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痕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8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坦诚地说,我从来自诩为一名成功者,也并没有什么可以一招制胜的独门秘笈。事实上,我一直认为,无论最终是否选择了高考,无论选择了高考后又是否有理想的分数,只要这高中三年是在思考中度过,是在交流中度过,是在不断了解自身中度过,那么这三年时光,本身就是最好的结果。或许从某种程度上,在学习中收获的感悟与思考,比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成绩要重要得多,其影响也更为持久。
  对我而言,在华师一的三年里,我的大部分迷惘、苦恼、思考与感悟似乎最终都指向了相同的目的地:对自己的责任与信任。这意味着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并在经历了无数次挫折与困惑后还能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实现梦想的能力一或许这样一句话看起来是很空泛的,甚至是很乏味的,但我相信每一个真正经历了高中三年的毕业生一定会明白,这句话其实是如此感人至深。选择文科抑或理科,选择高考抑或出国,选择荒废抑或笃学,选择社团抑或自习,高中有无数选择,而每一种选择都需要仔细思量。有人说,我们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可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无数纷繁的选择中一点点回归了自己,发现了自己那一颗蒙尘已久的本心?正是通过高中三年的不断选择,我才真正意识到应对自己负责!在做出每个选择时,忘记蝇头微利,忘记蜗角虚名,忘记这个世界向我们投出的所有诱惑的眼神,去拷问内心:这当真是你所孜孜追求并愿意为之奋斗的吗?
  另一方面,意识到了责任,也就必然会选择对自己的信任。是的,我们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超人,我们没有解决一切的超能力;是的,在很多人眼中,这个社会很无力,我们往往被现实狠狠地摔在地上。可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是有可为的,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够无限趋近。在华师一的三年,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很多痛苦,甚至是我曾认为无法逾越的险峰,无法穿越的荆棘。但我走过来了,我拉着老师们、朋友们伸来的手,我扶着身边认识的、不认识的人的肩走过来了,我最终把我的脚从泥潭中拔了出来,踩在了坚实的土地上。所以我选择相信,我相信身边的人都有善意并愿意提供帮助,我相信我的梦想是美好并值得为之奋斗的,我相信天道酬勤,相信我的能力会在生活中得到培养与提高。我相信,所以我拥有了勇于尝试的力量。
  应该说,在高考面前,我是一个幸运儿,它给予了我自己都不曾设想的回报但对我而言,更为关键的是,在华师一的三年,我渡过了一条极其重要的河。我从一个蒙昧的孩子逐渐开始成为一个自知自觉的真正意义上的人,从一个始终抓着前人衣袂的跟随者逐渐成长为勇于自己踏上航船的前行者。我感激过去为我指点方向的前辈,我感激孜孜不倦的摆渡人,我感激夜航船上每一个陪我秉烛的同伴,甚至,我感激这条曾经惊涛拍岸、浊浪排空的河,无论她曾让我多么困惑,多么苦恼。因为当我渡过这条河,回首之间,那条深深的渡痕,已然生长在我心中,成为导引我向下一个渡口的宝贵财富。
其他文献
句子成分省略    一、省略主语  1 承前省。如:“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其聲)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赤壁赋》)  2 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3 自述省。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余)录毕,(余)走送之,(余)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4 
期刊
高考语文文学类作品阅读中,常常设有“作用类”试题。从行文结构上看,或有铺垫,或有伏笔。它们之间的辨别,常常令大家头痛。  “铺垫”和“伏笔”,确实容易混淆,它们都有为下文服务的共同目的,但服务的重心明显不同。我们如果能借助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来理解、识记,面对新的语境时就不愁不能融会贯通,实现迁移,给出准确答案。    概念俗解    通俗地说:铺垫是“打基础”,伏笔是“作暗示”。  铺垫时,
期刊
一个句子,谓语是骨架,不可或缺,且大多由动词充当,所以在进行句式变换时,若能巧妙地抓住句中的动词来做文章,往往事半功倍。下面通过三个例子说明:    一、抓动词,化长为短    长句往往附加成分较多,结构复杂,只要我们能够准确地甄别出长句中的动词,尤其是那些能够用来做谓语的动词,解题会变得简单。  [例1]请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字数可适当增减)  安先生从数以千计的图片中精
期刊
真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
期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期刊
一、下列成语都有昆虫名在其中,请在第二个括号中填入正确的昆虫名,并从提示中选出正确的成语解释填入第一個括号中。请注意:每一题皆有两个空格要作答。
期刊
萧颖士傲物自悔    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偶憩于逆旅,独酌独吟。会风雨暴至,有紫衣老人领一小童避雨于此。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父上马呵殿而去。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吏部王尚书也。”初,颖士常造门,未之面,极惊愕。明曰,具长笺,造门谢。尚书命引至庑下,坐而责之,且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复曰:“子负文学之名,倨忽如此,止于一第乎?”颖士终于扬
期刊
带着不愿回头的气概,在跨过十七岁门槛的那一刻,我迎来了新的清晨,送走了充满着迷茫懵懂的十七岁。终于我不再徘徊迷茫,我开始努力。在前进的道路上,情不自己,写了以下内容。  走吧,十七岁  連同用十七年的代价浇灌的欢乐  还有失误的迷惘和单调的忧郁  也一起走吧  告别  雨季中蠢笨的雨伞  和昨天太长的游戏    走吧,十七岁  我推搡你跃过记忆的门  甩掉许多羁绊我的深思与反省  第十七个年轮中转
期刊
文学语言的特质    从语言学的立场看,语言是记录人类思想情意的符号,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从“志”到“言”,中间有一个传译的过程。这一个过程,并不如一般人所想那么理所当然;要心手相应,中间毫不走失意思,实在是非常困难的事。譬如翻译,要铢两悉称,往往得旬日踌躇。然而,仅仅翻译,也有直译和意译之不同。有译书经验的人都知道,直译在理论上较符合原著,但有时较深微精奥处,直译却会大大妨害原意,意译才
期刊
细细的潮音  张晓风    每到月盈之夜,我恍惚总能看见一幢筑在悬崖上的小木屋,正启开它的每一扇窗户,聆听远远近近的潮音。  而我们的心呢?似乎已经习惯于一个无声的世代了。只是,当满月的清辉投在水面上,细细的潮音便来撼动我们沉寂已久的心,我们的胸臆间遂又鼓荡着激昂的风声水响!  有一次,午夜醒来,后庭的月光正在涨潮,满园的林木都淹没在发亮的波澜里。我惊讶地坐起,完全不能置信地望着越来越浓的月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