懂得灵活地进行回避,不仅可以避免语言错误的产生,也达到了预期的表达效果,是很值得学生掌握的一种技巧。
  参考文献
  [1] 廖英彤. 高中学生写作中的回避现象分析[D]. 首都师范大学, 2012.
  [2] 向巧云. 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写作“回避现象”实证研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中学)
其他文献
例1.女30岁,因突然晕厥入院。急查心电图正常(图1A)。次日医活动后心悸复查心电图.T波除Ⅲ、aVR导联直立,aVF导联双相外余导联均转深倒置(图1B)。第3日突发心前区剧烈疼痛向背部放射,
又是丹桂飘香、百花争艳的金秋时节,全国的心电学工作者正在紧张而信心百倍地筹备着“中国心电学论坛2007”这一学术盛会。在这峥嵘的岁月,不禁令人追忆着往事的踪迹与中国心电
患者男,49岁,因“3年内突发濒死感3次”住院,每次发作持续几秒钟自然缓解,未经诊治。十余天前,体检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示CM5导联ST段呈水平型下移0.1.0.5mY,T波低平、双向、倒
患者女,52岁。因发作性心悸半年来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率78bpm,无杂音,余(一)。
患者女,71岁,因腹泻2天入院。2天前患者腹泻。每天3-4次。呈稀水样便。大便时全身乏力。伴头昏,时欲吐,第2天症状加重,大便时全身冷汗,胸闷,欲昏倒而来我院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
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平素健康,无心血管疾病史,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均正常。因上腹部不适伴暖气2d于2004年12月18日自服西沙比利5mg,tid,至第四天出现阵发性心慌、胸闷,查
2007年,Verekei在其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程序的4步法则中,首次提出心室初始除极速度(Vi)与终末除极速度(vt)的比值可作为鉴别诊断的新标准。
本论文分析了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后进学生的形成原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科学方法的研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策略。从给予学生无私的关爱,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到建立了新的英语学习的评价体系,让英语后进生找回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不断享受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大大地提高了英语成绩。  我们学校平行班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整天结伙成队,到处惹是生非,贪玩好耍,他们各科成绩都很差,学习习惯不好,特别是
双束支主干二度阻滞在体表心电图诊断较为困难.如果双柬支呈非同步的传导可使左、右束支阻滞图形显示。
本图形象清晰地表述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终止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另一种重要机制。A.发生折返的三要素:①激动传导方向上有两条径路;②一条径路出现前传的单向阻滞;③传导径路存在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