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师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52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的《道德经》读过不止一遍,每次读完都有不一样的感悟和收获。这本书短短五千字,却涵盖了宇宙的起源、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军事思想、治国策略、为人处事及养生之道,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我尽管多次品读《道德经》,但书中的文义还是一知半解,特别是对“道”的理解和认识仍停留在表面,还没有挖掘出“道”的精髓。我对书中关于水的论述极有兴趣。在《道德经》中,老子曾多次提到水、江海等意象,或许从老子的“水”中可以打通一条通往神秘“大道”的捷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最善于选择居处,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核心,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因为水是自然界最具高尚品德的事物。水具有无私奉献、与世无争、甘于吃苦、诚实守信、谦虚低调的优秀品质,她就像一位品德高尚的老师,在大自然中展现冰清玉洁、阴柔婉约的身韵,她心甘情愿地选择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很少有人能实行。水看上去柔弱无力,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从屋檐上流过的雨水长年累月地向下滴落,屋檐下的石头最终“水滴石穿”;汹涌的钱塘江水一旦发怒,连岸上庞大的汽车都能掀翻。世上知道柔弱胜刚强道理的人很多,却很少有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只有品行高尚的人才知道践行这个道理的益处,他们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深藏内敛,不断积聚能量,等到时机成熟便会主动出击,爆发惊人的能量。
  老子的道像一片神秘的大森林,里面包罗万象,绚丽缤纷,玄妙幽深,水就像森林中的一条小道,借助它可以欣赏森林中的奇异风景,虽然看不到森林的全貌,却能捕捉到令自己叹为观止的景致。老子本人和他的道一样神秘高深,几千年前他看穿世俗的一切,骑一匹青牛西出函谷关,从此杳无音讯。老子后来的行踪我们无从考究,但他撰写的《道德经》却留传千古,至今在全世界畅销。他的哲学思想像他道中的水一样粼粼闪光,万古流淌,水就像老子的化身。
  水是老子人生哲学的的总纲,水具有无私奉献、与世无争、与人为善、谦虚低调、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水是圣人学习和尊重的老师。既然圣人把水当作老师,我们普通人更应降低自己的位置,虚心向水学习,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要像水一样,抱柔守弱,与人为善,真诚待人,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善于积聚能量,善于发挥所长,善于把握时机,善于践行以柔克刚,做一个大有作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其他文献
钱学森对人才问题高度关心,在晚年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明确谈到,“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在钱老看来,国家有了许多创新工程和计划,“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为此,钱学森多次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认为创新型人才不足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严重弊端,也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  科技创新人才从哪里
前不久,由地震和海啸引发的日本核泄漏事件引起全球关注,同时也给我国核电发展提出了警示,需要我们去反思这样的问题:中国核电站安全吗?  当然,从过去以及现在的表现看,中国的核电站是安全的,因为还没有发生什么事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核电站不存在安全隐患,也不意味着中国核电站在未来是安全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核电站的安全取决于核电站决策、设计、建造、运行及其善后的全过程。从这个过程看,行动主体既应该包
会提醒主人的智能花盆    英国一位名为娜塔莉·金的大学生近日发明了一种“智能花盆”,能通过传感器探测植物的生长环境状况,并在植物需要照顾时及时提醒主人。  这种“智能花盆”在其底部装有水分及温度传感装置,外部还有光照传感器。这些传感装置能随时监测植物周围环境变化,在植物所处环境未达到其生长所需标准时,花盆外的指示灯就会闪烁,一旁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则会显示所需数值,让主人及时对其实施有效的照顾。  
技术简介:该项目结合目前纯电动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要,采用磷酸铁锂-石墨为基本原料和软包制作技术制备锂离子动力电池。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年产规模为2000万Ah。  技术特点:原材料进行特殊的处理、独特的配方与打浆工艺、独有的极片软化处理工艺先进的封装工艺以及采用模块化的组装工艺。  技术指标(以20 Ah软包电池为例):  1)常温10C放电容量大于1C放电容量的90%;  2)1C充放电循环寿命
早期地球  散发臭鸡蛋味  一项新研究称,亿万年前,地球散发着臭鸡蛋味。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了微生物咬噬其他微生物——一种被称为异养的营养方式的化石证据。异养生物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因此必须吃其他生物。这与以阳光或无机化学物质为原料合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如植物)相反。  研究人员怀疑,生物吃其他生物的现象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这项研究的参与者、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的马丁·布拉西耶教授说,异养已存在了大
编者按:每一届世界杯,我们都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巨大变革,尽管这种变革充满争议。站在南非回望德国,4年前的高科技现早已在球场司空见惯。如今,是3D技术、3G技术、人工草皮、低碳球衣等等高科技的风光年代,但4年之后,它们必将又会被更加尖端的新科技抢去风头。  但不可否认的是,科技的日新月异使球迷们体验到了史无前例的多角度观赛,质感与动感并存的世界杯、正向全世界的球迷们“扑面而来”:场地和皮球被注入越来
影子是物体在阳光照射下出现的产物。人对自己的影子见得多了,往往不以为然;而动物不同,它们非常重视自己的影子,它们对待自己的影子就好像身体不可分割的器官一样。  瑞士著名动物心理学家柯·海基尔对多种动物进行了长达25年的观察后证明,不少动物对自己和同类的影子都非常熟悉,并像对待自己的其他器官一样,把它看作是自己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些动物的意识中,影子不仅是自己形象的象征,而且是经常使用的“工
新型无线仿生手    日前,利用无线技术进行操作的i-Limb Pulse仿生手揭开神秘面纱。英国苏格兰科技公司“触摸仿生公司”表示,该公司的这种仿生手灵活程度是以前的仿生手所没有的。  使用者还可通过一个蓝牙连接,操作仿生手。该公司早在2007年便研制出i-Limb仿生手,据称是世界上首款具有商业价值的仿生手。这种仿生手拥有5根独立控制的手指,现在全球已经有1200多名患者安装。触摸仿生公司表示
科学可以视作文化的一个子集,整体文化氛围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果。但科技文化氛围的概念很广,包含着很多不易说清的内容。不妨,让我们走进创新的三重文化视界。  一、崇尚知识,重人才  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化氛围是否真正重视知识分子,会影响到人们是否愿意选择科技职业。  科技创新是高风险的事业,你投入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不一定能达到事先想要达到的目标。另外,科学家与工程师之类的职业在任何国
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前,日本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的胃口可不止是“侵略明朝”。以他的原话说,“尽量把大明纳入版图之内”只是其中一步,他的终极追求是征服世界。对照日本此时的国家实力,也必须承认:他们生出这狂妄念头,也是有些本钱的。  首先就是火器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自葡萄牙火绳枪传入后,到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前,日本已经造出了长145厘米发射12钱重弹丸的重型火枪,以及长185厘米发射6钱弹丸的常规火枪。明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