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中的侵权行为及其规制——社会契约论替代路径下的中立审视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ong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罗马法传统理论与自然法学派观点里,贪腐是对社会公正的破坏,是一种反社会契约的行为,而公众的道德力量会对不公正作出价值判断,这种公共理性在当前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为网络反腐。罗尔斯整合的社会契约理论构建了公众关注社会公正到正义的修正,而斯密却引入了"中立的旁观者"来警惕和审视"民意暴力"和"小众关注",网络反腐可能侵犯其他公民隐私权及名誉权等。网络反腐中的侵权行为有着其特殊的行为构造,其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均有侵权生成的原因。从"中立审视"的角度可探寻网络反腐中规制侵权行为的四个理论依据。必须从意识、制度、法律、总量四个层面来规制网络反腐中的侵权行为。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实践,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有的教师把握不好,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误区,主要表现为变味的个性阅读,肤浅的课程整合,空
<正>午后,阳光静静地淌着,我百无聊赖地在书架前踱来踱去。啪——不知什么从指间划过掉在地上,打破了午后的宁静。捡起来一看,原来是尘封已久的相册,轻轻掸去上面的灰尘,翻开
期刊
当一个社会发展到需要拥有公共权力才能调整其公民权利运行秩序的时候,国家就会作为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而产生,直到进入共产主义才消亡。作为调整公民权利运行秩序的工
<正>"十八反"、"十九畏"历来为中医药界所熟知,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多有记载,且被现代各版《药典》及中药教科书所收录,无论从传统习惯还是法律地位来说,似乎都是中医药界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明的根脉,是农耕文化的精萃,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然而传统村落在"现代化"浪潮中面临着消逝的厄运。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提出"古村落保护"的概念,到古
<正>建筑节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综合性工作,对我国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国家及省内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建筑节能领域的政策,以更好
<正>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无效课堂和低效课堂的广泛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课堂不仅泯灭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也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还使语文学科陷入越来越边缘化的危险
为探索温湿度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蛹与成虫的影响,在室内温度为20、23、26和29(±1)℃,土壤含水量5%、8%、11%、14%、17%条件下和相对湿度50%、60%、7
<正>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杨绛先生的一篇写人散文——《老王》。林老师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大概有18,800,000个词条和老王有关。试问在座的同学,你和老王有关吗?请姓王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