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文中学会观察——《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搭船的鸟》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浅近、朴素而又清新的语言,不仅介绍了翠鸟的美丽,而且生动刻画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灵动。文章语言虽然简洁,读起来却耐人寻味。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整个小学语文教材第一个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怎样让学生认识到习作单元与其他阅读单元学习的不同?怎样带着学生学好习作单元?
其他文献
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里的故事,能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并尝试讲出自己的理解或感受。2.能有礼貌地倾听他人讲名字里的故事,对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追问,并尝试作出评价。3.能体会到每个人的名字里都饱含爱与期待,感受名字里蕴含的文化。二、教学流程板块一:以名会友(一)环节一:激趣导入,明确标准1.倾听激趣。师:初次上课,老师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吧!介绍时,你如果听到感兴趣的内容或想了解更多
期刊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人际交往、学习交流、洽谈工作,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口语交际能力。课标也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建立完善的口语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教师共同参与和实践。笔者以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为例,跟大家分享在磨课过程中的思考。一、读懂教材,明确训练目标1.口语交际编排上的独立性区别于人教版教材,统编本教材将口语交际
期刊
"名字里的故事"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旨在让学生通过交流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趣事,感受名字的文化、意义。那么,针对本次口语交际内容,其教学目标该如何精准定位?交际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又该采取哪些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一、目标确定: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教学目标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本次口语交际,需要关注学生的"说",要说得清楚;也要关注学生的"听",要礼貌倾听;更要关注互动交
期刊
教学目标:1.看清图意,练习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有条理地续写故事。2.会用学过的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3.交流习作,互相评价并说清理由。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看懂图意,说清事情1.导语。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边读边根据故事中的信息或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来预测故事的内容。这节习作课,我们还要通过猜测与推想来续写一个故事。续写故事就是要根据给出的一些材料,通过合理的推测,把这个
期刊
教学目标:1.通过询问家人或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话讲清楚。2.学会倾听与表达,并能有礼貌地回应。3.通过了解自己名字背后的故事,感受名字背后家风、家训深厚的底蕴。课时安排:1课时。
期刊
【名师说课】本次习作的重点首先在"续写",即把故事接着讲完。但又不能将本课的教学重点仅仅放在把故事写完整上。本次习作所在单元为"预测策略"单元,"续写故事"是本单元预测策略在学生习作中的尝试,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学习的预测策略进行续编故事,能根据提供的信息作出合理、多样的预测。因此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猜测情节"上,即
期刊
马王堆一、三号墓各出土有一幅T形帛画,两幅帛画的长度和宽度均不相同。三号墓T形帛画较长,是由于帛画上部"人首蛇身"人物位置的下移造成的。仔细观察还会发现,两幅帛画中的"人首蛇身"人物无论从面容衣着,还是体形特征来看,都不是同一人物。不仅如此,他们的性别表征与帛画下部人间的墓主也显示出一致性。结合《楚辞·远游》所载楚地登昆仑、经天门、入帝宫升天成仙并周历天地的升天成仙信仰来看,帛画上部的"人首蛇身"
以人为本最先是由我国一代名相管仲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正如其所言"夫霸王之所以始也,以人为本,"人是万物之灵,人才是世界的主体。这四个字放在现代社会,广义的说,以人为本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一切的管理和发展都要以人为主体,要对"人的地位"进行充分的尊重。这句话在我国教育实践中来看,就是"以生为本",重点加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
期刊
通过建立非径向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31个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效率进行计量并比较其区域差异,进一步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职保"效率与"居保"效率均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特征,其中:"职保"效率东北地区最高,西部和东部地区基本相当,中部地区最低;"居保"效率最高的是东部地区,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差距不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老龄化程度、政府公共支出规模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