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高考作文多拿10分的十大招数

来源 :学生导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如白驹过隙,2018年的高考越来越近,对于高考作文的备考,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做到事半功倍,是广大考生最为迫切关心的重大问题。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要想在原有基础上,高考作文再上新台阶,尽可能地多拿分,以下十招,请务必谨记与做到:
  第一招:拟个适切的文题。因近年的高考作文,多为新材料作文或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都需要考生根据所给材料,拟定一个契合材料的新颖、醒目和贴切的文题,以此给阅卷老师以“先入为主”的第一个好印象,毕竟,“题好一半文”,对于自拟文题的高考作文来说,尤为关键和重要。
  建议:可以引用古诗文、名句和歌词、影视剧名称;可以化用、仿拟古诗、名言、歌词;可以根据经年积淀,用写作者自己的话拟制;可以借用适切的修辞与句式等,来达成目标。
  第二招:书写应规整清爽。因为,常言道:字如其人,一个眉清目秀的人,当然是人见人爱,而一个蓬头垢面的人,又有谁会喜欢呢?高考作文字的书写也是如此。不管你的字是否练过名家名帖,但一定要写清楚,给阅卷老师一个赏心悦目的好感。同时,电脑阅卷,也要求字体规范,在电脑扫描与读取时才不至于“费力”、“费神”。
  建议:平时写作与考试时,要有意识地养成用心书写的优良习惯;还可以学习班级里书写公认优秀同学的作文,以此来激励自己向他们看齐。
  第三招:首段要先声夺人。主要是指,文章的开头在紧扣所拟文题,契合所给材料与作者所确立的中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你的文章给人以“欲罢不能”、先睹为快的吸引力。
  建议:可以排比增势,彰显语言特色;可以采用设问修辞,引发读者思考;可以运用反问,增添强调意味;可以设下悬念,激发阅读兴味;可以引用名言警句,凸显阅读与积淀的文化内涵等。
  第四招:主题需鲜明突出。无论写成议论文、散文或是记叙文等,都要中心论点一目了然、中心思想显而易见,只有这样,阅卷人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捕捉到文章的精要之所在,这也是一篇文章的“总纲”与“关键”,考生一定要给予格外的重视。
  建议:可以用文题来标示;可以在文章的首尾突显出来,并且独句成段,便于阅卷人“采点”与赋分。同时,用于揭示中心论点与主旨的句子,可以是自己提炼的话,可以是直接引用名人名言,也可以是自己的话加上化用的名言警句进行的整合句。
  第五招:储备多样的素材。不管写作何种文体,都要有实实在在的材料作为支撑。如写议论文,一篇文章则要有3—12则短小精悍的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使你所持的论点得以深入浅出、纵横捭阖地展开论证;若是夹叙夹议或是哲理散文,也离不开典型、真实的素材打动人。所以,整理、积累若干写作素材,非常必要。不少考生就常常“抱怨”无合适的素材可用,这样,即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考生应该做到有备无患,尽力准备。
  建议:可以将之前习作中使用过的素材按照“创新”、“诚信”、“科技”等主题进行分门别类地加以整合;可以充分温习、用好初高中阶段学过的课文(包括各科)中经典事例与箴言;可以把所购买的写作素材书中与平时所做试卷、练习里出现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与圣贤哲人的话语、故事,做到“博闻强记”等。
  第六招:语言优美或有力。对于记叙文来说,语言要做到清新优美,描写细腻传神;对议论文而言,则要求语言简明、洗练和有力。也就是说,针對不同文体,语言也要具有各自的特点,各有千秋。需要注意的是,语言不要晦涩、有歧义,因为,阅卷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品析你文章中的这样的语言。
  建议:可以使用成语、俗语、古诗文等名家名言;可以提炼言简意赅、词约义丰的哲思的话;可以恰当地使用各种修辞与句式等。
  第七招:结构清晰而严谨。这也是一篇高考作文必备的要件。可以想见,一篇结构松散、逻辑混乱,甚至是虎头蛇尾、没有写完的文章,怎么可能得到阅卷人的青睐?!因此,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如何安排,中间的主体部分怎么样布局,在动笔前一定要有通篇考虑,不可随意而为,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建议:如是议论文,可以是采取总—分—总,或是分—总,总—分的结构;若是记叙文或散文,则可以采用小标题或是以时间、地点等或感情、事件等为线索展开行文。对此,考生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必拘泥于一尊。
  第八招:形式上别具一格。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和作者驾驭能力,在形式上加以创新。当然,要注意任何的形式,都是为了内容服务的,不可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创新而创新。
  建议:分别采用书信体、日记体、访谈体、寓言体、小标题、实验报告、镜头式等进行写作。这些样式,在以往的高考满分与高考作文中都不鲜见,但在运用的时候,一定要符合适合与适当的原则。
  第九招:素材与主题出新。请注意,之所以要把素材与主题这二者合起来说,是有别于上述的主题与素材招数的,即侧重点不同,这里所说的素材与主题出新,尤其重要,主要是指避免素材的雷同、陈旧,立意上缺乏新意度和新颖感。因为,在每年的中高考的六月份,李白、杜甫、鲁迅、爱因斯坦、杨振宁、牛顿、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霍金等古今中外的名人,有的立马复活了,有的非常繁忙地出现在众多考生的作文里,素材撞车现象严重,给阅卷人以“审美疲劳”之感。因而,考生应该尽量地规避此类情况的发生。
  建议:有意识地去寻找具有典型性,又不被多数考生所用到的人、事和哲理名言;从不同视角,对素材“逆向”处理,翻出新意又合情合理,这样,所彰显的主题也会与众不同,胜人一筹。
  第十招:细节可决定成败。这是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揭示了细节对于整体的重要性,写作当然也不例外。这里的细节,主要包括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关键字词的恰当,不能出现因个别或少数字、词的不当而“害义”情况的发生;不写错别字等。因为,一旦发生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会影响到整篇文章的赋分。最为明显的例证就是,有一年某省市的高考作文,就因2个错别字扣分而导致没有满分作文。
  建议:在日常考试与写作中,对任何细小的环节都要高度重视,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在写好作文后,要通读一遍,发现字、词与标点符号等使用不当,凭借语感,当即修正。
  以上所述的十个方面,基本涵盖了高考考场作文应该关注的主要问题,但愿能够引起考生的注意,为高考作文的写作提供借鉴与助益,并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高考作文总分至少提高十分!
其他文献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润如酥”的初春小雨,“近却无”的隐隐草色——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的妙笔,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细致刻画了
期刊
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华理工、上财、上外、东华、上大等沪9所高校2018年上海市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简章已经悉数出炉。报名考生均要参加高考并填报综合评价批次志愿。最终根据高考成绩、面试成绩与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成作为高校录取依据的综合总分。  记者 刘昕璐  复旦大学:按计划数1.5倍确定入围面试名单  以复旦大学为例,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为符合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
期刊
1  对别人的评价太过敏感,就好像别人的评价,在不同程度上定义了你是谁一样。  我们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是因为我们的自我太脆弱了。  在个人成长中,核心自我的形成,是人格成熟的里程碑。  核心自我在形成之前,我们就像是环境的响应物。譬如,你对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你会极力调整自己,以争取做到别人眼中的最好。  但是,一旦你的核心自我形成了,即使是环境的变化会激发你的反应,也难以动摇你的根基。而且,你还
期刊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本次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50个,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让我们看看你的同龄人的读书“姿势”吧。  记者 刘昕璐  近三成青少年爱听书  对我国国民听书习惯的考察发现,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其中,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
期刊
作者:朱自清  出版社:華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文大师朱自清经典传世之作,被誉为“读书指南和写作指南”。  如何阅读国学经典?朱自清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经典一一解读剖析,写成一部通俗易懂的《经典常谈》。自说文解字说开去,再讲易经、尚书、诗经、三礼……短短十三篇精彩导读,让您轻松读懂十三部国学经典精髓,瞬间打开阅读经典的全新视野。  如何提升写作能力?朱自清以三十年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
期刊
千年的沧海桑田,斑驳了岁月的颜色;千年不变的风霜,凝固了永久的记忆。每段历史都是一段生活,一段难以磨灭的文化之旅。往往在生活的罅隙里,隐藏着代代人的百年圆梦。  在往昔生活的罅隙中,生存着这样一群上海人,它们居住在这拥挤却又温馨的弄堂里。它经历了战乱与和平,在那个时代,楼外的楼推倒再重建,而弄堂却始终如一。如今,弄堂已经随着他们那一代人渐渐远去。当我再向爸爸问起对弄堂的回忆时,父亲如是说,弄堂是个
期刊
记者 郭漪  基于垃圾分类的校园新型垃圾桶设计理念、河长制背景下的区域河流水质情况调研、快递业迅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及对策……近日,首届上海高中学生环境素养论坛活动在曹杨中学举行,来自上海市中学生环境素养培育联盟成员学校的学生们围绕6项研究课题进行了展示和交流。  今年初,由曹杨中学学生会提议并筹建的上海市中学生环境素养培育联盟在曹杨中学成立,34所首批联盟成员校共同发布了以“我们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
期刊
记者 刘昕璐  市教委主任陆靖近日做客2018民生访谈,就各种教育热点话题与市民互动交流。除了社会广泛关注的3岁以下幼儿的照护问题、晚托班服务等,对上海近期密集公布的中高考改革政策,陆靖也作出回应。  陆靖表示,虽然上海是全国第一个整体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均衡验收的省市,上海的教育依然要向前发展。从均衡向前发展来看,首先是要追求优质,这个优质是我们的初中教育能更符合孩子身心发展,更符合学科规律,这
期刊
曾经是化学老师的秦德英老师向记者这样形容自己从事了几十年的中职德育工作:化学中有一个名词叫“活化能”,它是分子达到活跃状态相互间有效碰撞产生化学反应所需要的能量,这个词同样可以很好地诠释中职校的德育工作。“身为德育工作者,我们所从事的,也正是中职师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活化能,经过无数次有效碰撞,激发出他们的正能量。”  现任上海中职德育研究专委会秘书长的秦德英老师,长期从事职业教育德育工作,一直以“
期刊
我是一名18岁的男生,最近,我开始对人生有更多思考,我感觉我的童年受到了父母的忽视和冷暴力,他们根本不关心我,我也感受不到他们的爱。从小到大,无论我多么努力,父母总是很少对我过多的鼓励,他们总说我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好,每次遇到困难,我想求助于他们时,他们也总是会说自己比较忙,而我的同学和朋友,每天都会和父母有说不完的话。最近我总是想和自己的父母聊聊,可是他们还是不愿意和我有过多的交流,我希望老师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