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及对策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zhenze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村官”项目是近几年我国提出的一项长远的政策计划。国家希望大学生们能够投身到农村的经济建设中去,使农村各方面均能够快速发展。文章依托“北京市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主客观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作用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作用;对策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决策。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储备具有基层工作经验人才的重要来源。
   一、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把计算机带进了农村村委会的办公室。在调研中发现,每个村子都百分之百地给大学生“村官”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有些村子甚至还配备了大型复印机。现在的材料大部分都是由大学生“村官”整合出的规范化电子版打印版,从而取代了以前落后的手写版,大大方便了村委会办公,提高了村委会办公效率。调研中一位平谷区的村干部告诉我们说:“自打我们村子来了大学生‘村官’,所有的文件都是打印版,干净、整齐、一目了然,跟以前真是天上地下。现在没了大学生真是不行啊,我们这帮老古董都不会电脑啊!”
   第二,给农村村干部添加了新鲜血液。调查中发现,北京市郊区基层行政村村干部中40岁以上的占到77.04%,而20岁到30岁之间的则为0%。大学生“村官”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年龄段的空白,给古老的农村注入新鲜的血液,给农村带来了新想法、新思路,正好符合党中央要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主题。
   第三,专业对口的大学生“村官”给当地带来了新知识、新技术。农业方面相关专业的村官,给当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村官,为农村带去了办公网络化;法律专业的村官,为农村带去了法律意识和知识。
   根据近期从市委组织部有关部门获得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全市已有85名大学生“村官”通过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进入村党组织班子,进入村级事务“决策层”,占到村官总数的1.1%。其中7人当选为副书记,74人当选支委成员,4人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这是大学生“村官”首次集体转型,标志着他们开始真正扎根农村,这表明大学生“村官”将在农村发展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长期来看,随着一批接着一批的大学生“村官”来到农村基层,农村的面貌会在一点一滴中改变,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及各项指标都会逐步像新农村的概念靠拢。
   二、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客观因素
   1、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不清。调查显示,大多数的村官都对自己的角色身份感到尴尬。反思大学生“村官”这个角色,没有一个文件明确大学生“村官”,即村长助理、村支书助理的确切身份,他们算是公务员,农民,还是村委?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定位一直不明确。
   2、大学生“村官”的职责要求不明。目前,我国尚没有关于大学生“村官”权利义务的条文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责要求。通过对村委的调查显示,实际上,村里的大学生“村官”主要分管或从事协助村主要负责人抓管理工作(包括村务、档案、制度建设等)的占68.85%,从事村主要负责人秘书或助理工作的占59.02%,协助村主要负责人抓文化建设的占55.74%,协助村主要负责人抓经济工作的占37.70%,从事专业技术指导和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均占27.87%,从事党务工作的占26.23%,从事其他工作的占1.64%,选择很难确定村官从事哪方面工作的占1.64%。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负责的事情纷繁复杂,没有统一的标准。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的日常工作仅限于写稿件、打印资料,没有实质性、具体性的工作,他们的工作量和工作内容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以致部分大学生“村官”工作时间比较松散,有些村官甚至带着校园的坏习惯,形成了散漫的工作作风。
   3、大学生“村官”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善。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机制来评价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绩效,或者是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建设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农村的事物纷繁复杂,经济建设、农业发展、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大学生“村官”做到什么地步就算是个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呢?国家尚未有评价标准,使大学生“村官”工作时没有标准可依。
   4、大学生“村官”的激励措施尚不完善。从目前来看,虽然对大学生“村官”有考研加分、考公务员优先录用等激励措施,但这些措施仅限于激励大学生下到基层来当村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措施又具有“离农”政策的特征,存在方向性偏差。调查显示,79.37%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建立完善的激励引导机制可以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促进大学生“村官”积极工作、提高绩效的措施之一。
   5、大学生“村官”政策具有短期性。三年的合同,政府政策的诱惑,使得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短期性更明显。三年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刚刚熟悉了农村的管理方式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又要另谋其他职业,而农村又新来了一届村官,又要再次进行适应,这种短期模式有可能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打乱农村本来井井有条的工作,给村委管理带来不便。有的村委反映,不能委派给村官重大任务就是因为村官们任期太短,而很多重要任务都需要长期监管和负责。
   6、村委不委派给大学生“村官”“大事”。所谓的“大事”,指的就是那些需要大学生“村官”运用自己主观思维来做决定的各种事件。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是由国家发放,而与村委会毫无关系。对于村委而言,只不过是多了一个白干活不用给钱的“小弟”,而这个“小弟”还不能训斥、不能严加管理。这就导致了村委不敢也没必要委派给大学生“村官”很重要的事情。
   7、村与村之间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存在差异。在我们调研中发现,同在一个区,但是在不同的两个镇,由于两个镇的经济条件差异,造成一个镇给大学生“村官”的年终奖金比另一个镇要多出好几倍,而这些信息一旦在各个镇的大学生“村官”中流传开来,就造成了大学生“村官”心理上不平衡,从而工作态度、工作量、工作积极性等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8、部分地区借调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村官”的借调,多发生为镇政府借调基层行政村里的大学生“村官”。这种现象使得大学生“村官”无法在自己所在村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有些乡镇的大学生“村官”是长期集体在镇政府办公,很少下到自己所分配的村子里去;有些乡镇则是镇政府临时有事需要人手,就把基层村的大学生“村官”借到镇政府办公,可能一个月,可能半年,或者更长。
   (二)主观因素
   1、大学生“村官”的价值观。由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诱惑,如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这些优惠政策的本意是为了留住大学生,但是其实这与“留得住”的愿望是相悖的,致使许多大学生把做“村官”作为“跳板”,以实现曲线就业,而不是所谓的为农村建设服务的梦想和扎根农村的决心。这种现象只不过是推迟了就业时间,而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就业问题。调查中发现,有74.6%的被调查村官三年期满后选择考国家公务员,选择自主创业和选择离开农村、另谋职业的均占6.35%,选择续签合同的占1.59%,选择考研深造的占1.59%,没有深入考虑过此问题的村官占14.29%,选择其他出路的占1.59%。外地生源的大学毕业生,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三年后拿到北京市户口,而真正想要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有志于献身新农村事业的人则少之又少。有些大学生“村官”不能专心于农村工作,而是准备考研复习、公务员考试、法律考试等,为自己三年村官届满后谋求发展。
   2、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结构。有些“村官”的专业在农村无用武之地,有些“村官”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调查发现,在同一个镇的两个村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为村长在镇里的大会写发言稿,一个村的硕士村官为村长写了长达12页之多的发言稿,另一个体育大学的村官只写了一页就黔驴技穷了。从我们的问卷统计结果看,村官的专业分布很广泛,有一些专业和村官职业相对吻合,如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等;有一些和农村环境相吻合,如林学、植物保护、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等。而有些专业却不能在农村发现用武之地,如特种能源工程、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等。调查表明,有36.07%的村委和33.33%的大学生“村官”认为专业可以影响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可见,专业对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所发挥作用的大小,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事实上,大多数大学生“村官”的专业属于人文类、经济管理类、工科类等,多多少少都能在农村找到发挥作用的平台。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几乎任何一个专业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只是很多大学生“村官”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没有很好地发现自己的专业与农村生产生活的联系。
   3、大学生“村官”的人际沟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强弱,可以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业绩。调查显示,有60.66%的村委和82.54%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大学生“村官”的自身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其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大学生“村官”都是长期坐在村委办公室,重复着宿舍、村委两点一线的单调工作生活,缺少与村民交流沟通,很多村民甚至反映说没见过本村的大学生“村官”。
   4、大学生“村官”的组织管理经验。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都刚刚离开学校,没有或极少拥有相关社会工作经验,尤其是身在农村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环境中,更不能很好地融入组织中高效地工作。调查结果显示,71.43%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身对农村的了解程度以及在农村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的掌握程度是影响其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并且有65.08%的村委认为使大学生“村官”们提高工作能力的主要措施应是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
   5、大学生“村官”的适应能力。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需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以消除自己的懈怠和不满情绪。调查表明,68.52%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影响和决定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主观因素之一是“大学生‘村官’的适应能力”。可见,适应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较为重要的因素。
   三、促进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对策
   第一,完善相关的政策。在政策上既要解决大学生“敢下去”的问题,也要解决“愿意下去”的问题。我们一直鼓励大学毕业生要下农村,但却拿不出有效的举措来吸引人才去农村。过去那种靠政治动员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做法早已与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相去甚远,但若完全靠市场驱动,农村的现状又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因此,要真正把大学生吸引到农村去,关键还是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应是今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工作重点。
   第二,优先解决大学生“村官”出路问题。近年来,大学生“村官”届满之后,期望考公务员的比例大幅上升,而客观事实是,由于我国行政成本偏高,从大学生“村官”中吸收公务员的能力有限。预期与需求偏差巨大,意味着大学生“村官”出路不畅,可能再次面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局面。未来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出路不应仅限于留任和公务员两条途径之内,而应再开拓新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城乡和谐发展,需要引导成百上千万具有现代知识的大学毕业生走向农村,进行创业与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等。但是,当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面临很多困难,缺乏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障碍。国家应创建相应的基金,广集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村官”们在农村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三,采取有力措施调动起有志青年的奉献热情和干劲。社会舆论的引导非常重要。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宣传力度,媒体们应多给予正面的报道,以挖掘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服务热情和奉献热情。让“大学生‘村官’”们得到褒扬和荣誉,让广大青年意识到“村官”是个代表荣耀的称号。如北大法学院硕士毕业、房山区大学生“村官”陈丽娟,曾经先后被评为“村官优秀工作者”和被推荐为“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对此,北京晚报等媒体进行了相应的报道,扩大了大学生“村官”的影响力。同时,“大学生‘村官’”当选人大代表将树立一种榜样,激励更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增加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措施。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三年之中,可以给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村官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物质上,可以根据其对所在村贡献的多少给予相应的奖金或其他物质奖励;在精神上,可以设定各种激励性的头衔,并授予其证书、奖状等,使村官们增加荣誉感、自豪感。在三年期满后,可以通过一些途径让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譬如进入村委班子、自己在当地创业、进入当地企业等。相应地,国家可以采取以下激励措施:一是进入村委班子,可以适当增加工资,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住房等。二是自己在当地创业,政府可以提供足够创业基金和相关创业经验;鼓励相关的企业或个人投资大学生“村官”创业;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创业大赛。既可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意识,又可吸引社会对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的目光。三是鼓励大学生“村官”进入当地企业,让其作为企业管理层的后备人选,给予重点培养。
   第五,给大学生“村官”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政府在给予大学生“村官”物质支持的同时,应在政策上和事实上给予其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让“村官”拥有真正的官权,保证他们能够尽己所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必须把大学生放到工作第一线,应适时给他们下一些硬任务,让他们在实践的磨练中不断增长才干,使他们通过办实事的过程受到锻炼,增长才干,树立威望。同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村官”的意见,让他们说了算。
   第六,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并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政府应明确具体的管理职能部门,改变大学生“村官”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的现状。对大学生“村官”的评价体系也应尽快建立。政府可以分阶段评价,按照第一年大学生“村官”适应期,第二年第三年真正投入期来评价。也可以进行综合评价,由镇里主管大学生“村官”的领导和村里的“两委”,以及村民一起来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
   第七,镇政府、村委会应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相关培训。大学生“村官”年轻有朝气有热情,但光凭一腔热情也是很难在农村发挥作用的。这就要求广大村干部不仅要有宽广的胸怀来接纳他们,还应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尤其是做好言传身教以及相关培训工作,来帮助他们度过适应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农村,更好地在“村官”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定期开展村官间的经验交流分享会,以便村官之间取长补短。二是以乡镇为单位定期举办培训班,增加村官对农村的认识。三是村干部带头带领村官走出村委会,走到村民中去,加深感情,培养其对村官事业的热爱。四是有针对性地采取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之间“一帮一”活动,以便更高效地使大学生“村官”融入角色、发挥作用。
   第八,高校应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我国高校可以开设村官专业,以培养高标准专业化的村官深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此外,高校还可以开设村官辅修专业、村官相关选修课程。高校承担起在大学生走出校园之前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责任,这个教育包括农村经济、农村矛盾调解、农村管理、以及一些林农专业技能的知识。即使是大学生“村官”毕业来到基层,高校也可以联盟开办村官网校,村官培训学院,此时的培训会显得更加的及时、有效。据悉,浙江大学已经为本科生开设村官方向的专业。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村官”[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512829.htm?fr=ala0_1,
  2010-03-18.
   2、北京高薪招聘大学生当“村官”签约3年,月薪2500元[DB/OL].http://www.farmer.com.cn/news/jjsn/200801/t20080103_
  371246.htm,2008-05-17.
   3、北京:大学生村官首次当选村支书7人当选副书记[DB/OL].http://cunguan.career.eol.cn/dxsjcjy_5861/20100316/t20100
  316_457360.shtml,2010-03-16/2010-05-10.
   4、李亚杰.习近平与大学生“村官”座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12-23.
   (作者单位:郭秀君,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郑杨,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单春雪,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多种矛盾与纠纷,文章以京郊一个自然村落为例,通过一个旅游纠纷事件的文本描述,从事件发生的具体场域中展示各利益相关者的行动策略,并进一步指出这种行动策略背后实际上反映了村民对旅游资源控制权的缺失,最后指出解决村民旅游资源控制权缺失的路径。  关键词: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行动策略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源于管
期刊
摘要:如何进一步加强后勤的党建工作,为后勤服务工作提供可靠的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的保证,已成为后勤党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探索创新,高校后勤党建  一、当前高校后勤党建面临的新情况与难点  第一,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使后勤工作面临新的变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由最初要求的“规范剥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到近两年明确提出的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职能部门监管
期刊
摘要:创新土地流转工作机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约经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关键词:土地流转;现代农业;增收致富   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流转,既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途径,又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下面,文章以山丹县位奇镇二十里堡村为例,总结农村土地流转成功经验,分析土地流转存在主要问
期刊
摘要:文章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8年的固定农户跟踪调查数据,就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给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消费结构;ELES模型   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六普”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8.87
期刊
摘要:文章以元江县为例,就“生态富县战略”这一长期方略的实施过程中,林业如何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和策略支持和支撑“生态富县战略”的逐步实现,提出了8项林业行动重点领域和主要行动。其目的旨在为构建绿色家园,构筑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促进全县迈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路子提供参考。   关键词:战略;生态富县;林业行动;框架  
期刊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政府机构改革,试图使机构臃肿的情况得以改善,但却始终跳不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机构精简不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于我国政府机构行政职能交叉过于严重。文章通过分析政府部门职能交叉的现状,力求揭示政府部门职能交叉得不到解决的深层次原因,并寻求减少职能交叉,精简政府机构的途径。  关键词:政府机构;改革:职能交叉;精简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
期刊
摘要:根据我国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收集2001-2006年度的样本数据,以4年期为时间窗口采用行业水平下滚动随机系数回归分析了基于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盈余结构的五个时间序列ROE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及其信息含量。结论表明,修正的ROE模型预测能力及其信息含量最优
期刊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难题。文章在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出发,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并认为根本性的解决之道在于制度创新。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市场;制度创新   中小企业融资难,不是一个新问题,也不是中国才面临的问题。它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不过,中国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临着很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高。文章从高校的实践出发,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来研究学生管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高校学生;管理   组织行为学是近30多年管理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知识面宽、实践性强的边缘性学科,它以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近日,在对某县国库账务核对专项检查中我们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人行国库部门的“地方财政库款”与财政部门的“国库存款”月末余额虽然相符,但发生额不符。经仔细核对,原来人行国库部门“地方财政库款”中的借贷方发生额均比财政部门“国库存款”的借贷方发生额多出1000多万元,结果是国库部门在虚增财政收入的同时又虚增了财政支出。如该县2011年1月末国库“地方财政库款”科目余额与财政部门“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