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对皮肌炎肌肉炎性病变的评估价值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yh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皮肌炎(DM)的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影像特征,探讨其对DM肌肉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肌肉炎性病变活动度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11月期间住院的17例DM患者(男8例、女9例,年龄35~78岁)的18F-FDG PET/CT图像特点和临床资料,其中典型DM(TDM) 13例,无肌病性DM(ADM) 4例。选择同时间段的17例健康体检者(男8例,女9例,年龄35~78岁)作为对照组。将全身近端肢带肌群分为7个区域,测量并记录SUVmax。采用两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t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处理数据。

结果

5例TDM表现为全身多发肌肉弥漫性FDG摄取增高;8例TDM表现为局部肌肉FDG摄取增高,主要为肩部和臀部肌肉;4例ADM肌肉FDG摄取视觉上与对照组无异。17例DM患者肌肉FDG摄取SUVmax由大到小为:肩背部肌肉>臀部肌肉>胸椎旁肌肉>颈椎旁肌肉>肱二头肌>股四头肌上份>腰椎旁肌肉;DM、TDM、ADM和对照组肌肉SUVmax分别为1.92±0.86、2.14±0.85、1.19±0.44和0.93±0.26(F=69.50,P<0.001),DM组高于对照组,TDM组高于ADM组,ADM组高于对照组(t值:4.102~11.970,均P<0.05)。9例DM伴间质性肺炎(ILD)者肌肉SUVmax低于不伴ILD者(1.73±0.09与2.13±0.13;t=5.857,P<0.001)。DM患者肌肉SUVmax与肌酸激酶(CK)、由M和B亚基组成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呈正相关(rs值:0.814和0.751,均P<0.001)。

结论

18F-FDG PET/CT可用于检测DM肌肉炎性病变;SUVmax可反映肌肉炎性病变活动度和严重程度,并可评估其伴发的ILD情况。

其他文献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临床E以皮肤瘙痒及肝内胆汁淤积的血液学指标异常,以及_I者在产后迅速消失或恢复正常为特征.主要危害是引
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和耐多药结核菌广泛传播是当前我国结核病控制的一项难题.含药凝胶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经临床应用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现将我院186例耐药肺空洞结核患者经纤支镜灌注含凝胶药物治疗的操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论述天然气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分析了我国目前天然气定价机制存在一是缺乏市场调节机制;二是不能满足多种用户分摊供气成本;三是确定管输费和城市输配费的方法标准不完善等问
目的探讨基于特定重建算法及校正方法的SPECT/CT绝对定量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对Jaszczak圆柱模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体模进行SPECT/CT显像。根据圆柱模型重建图像获得系统容积感兴趣区(VOI)灵敏度(SVOI),对IEC体模内已知活度的不同大小热区进行绝对定量计算,并计算其定量精确性。比较三维(3D)-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OSEM)和二维(2D)-OSEM重建算法、
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年.在这新春佳节之际,我谨代表编委会和编辑部向你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rn随着全球经济对能源特别是对油气需求的持续增长,过去的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的G蛋白偶联受体5(LGR5)和乙醛脱氢酶1A1(ALDH1A1)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展和预后中的作用,为NSCLC的诊疗寻找新靶点。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SCLC手术患者新鲜组织标本24例,石蜡标本109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GR5和ALDH1A1在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 了解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内质网氧化应激介导的肝细胞凋亡的阻抑作用,探讨其治疗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HepG2细胞,建立内质网氧化应激凋亡模型,用NAC进行干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DNA梯度分析,Western blot、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活性氧(ROS)的产生等方法,了解NAC对H2O2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率、凋亡信号蛋白的表达以及ROS
1964年至今全国共发生氧舱事故29起,其中火灾事故达27起,而且3/4以上是在氧气加压舱内发生的,绝大部分又是静电引起的.防范氧舱事故,主要是防范火灾事故,特别是静电所引起的火灾事故。
寰枢椎不稳可以逐渐形成高位颈脊髓压迫,还可能在外力作用下导致急性脊髓损伤,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上处理寰枢椎不稳主要采用固定融合术.后路经关节寰枢椎侧块螺钉(Magerl术)是目前国内外比较推崇的术式.特别是Magerl螺钉复合Gallie钢丝固定,其"三点"固定的生物力学强度明显优于其他固定方式[1].最近国内外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螺钉固定方式,即寰椎椎弓根螺钉[2,3]或寰椎侧块螺钉[4,5]与枢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