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如何解决的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感悟 直观教学 提问艺术
  地理教师都有同感,不少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动力,存在着一定的畏难情绪。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地理知识本身较为抽象,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初中生还没具备;另一方面,也许是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形式比较呆板有关,因此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此略谈几点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悟,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时空界限,广阔遥远,内容范畴,涉及多个学科。如果只凭教师一只粉笔、一张嘴或学生个人的视野和见闻去理解,那是难以掌握的,因此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教学挂图、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才能把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发挥插图、地图册、地理挂图功能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又是一种特殊的教科书,与地理课本可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学生可从地图上直接获取地理知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充实和简化课本中的文字叙述,产生“见图识文”、一目了然的效果。它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二)精心设计地理略图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利用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既能展现内容特征,突出教学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图的基本技能,对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要熟悉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记,使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起到视听结合,手脑并用,印象深刻,兴趣盎然的作用。
  如讲解“长江”内容,老师可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长江的入海口。画干流时,可把干流比作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教师讲到哪里,干流就画到哪里。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红色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的支流,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教学,使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栩栩如生,它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淋漓尽致地反映了长江的特征;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力,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三)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直观优势
  运用投影、幻灯、电影、录像教学,能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化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途径。电化教学以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等独特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实用、形象的地理教学软件,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讲究课堂提问艺术
  学起于思,思起于凝;提出问题比知识更重要。要想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教师就要讲究课堂 提问艺术,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让学生思考。课堂提问要讲究层次性,问题的难易要适度,还要讲究趣味性、启发性,才能激发学生沿着一个正确的思路去想,并从中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
  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发挥教师在课堂上“主导作用”的重要表现,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经过分析、比较、想象、综合等方法,展开思维翅膀,把学生带到思考的殿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认识地理事象和人地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三、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老师的教学不是死教教材,而是灵活使用教材。这里所讲的“灵活”并非随心所欲的意思,而是指抓住教材精髓,“灵活”地呈现教材内容,传授教材知识,从不同侧面以不同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变成地理能力或地理观念,使学生心中有“图表”,眼中有“演示”,思维空间里有各种各样的“画”。
  地理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各种图表,地理学科的考试命题也多是以图表类的题目为主。所以,老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多补充一些图表,以图表形式来说明地理分布或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长期坚持,学生心中就会形成图表。
  “演示”包括实验演示、模型演示、教师表演和学生表演等多种形式。经常进行各种各样的演示,学生对演示的中的知识就会活灵活现在展示在眼前,运用起来,就会随手可及。
  一般情况下,可用于地理教学的“画”,大致有 3 种:一是电化教学中的动画;二是纸质的图片,包括地图;三是黑板上的简笔画。对于某些分布复杂、过程曲折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教师可运用“实‘画’实说”法来进行教学。学生就会用多种感官来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地理是中学惟一一门跨两个学习领域的科目,既属于科学领域,又属于人文与社会领域。如何利用地理学科的这一特点让地理课堂“活”起来?这是每一个地理教师都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巧妙结构式板书法”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所谓“巧妙结构式板书法”就是巧妙、合理地把板书结构化。它不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教材结构的能力和概括能力,因此教学中的板书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罗列,更要讲究板书设计的巧妙合理,体现课堂的整体结构,以便于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一些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对策,以及培养学习策略的原则。  【关键词】农村 英语学习策略 现状 对策 原则  一、前言  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是近年来课堂教学的要求,掌握学习策略则成为衡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根本标志。对学生学习策略的训练过程,也就是其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
目的探究将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4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
常州市天宁区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和管理中,创造了“四个一”的工作经验,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的同时,编写了区本阅读指导课教材《轻轻推开图书馆的大门》,为实现课外阅读
以马铃薯渣和农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当马铃薯渣(折合干重)和秸秆(玉米芯)质量比为1∶2时,出菇潮次多、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且商品
针对中学图书馆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缺陷及适应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和工作的发展趋势。提出建立网络环境下中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并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
英语学习.除了课内教学外,更需要课外阅读来巩固提高.、图书阅览室可以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搭建很好的平台。为此。图书管理员应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协助教师做好这项工作.
收入分配始终是政府高层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型和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收入分配领域凸显出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目前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性超越,这种“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与西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道路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生态文明作为衡量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彰显了该道路的创造性和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性超越,是对人民未来利益发展的根本维护,是人类实现真正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
搜索引擎依赖症作为一种“时尚”.在不同人群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本文分析搜索引擎依赖症的种种表现,指出其危害,并提出避免搜索引擎依赖的几项措施。
自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初中生物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不断改进和反思。基于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进行反思,力图更好的适应课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