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要打“持久战”

来源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283488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五驾马车,为糖友保驾护航
  糖尿病治疗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治疗的目的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驾驭好饮食、运动、用药、教育、监测这“五驾马车”,有效控制血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合理饮食,走出误区。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及劳动强度,控制每日进食的总热量,而饮食的品种除不直接吃甜食外,讲究多样化、清淡化。
  2.适度运动,持之以恒。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也可以说“健康在于运动”,尤其对糖尿病人,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
  3.规范用药,治必达标。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只要规范、科学、合理用药,大部分病人都可以达到良好控制。
  4.接受教育,减少代价。积极学习糖尿病知识,学会如何吃,如何动,如何用药,如何监测,学会自我防护,从而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
  5.定期监测,调整方案。监测是了解病情和了解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没有监测指标作参考,就很难调整正确的治疗方案。
  五点须知,服用降糖药要遵循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物时由于认识的不足,造成了疾病的反复或血糖值的异常波动,因此,正确服用降糖药,应该遵循以下五点内容:
  1.定期监测血糖:部分患者很少甚至从不观察服药期间的治疗效果,不经常检查血糖、血脂和血压,更不注意影响血糖、尿糖变化的相关因素,也不注意总结自己的服药规律等等,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应定期监测血糖,以便了解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2.降糖药并非对所有糖尿病有效:有些糖尿病患者尽管口服降糖药物的效果不好或无效,却仍然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以致血糖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3.降糖不宜操之过急:有些降糖药在人体内作用会逐渐增强,部分患者往往在服用几天或十几天后,见血糖、尿糖下降得不甚满意,便急于换药或认为所服用的药物无效。事实上有些降糖类的药物要服用半个月乃至1个月之后才能够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
  4.注意降糖药最大有效剂量:降糖药有一个最大有效剂量,凡是没有用到这个最大有效剂量(有药物反应者除外),患者就不应该轻易认定这种药物是无效的,所以比较合理的服药方法就是根据血糖高低逐渐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如果已经达到了该药的最大有效剂量,血糖仍然不下降,那就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改服其他降糖药或考虑联合用药。
  5.价格低并非疗效就差:国产的优质降糖药不仅价格便宜,而且降糖作用也比较强,而并非进口的药物就最好,要针对每位患者的个体特殊性选用最适合自己的药物。
  血糖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众所周知,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但体检时发现血糖高于正常值时可不要随随便便就给自己戴上“糖尿病”的帽子。因为糖尿病虽然表现为血糖升高,但并不是所有的血糖升高都是糖尿病。如下列情况均可表现为血糖升高,但均不是糖尿病。
  1.肝炎、肝硬化等各种肝脏疾病引起肝糖原储备减少时,可出现餐后血糖一过性升高。如积极治疗肝脏疾病,血糖便可恢复正常。
  2.应激状态下的急性感染、创伤、脑血管意外、烧伤、心肌梗死、剧烈疼痛等,此时胰岛素拮抗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生长激素(这些激素均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等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使血糖升高。当应激状态消除后血糖会降至正常。
  3.饥饿时和慢性疾病患者体力下降时,可引起糖耐量减低,使血糖升高。积极治疗慢性疾病,改善体质可使血糖恢复正常。
  4.服用一些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速尿、女性口服避孕药、烟酸、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均可引起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停药后,血糖会很快恢复正常。
  5.一些内分泌性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可引起继发性血糖升高。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后,血糖可逐渐降至正常。
  因此,体检发现血糖升高时,一定要排除引起血糖升高的上述因素,经医生确诊为糖尿病后,方可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降糖药物,千万不可盲目用药。
  重复使用,小心胰岛素针头危害
  随着糖尿病人的日益增多,使用胰岛素的病人也就越来越多,由于注射胰岛素通常是一种较长期的治疗,许多病人为了节约费用,经常将购买的一次性胰岛素用针头重复使用,造成局部感染化脓,经久不愈,住院治疗花掉的费用远比买针头的费用要多,所以,这样不但不能省钱,而且给病人增加身体的痛苦。那么,重复使用一次性胰岛素针头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1.增加注射疼痛感。长久使用的针头会造成肉眼不易发现的钩形弯曲,导致注射部位流血、擦伤,增加了患者注射的疼痛感。同时,重复使用时一般都会用酒精消毒针头,但酒精擦拭会破坏针头表面的硅化层,从而也增加注射的疼痛。胰岛素注射笔的针头是一次性使用无菌的注射针头,使用前不需做任何消毒处理。
  2.断针的几率增加。多次重复使用使针尖部分可能折断在人体内引起严重后果。
  3.感染机会增加。重复使用的患者通常会在注射后不卸下针头,在笔芯和外界之间建立起了开放的通道,从而导致细菌通过针管进入笔芯,污染药液,增加注射部位感染的机会。
  4.针头阻塞。使用过的针管内残留的胰岛素形成结晶造成阻塞。
  5.皮下脂肪组织增生。由于未采用正确的注射部位轮换模式或重复使用针头,可以导致皮下脂肪组织增生,这样不仅会引起胰岛素吸收不稳定,无法平稳有效的控制血糖,同时所需的胰岛素剂量也越来越大,还会影响个人的外观形象,加大精神压力,不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6.笔芯药液外漏。重复使用的患者通常会在注射后不卸下针头,当温度升高时,胰岛素体积膨胀而从笔芯泄漏,既浪费了胰岛素又改变了预混胰岛素的浓度。
  7.空气进入笔芯。当温度降低时,胰岛素体积收缩导致空气进入笔芯,产生气泡,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大家都知道,吃太多糖对牙齿不好,其实很多药物也可能伤牙。近日,英国《每日邮报》邀请英国伦敦牙科美容中心教授戴维斯·杜林、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牙科教授圣约翰·克林等专家,总结了几种可能损害牙齿的常见药物:  ●哮喘吸入剂 就像硝酸甘油对于心脏病患者一样,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是哮喘患者的“救命药”,但有研究发现,其中含有的酸性成分可能腐蚀牙齿。哮喘患者使用的该类药分为雾剂和粉剂,粉剂更容易残
期刊
高血脂即高脂血症,是指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医学上称之为血脂异常。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困扰人类健康的祸根。高血脂与高血压、高血糖合称“三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已经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高血脂发病隐匿,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故称为“隐形杀手”。为此,和大家聊一聊有关高血脂的话题,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胆固醇有好坏
期刊
【咳嗽排毒】  秋天空气干燥,空气中漂浮的粉尘、有害气体与金属微粒以及工业废气中的毒性物质较多,这些物质通过呼吸侵入肺泡与支气管,既损害肺脏本身,又可从这里潜入而“株连”全身。因此,不妨借助主动咳嗽法予以清扫。具体做法是:每天清晨、中午或睡前,到室外选择一处空气清新之处,做深呼吸运动。深吸气时缓缓抬起双臂,呼气时使气流从口、鼻喷出,咳出痰液,如此反复做10遍,每做完一遍后进行几次正常呼吸,防止过度
期刊
健康信号一:心理压力大易脱发  头皮的新陈代谢是16~25天,而我们每天正常的掉发量在40~100根。很多女性早上起床或者在洗头时感觉自己掉了很多头发,一旦出现头发大量脱落,你就要重视了!那可能是由于心理压力、未治愈的感染或不正确的饮食引起的,也可能是某些疾病或先天性疾病所致。  提示:轻微的脱发可以通过调理身体来缓解,应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些蛋白质高、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油性发质的人还要多吃一些粗
期刊
明星的保养方法一直是坊间津津乐道的话题。说到“保养界”的冠军,那就不得不提“天山派”的掌门人——林志颖。1974年出生的林志颖是台湾著名演员、歌手、赛车手及企业人士,近期与爱妻高调补办婚礼的林志颖,因为爱情的专一与年轻的外型又一次吸引了众多眼球——  同一年出生的郭德纲、汪涵、林志颖被网友戏称为“老中青三代人”, 20年容颜未变的林志颖到底是怎么保养的呢?  “饮食是健康的基础。”既然如此,搞清楚
期刊
31岁的青岛演员范冰冰因其靓丽的外表与豪爽的性格,素有“国际范”之称,在最近上映的电影《一夜惊喜》中,她虽然塑造的是一个角色,但其表现的“卖萌”、“犯二”、“装傻”、“淑女”等各种造型特别惊艳,在荧屏中她是百变女郎,而生活中的她如何保养呢?  提及范冰冰,那是女生心中的标杆,男生心中美丽的女神。她的大眼睛、标准瓜子脸、白皙光泽的肌肤……令许多女性神往。不过美丽不仅靠天生丽质,也需要后天保养,冰冰有
期刊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人们对此节有着特殊的感情,九九重阳,因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我国一些地方把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健康长寿,一直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们追求的目标;长命百岁,更是芸芸众生梦寐以求的愿望。纵观历代握有实权的人物,更为长寿或不惜劳民伤财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或轻信方士炼制什么“仙丹”。  作为健康类报刊记者
期刊
今年3月,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正式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随即启动了新版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的编写工作。参与相关编写工作的专家对新版指南和处方集的特点进行了解读。  亮点一 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  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适用范围扩展至各级医疗机构,但不同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不同。基本药物覆盖了常见病、多发病,因此,新版临床应用指南仍以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为切入点,主要用于指导基层医疗卫
期刊
张先生今年42岁,是单位的一把手,事业有成,家庭和睦,朋友们很是羡慕。不久前的一天在单位主持会议的时候,突然出现剧烈的胸背痛,由救护车送到医院,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六个小时后死亡。患者的妻子悲痛欲绝,问医生:什么是主动脉夹层?为什么这么厉害?  主动脉夹层,顾名思义,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通过主动脉壁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发生分层,最后主动脉破裂,大出血死亡,这是一种心血管系统的灾难性疾病
期刊
14.患者使用基本药物,有什么实惠?  一是节省费用。基本药物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零差率销售,价格比较低廉,而且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能够明显降低群众负担。二是用药合理。国家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按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确定合理比例,国家还印发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以规范医生的处方,避免过度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