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洲河流域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来源 :水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2d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贵州白云岩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黄洲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年秋季(10月)、2018年冬季(1月)、2018年春季(4月)、2018年夏季(8月)对遗产地境内黄洲河流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以及多样性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RDA)探究环境因子总氮(TN)、氨氮(NH3-N)、总磷(TP)、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水温(WT)对黄洲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共鉴定出藻类6门、29科、37属、38种,以硅藻门和绿藻门居多.按季节划分,黄洲河流域优势种共9种,其中硅藻门5种,绿藻门1种,蓝藻门3种;按空间划分,黄洲河流域优势种共19种,其中硅藻门9种,绿藻门4种,蓝藻门6种.浮游植物年均丰度为36.45×104个/L,夏季的丰度最高,达到89.7×104个/L,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仅8.9×104个/L.全年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多样性指数(H)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34~0.51、1.18~1.40及0.72~0.84.黄洲河流域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19.6~50.1,水体总体属于贫营养-轻度富营养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RDA)表明,影响遗产地浮游植物丰度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WT、CODMn、Chl-a.
其他文献
基于免疫磁珠高通量自动净化的前处理方法,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进行测定.首先将免疫磁珠与玉米赤霉烯酮的反应时间、样品提取液和不同粮食基质的净化效果进行优化.经方法验证,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3.5 μg/kg和12.0 μg/kg.在优化条件下,全麦粉和玉米全粉阴性样品的3个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99.04%~109.26%之间,变异系数不大于6.88%.玉米全粉、全麦粉、糙米粉、小麦粉等粮食基质中玉米赤霉烯酮成分的国家有证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品的测定结果在标准值及其扩展
建立对沙门氏菌的G-四联体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联用可视化检测方法.以沙门氏菌属特异性基因inv为检测目标,设计5\'端含有G-四联体互补序列的上下游引物,通过PCR的特异性识别并扩增目标序列,获得大量含G-四联体的双链DNA,变性后与氯高铁血红素结合生成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模拟酶(DNAzyme),并催化H2O2与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琳-6-磺酸)二胺盐由无色变为绿色,实现G-四联体与PCR联用对沙门氏菌的可视化检测.在
为有效考察食品硅橡胶餐具中硅氧烷类化合物的残留量,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同时测定硅橡胶餐具中21种硅氧烷类化合物残留量的方法.对用乙酸乙酯提取后的样品中21种硅氧烷类化合物以ZB-5HT(15 m×0.25 mm,0.1 μm)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电子电离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扫描.结果 表明,21种硅氧烷类化合物的色谱分离效果良好,在0.05~2.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三甲基三苯基环三硅氧烷、四甲基四苯基环四硅氧烷和五甲基五苯基环五硅氧烷检出限为0.20 mg/kg,其余化合物
基于防洪、安全、生态等方面的考虑,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中大多数采用生态护坡结构,达到了稳定航道兼顾生态保护的目的,但工程运行后期的坡面植被并没有呈现出预想状态.为探究施工后的坡面植被分布特征及其成因,于2019年5月(洪水来临前)和10月(洪水淹没后)开展了2次系统调查,选定9个生态护坡样地,每个样地内按坡面高程划分3个高程区域(护坡下缘、中间高程、护坡上缘).结果表明,坡面植被多呈斑块化,尤其是生态护坡下缘区域.共调查到维管束植物77种,其中禾本科、菊科、豆科植物种类数较多.植物群落以草本植物为主,一
进行流域面源氮污染负荷估算和关键源、区识别,推进流域面源污染的溯源和控制,可为流域非点源氮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老鹳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模型数据库构建、流域空间单元划分以及参数率定和验证建立老鹳河流域氮污染过程的ArcSWAT模型;以2017年的气象资料为背景,设置4种情景模式,模拟估算流域不同面源氮的入河量,分析和识别不同污染源的关键期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关键污染源.结果表明,化学氮肥施用和大气沉降是老鹳河流域面源氮的主要污染源,分别贡献了47.6%和38.6%;大气沉降、畜禽养殖和化学
为分离和检测食品和药品中的薄荷醇旋光异构体,通过详细研究非手性毛细管柱和手性毛细管柱对8种薄荷醇旋光异构体的分离效能,建立串联手性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质谱法定量检测糖果食品和药品中8种薄荷醇旋光异构体的方法.结果 显示:无特殊选择性固定相的DB-5MS、DB-624、DB-ALC1、DB-INNOWAX毛细管柱均能实现D/L-薄荷醇、D/L-新薄荷醇、D/L-异薄荷醇、D/L-新异薄荷醇4对对映异构体的分离,但不能实现其D型和L型旋光异构体的分离.结合CycloSil-B、BGB-175手性毛细管
河岸带水-陆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的重要区域.选择成都市近郊的新津县为研究区域,沿西河、南河、羊马河、杨柳河、金马河及岷江河岸带设置15个样地,对其境内主要河网河岸带系统的植物组成、区系特点、群落类型及多样性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新津县河岸带维管束植物共有64科、159属、212种,受生境异质性及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河岸带之间植物群落丰度及物种组成差异较大,尤其仅出现在某一条河流河岸带的物种达75种;从整体上看,由不同河流组成的河网河岸带系统能够支持更高的物种丰度,且湿
探究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能揭示微生物群落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并可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工调控.分别于2018年春季(3月)、夏季(7月)、秋季(9月)、冬季(1月)采集三峡库区中段万州、涪陵、忠县断面表层水样,分析水质指标和微生物群落结构;通过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结合PCR扩增技术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是三峡库区中段水体中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小麦粉中硫脲、曲酸、噻苯咪唑、噻二唑、四环素5种非法添加物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样品经80%乙醇溶液-乙腈(1∶1,V/V)提取、离心、氮吹浓缩后,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表明:本方法中硫脲、曲酸、四环素在100~5000 ng/mL、噻苯咪唑在1~50 ng/mL、噻二唑在1~5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硫脲、曲酸、四环素检出限为25 μg/kg,定量限为50 μg/kg;噻苯咪唑检出限为0.5 μg/kg,定量限为
为探究沉水植物群落现状及其变化规律,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对江苏省盐龙湖沉水植物进行连续跟踪调查,并分析沉水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记录沉水植物15种,隶属于1门、6科;其中2015-2019年沉水植物出现种类数分别为13、12、9、11、12种.从优势种变化来看,沉水植物优势种整体经过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穗状狐尾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