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器质性气道狭窄是由气道外压和气道内新生物的阻塞造成,其病因主要是各种良恶性肿瘤、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气道外伤、气管插管后的瘢痕狭窄等.这些病变可造成严重的呼吸困难.既往手术治疗是惟一选择.近10年,随着内窥镜介入治疗技术日臻成熟和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为气道狭窄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气道外压性狭窄可以通过气道内支架置入并结合相应的特异治疗来处理,而气道内新生物造成的阻塞则可以通过气道消融技术来治疗.气道消融技术包括激光、电热、冷冻、光动力学、微波等[1].在我国,以气道内激光和电热消融术应用较多,而且两者的机制和操作方法相近,适应证和并发症基本相同,在此,我们仅对此两项技术给予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