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的中心将从以机构福利为主转到以社区福利为主

来源 :检察风云·创新社会管理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rs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讲师金炳彻,在2013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发表题为《从机构福利到社区福利——对国外社会福利服务去机构化实践的考察》一文,指出从国外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福利政策的变化包括去机构化、正常化、社会融合化。现有的社会福利服务主要采取机构保护和事后治疗的形式,使得社会福利的效果和效率都表现出局限性。与此同时,福利服务对象的急剧增加、人们福利需求的多样化及个性化发展,都使新形式的社会福利的出现成为必然,从而引发了新的变化趋势。在社会福利服务去机构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社会福利的中心将从以机构福利为主转到以社区福利为主。
其他文献
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和组织体制改革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两会期间,国务院机构改革并提出要“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但不容讳言的是,社会组织的发展还处于探索和尝试的初步阶段。如何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规范社会组织的运行,本刊记者采访了
期刊
[摘要] 借鉴国外先进的居民自治经验,探讨国内各地典型的业主委员会自治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业主委员会自治制度运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进行比对,从而探讨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与城市社区自治推进的一般经验,以期得到推广应用。  [基金项目]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专项课题经费资助  一、社区自治与和谐社区构建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区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助力。
期刊
[摘要]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以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是新时期世界各国政府的恒新主题。政府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真心真意为群众谋福利,社会管理才真正得以加强和创新。长沙市以提高人民满意度和提升人民幸福度作为社会管理创新最重要的标准,坚持把创新社会管理与增进民生福祉相结合、与改善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健全机制体制相结合、与发展社会组织相结合、与维护公共安全相结合,大力实
期刊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发展的重点,然而腐败问题是导致社会不安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是阻碍和谐社会发展的毒瘤,也损害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度。反腐应该做什么?廉政应该如何建设,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内著名反腐研究专家林喆教授。  记者: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腐败现象的增生,从中央到地方的反腐力度都在
期刊
目前我国社会建设中比较缺乏的应该是微观组织基础和主体性要素。因此,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之一。我们必须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制度结构框架为基础,注重构建多元主体的复合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和完善社会组织体制的公共性领域、支持性体系和社会化机制,注重解决制度安排、政策环境和购买服务方式等一系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
期刊
[摘要] 以社区戒毒康复小组为主体,在相关专业机构及其专业人员的协同合作下,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滥药历史、改变的动机、健康状况、精神状况、行为模式、家庭状况、工作状况、社交状况等进行定期与阶段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估,为管控帮教和综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毋庸讳言,多年来,吸毒群体仍呈不断扩大之势;与此同时,在社会各界及有关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戒毒康复人员的队伍也在不断递增。如何巩固已有工
期刊
【编者按】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之一是实现社会稳定,然而不时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譬如群体性事件、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等,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就这一社会现象,对社会预警和社会安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在一定范围内设计和实现了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系统。本刊记者由此采访了天津工业大学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阎耀军教授,并组织了五篇相关论文对这一课题进行阐释。专家学者们
期刊
[摘要]当前,上海浦东作为改革的前沿阵地正面临着二次创业的挑战,承载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使命。检察机关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营造廉洁社会环境,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形成了有益经验。基层检察机关把专业化和社会化预防工作机制建设作为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向深入,就必须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更新理念,以取得实效。  党的十八大
期刊
吉林大学法学院崔卓兰、吉林大学周隆基,在2013年第1期《当代法学》上发表题为《社会管理创新与行政给付新发展》一文。作者指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主张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管理方式的多样化、管理程序的民主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社会管理创新对我国行政给付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行政给付已经不能简单定位于行政救助或者行政物质帮助,而是正经历着从传统到现
期刊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讲师陈家建,在2013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题为《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一文指出,在基层行政资源紧张条件下,上级部门为达成工作目标,越来越多地通过项目制来调动基层政府。相比于传统科层体制,项目制使得上级部门拥有集中的资金管理权、特殊的人事安排权以及高效的动员程序,能更快地见到成效。项目制在基层政府的推行使得科层体系发生重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