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对急性期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青州市中医院和潍坊市市直机关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期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局部类固醇类药物注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6、12个月比较两组的数字评价量表(NR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钙化灶的吸收率.结果:治疗前,两组NRS、UCLA和C
【机 构】
:
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 山东 青州 262500;山东省潍坊市市直机关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对急性期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青州市中医院和潍坊市市直机关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期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局部类固醇类药物注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6、12个月比较两组的数字评价量表(NR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钙化灶的吸收率.结果:治疗前,两组NRS、UCLA和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6、12个月的NRS、UCLA和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1个月,两组NRS、UCLA和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治疗组NRS、UCLA和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钙化灶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治疗组钙化灶吸收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局部类固醇类药物注射治疗,能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促进钙化灶吸收,改变了单一应用类固醇类激素远期疗效欠佳的问题,是治疗急性期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国产HTK液与4:1含血停搏液在体外循环(CPB)下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心肌保护效果差异性.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在CPB下实施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52例,年龄22-68岁患者,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单数号为H组(n=26),采用单次灌注国产HTK液作为心肌保护液,诱导心脏停搏;双数号为G组(n=26),采用多次灌注4∶1含血停搏液.分别在围术期不同时点采集血液检测相关临床指标,记录升主动脉开放后需除颤次数、心律失常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等临床其他指标.结果: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症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2月-2020年4月接诊的乳腺癌8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术后是否发生抑郁分为抑郁组(n=54)和非抑郁组(n=34).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症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8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抑郁54例(61.36%).抑郁组年龄≤50岁、乳腺癌家族史、医疗自费、肿瘤分期Ⅲ和Ⅳ期、家庭月收入≤5 000元、化疗周期≥5个比例均高于非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乳腺
为阐明樱桃番茄整枝方式对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截获和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香妃3号为试验品种,设置4种整枝方式,测定樱桃番茄冠层光截获特性、荧光特性、冠层微环境以及植株生长状态和最终产量.结果显示,针对群体冠层光截获,三杆整枝处理的光合有效辐射(IPAR)和光截获率(CaR)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光透射率(PeR)显著(P<0.05)低于其他处理.针对叶片荧光特性,三杆整枝处理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qP相对于其他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三杆整枝处理的地上部生长形态、冠层微环境和产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