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学习效度研究

来源 :新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sd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有效解决提升大学生上课抬头率、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度的问题,为此在充分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学生诉求和教学人员的反馈的基础上,结合Dudley-Evans等模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有益的实践结论。
  【关键词】需求分析;学习效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一、引言
  如何让学生在当下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对传统教学感兴趣,并且让其有足够的投入度,并保持较高的专注度和课堂参与度。这些都是当前高校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为此本团队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采用Dudley-Evans[1]等提出的需求分析模型,注重采用多样化、动态的数据信息,备受学术界的推崇[2],但该模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中相关的实证研究还少见。
  二、研究方法
  Dudley-Evans等提出的多维动态需求分析模型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業指导》(以下简称《大规》)现实需求为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度以及未来建立更加合适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内容和形式提供思路[3]。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商学院109位大三会计类学生。
  (二)研究总体方案
  采用Dudley-Evans等多维动态需求模型应用流程分为三个阶段:课前需求分析、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评估三者头尾相连循环往复。经过反复思考和实验本研究对这一流程的具体应用如图2所示。
  以上流程展示了在《大规》课程需求调查中实现多维互动和动态评估的方式。多维互动主要核心点是在课前需求分析阶段:首先确定了多个维度的调查顺序“以社会需求为起点通过文献阅读获取外界对本专业的各种技能的要求与核心点。进而从确保在其他两个维度从业者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查中得到真需求。其次该流程实现了学生与从业者(历届毕业学长等)的互动,从而解决了学生缺乏从业经历可能对自身客观需求认识不足,解决了“象牙塔”式的培养模式和与社会脱节等的困难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最后,动态评估性主要体现在通过两轮课堂(AB班交替循环)实践、观察与反思进行的教学评估与调整。
  三、行动研究过程
  (一)需求分析
  根据Dudley-Evans等的需求分析模型本研究主要从教学人员(教师)、从业人员(社会职业能力需求)和课程学习者(学生)三大信息源来掌握课程需求(如图一所示)。1.从业人员(历届毕业的本专业学生)调查;调查工具为问卷和微信、QQ等运用信息化手段的访谈涉及到以下主要相关内容:首先,主要了解从业人员背景信息如毕业时间、职位、地域和家庭基本状况等;第二部分调查课程学习中与毕业后的知识匹配度,优劣势和主要的核心点及自身现在处境;第三部分调查认为课程中主要应该学的知识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及相关的大学生活建议。
  (二)课前教学设计
  根据Dudley-Evans等同类文献的前提下,认为当需求分析结果落实到课堂上来弥补欠缺知识时要综合学生的特点和所处的阶段及各方面的因素。要在遵循学生认知情感规律设计课堂活动、规划学习路径。考虑到本课程周期较长、教学方式按照“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理论。
  (三)课堂实践反思
  由教师主导的“灌输式”结合“学生学习中心法”任务链相结合的模式从而实现输入和输出的对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带动课堂活力但由于缺乏相关场地及由于大班教学有很多需求需要灵活应对。同时,对学生在课堂和课后进行有效的反馈交流,以达到最佳组合。
  本研究展现了如何利用多维度动态需求模型来揭示必修课《大规》整体需求和教学实际。基于需求分析基础上笔者在课程内容、技能和策略思维上进行了三大创新和尝试从而改变了过去只灌输知识和缺少接受者反馈的实际,且取得了一定的收益;首先,一定重视课前需求分析,并对来自学生、毕业生和自身教学实际进行反思总结;其次,要对学生反映的诉求进行分类总结,并按照教学进度和安排做好及时反馈沟通工作;第三,反馈要及时和有效。因为有很多的问题不属于本课程能够解决的,要让其通过正常的途径反馈,并最好给与反馈的有效方式。否则学生们会对诉求失去信心和耐心,最后可能会成为学生们的负担,不但得不到良好的反馈诉求,反而可能起到反面作用;第四,一定要重要毕业生的反馈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很多社会上流行的方法、软件和热点问题,学生们有的关注到了,有的根本不知道,但是身为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认知,这样方能够起到真正教学的需求满足的目的;最后,教学人员要做到及时有效的与学生正式和非正式沟通和加强学习,信息时代各种方法手段层出不穷,只有跟上时代步伐方能够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DUDLEY-EVANST,St.JOHNMJ.DevelopmentsinESP: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M].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121-131.
  [2]李静,郑春萍,郝劲梅.多维动态需求分析模型应用于职业英语课程的行动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罗慧敏.不同类型的教学视频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及生态效度的探索[D].山西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影视文化贸易额增长势头迅猛。影视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代表,其发展的繁荣程度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民族的文化素质。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已发展十分迅速,但中国影视文化贸易却处于逆差状态,影视文化市场尚未完善,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影视文化产品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了中国影视文化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了其正面临的问题,以美国为例深入剖析了其成功的经验,最后通过对美国的借
期刊
【摘 要】金融的发展状况,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对其地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财税金融管理需要政府高度重视。随着国家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财政金融形势也随之发生较大转变,如何完善管理,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是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的新课题与重大挑战。本文首先就目前的财政金融形势进行分析,进而就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财税金融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路径进行探
期刊
【摘 要】学生到了高中学习阶段,所学习的知识难度与知识量都比之前有所加深,而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老师们的教学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很多教育者逐渐意识到,教育不仅是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所以,目前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老师们都能挖掘本学科的德育素材并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而高中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科目,是开展德
期刊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众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高校思政课这一重要阵地和有效教学方式,可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情怀、社会责任、道德素养等正能量进行拓展和升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既能提高中华优秀文化的素质培育,又能有效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加强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真正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高校
期刊
走进田野,  望一垄丘壑,  静守一池秋水,  赏摇曳的绿荷,  泼洒浓墨丹青的诗意,  写多彩的云朵。  秋雨染红了枫叶,  捧起一缕秋风,  听红叶细语,  山岭红秀,细雨如绸  是秋的寓意如绵,  是冬的序曲开始。  撑起一伞秋雨,  享受着流淌的斑驳,  回眸中,  一方薄雾,  两眼朦胧,  枫叶渐渐的变成了红色。  秋雨微凉,  落葉忧殇,  无解一束琉璃,  背湿一帘海棠,  记忆着
期刊
现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写到“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学科属人文社会学科,丰富的学科教学内容,历史课堂上充沛的情感体验,为课堂的德育渗透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本文以中学历史《鸦片战争》一课的课堂环节为例,试探讨中学历史课堂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直观教学法导入新课  展示电影《圆明园》的片段,以影片导入新课。同时设置导入语:一百多年前的中华大地上,
期刊
【摘 要】教师要注重改进阅读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理解与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总结了作者的一些思考:一、紧扣文章题目设计导入活动,引发学生阅读期待与兴趣;二、抓住精彩语语句进行品读,培养学生感悟与欣赏能力;三、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发展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悟;欣赏;表达  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言,阅读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理解与表达能力的重要任务。语
期刊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不只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全方面考虑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对于教学方法也不应该停留在说教上。在小学教学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现如今,德育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探讨;德育;生活化教育  在德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有多种形式将现实生活中的理念引入其中,可以在现实环境中理解道德规范与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将生活引入到数学知识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转化能力,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也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创新管理策略,尊重每一位学生个体,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本文就对小学生数学课堂有效学习行为及管理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上的师传生受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习惯“填鸭式”的學习方式,它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学习观念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此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是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探究现状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