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管理中的18定资产管理工作探究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事业单位作为国属专业技术单位,历来承担着我国社会公益性产品的提供任务。在对事业单位不断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如何形成一套机制使其科学、有效的对自身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已是十二五期间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由此,以“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探究”为题,其目的便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对上述问题的合理解决进行有益的探索;并且,与时俱进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行一点创新。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作为国属专业技术单位,历来承担着我国社会公益性产品的提供任务。在对事业单位不断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如何形成一套机制使其科学、有效的对自身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已是十二五期间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形成,则来源于目前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困境。该困境主要表现在:(1)忽视对资产的有效利用;(2)固定资产在可分割的条件下,容易形成缺损;(3)受事业单位自身組织层级的影响,单位固定资产逐层下派后缺乏有效监管。
  由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探究”为题,其目的便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对上述问题的合理解决进行有益的探索;并且,与时俱进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行一点创新。为了使问题的分析更加具体,本文以科研事业研究所为例作为考察对象。
  
  一、目前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误区
  
  1 关注对“物”的管理而忽视对“人”的管理
  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若没有相关人员进行使用,该物本身就主要以精神磨损的态势存在着。对固定资产施加了人的作用,这时在受到使用强度、频率的影响,固定资产必然会产生损耗。然而,如果相关人员并未按照使用要求进行操作,如:多媒体设备、实验室的仪器等。那么,固定资产就将在原有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加速损灭。这一结果,对于国家还是单位都是一种浪费。
  因此,目前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大凡都是定期检查与维修,但在规定与监督固定资产的使用制度上还有欠缺。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对人进行制度的设计,通过奖惩机制能有效实现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
  
  2 注重静态管理固定资产而忽视动态的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有相当部分事业单位已经走向或即将走向自负赢亏的状态。由此,如何使自身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则是现阶段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需要思考的问题。然而,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考察发现:大多数事业单位,仍然以静态管理的模式来对待固定资产。具体体现为: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期内,强调对其进行维修与保养。在制度上,也建立了相关人员负责制。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却不能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
  
  二、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机制构建
  
  1 激励兼容机制的建立
  “激励兼容”思想源于赫维茨的机制设计理论。在赫维茨的定义中,“机制”被描述为一个信息系统和一个基于信息系统的配置规则。在此基础上,机制设计理论讨论的问题是:对于任意一个想要达到的既定目标,能否设计出一个经济机制并且怎样设计一个经济机制,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目标一致——即每个人主观上追求个人利益时,客观上也同时达到了机制设计者既定的目标。
  由此可见,在上文所提到的,如何针对相关人员设计出一套制度,能使其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上形成科学、合理的状态,则需要根据激励兼容的要求进行制度安排。
  
  2 动态管理机制的建立
  受到事业单位某些固定资产具有资产专用性强的特征影响,在其使用寿命内不但会形成折旧;还将以隐性成本的形式存在损耗,即:沉淀成本。因此,显性和隐性成本所形成的叠加效应,就需要以一种动态的管理机制来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在具体的建立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1)在不影响本单位使用的前提下,某些固定资产可以向社会租赁;(2)在编制固定资产购置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有关固定资产的资产专用性的可能损失。
  
  三、上述机制背景下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施途径
  
  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有效设计
  尽管,目前各事业单位都是统一对固定资产进行招标采购;并按部门、层级进行派发。但在制度的设计上,仍然能够对此进行有效监管。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开展:(1)明确单位固定资产统一归口为国资部门委托管理。(2)明确每个层级的一把手负责监管本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并对直接上级负责。(3)权利与义务对等。
  
  2 动态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动态管理模式的开展,其目的主要在于对单位现有固定资产进行保值、增值的运作。这种模式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类型,则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以科研事业研究所为例,大部分研究所均设有公共实验室,针对通用性强且贵重的单位不常用仪器设备可向同行实行租赁。在租赁过程中,单位应配专人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监管。通过这种模式,就实现了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同时,事业单位在未来对固定资产进行购置管理时,应充分考虑该项固定资产的专用性水平。必要时,可以采取以租赁或以整合社会资源为主。
  
  四、小结
  
  事业单位作为国属专业技术单位,历来承担着我国社会公益性产品的提供任务。在对事业单位不断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如何形成一套机制使其科学、有效的对自身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已是十二五期间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关注其中一些细节问题,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段慧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析[M].山东纺织经济,2011(1).
  [2]陈红蕾: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M].价值工程,2011(1).
  [3]俞兆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事业单位管理中的18定资产管理工作探究/刘燕燕
  摘要:事业单位作为国属专业技术单位,历来承担着我国社会公益性产品的提供任务。在对事业单位不断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如何形成一套机制使其科学、有效的对自身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已是十二五期间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由此,以“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探究”为题,其目的便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对上述问题的合理解决进行有益的探索;并且,与时俱进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行一点创新。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作为国属专业技术单位,历来承担着我国社会公益性产品的提供任务。在对事业单位不断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如何形成一套机制使其科学、有效的对自身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已是十二五期间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形成,则来源于目前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困境。该困境主要表现在:(1)忽视对资产的有效利用;(2)固定资产在可分割的条件下,容易形成缺损;(3)受事业单位自身组织层级的影响,单位固定 资产逐层下派后缺乏有效监管。
  由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探究”为题,其目的便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对上述问题的合理解决进行有益的探索;并且,与时俱进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行一点创新。为了使问题的分析更加具体,本文以科研事业研究所为例作为考察对象。
  
  一、目前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误区
  
  1 关注对“物”的管理而忽视对“人”的管理
  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若没有相关人员进行使用,该物本身就主要以精神磨损的态势存在着。对固定资产施加了人的作用,这时在受到使用强度、频率的影响,固定资产必然会产生损耗。然而,如果相关人员并未按照使用要求进行操作,如:多媒体设备、实验室的仪器等。那么,固定资产就将在原有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加速损灭。这一结果,对于国家还是单位都是一种浪费。
  因此,目前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大凡都是定期检查与维修,但在规定与监督固定资产的使用制度上还有欠缺。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对人进行制度的设计,通过奖惩机制能有效实现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
  
  2 注重静态管理固定资产而忽视动态的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有相当部分事业单位已经走向或即将走向自负赢亏的状态。由此,如何使自身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则是现阶段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需要思考的问题。然而,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考察发现:大多数事业单位,仍然以静态管理的模式来对待固定资产。具体体现为: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期内,强调对其进行维修与保养。在制度上,也建立了相关人员负责制。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却不能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
  
  二、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机制构建
  
  1 激励兼容机制的建立
  “激励兼容”思想源于赫维茨的机制设计理论。在赫维茨的定义中,“机制”被描述为一个信息系统和一个基于信息系统的配置规则。在此基础上,机制设计理论讨论的问题是:对于任意一個想要达到的既定目标,能否设计出一个经济机制并且怎样设计一个经济机制,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目标一致——即每个人主观上追求个人利益时,客观上也同时达到了机制设计者既定的目标。
  由此可见,在上文所提到的,如何针对相关人员设计出一套制度,能使其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上形成科学、合理的状态,则需要根据激励兼容的要求进行制度安排。
  
  2 动态管理机制的建立
  受到事业单位某些固定资产具有资产专用性强的特征影响,在其使用寿命内不但会形成折旧;还将以隐性成本的形式存在损耗,即:沉淀成本。因此,显性和隐性成本所形成的叠加效应,就需要以一种动态的管理机制来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在具体的建立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1)在不影响本单位使用的前提下,某些固定资产可以向社会租赁;(2)在编制固定资产购置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有关固定资产的资产专用性的可能损失。
  
  三、上述机制背景下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施途径
  
  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有效设计
  尽管,目前各事业单位都是统一对固定资产进行招标采购;并按部门、层级进行派发。但在制度的设计上,仍然能够对此进行有效监管。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开展:(1)明确单位固定资产统一归口为国资部门委托管理。(2)明确每个层级的一把手负责监管本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并对直接上级负责。(3)权利与义务对等。
  
  2 动态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动态管理模式的开展,其目的主要在于对单位现有固定资产进行保值、增值的运作。这种模式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类型,则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以科研事业研究所为例,大部分研究所均设有公共实验室,针对通用性强且贵重的单位不常用仪器设备可向同行实行租赁。在租赁过程中,单位应配专人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监管。通过这种模式,就实现了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同时,事业单位在未来对固定资产进行购置管理时,应充分考虑该项固定资产的专用性水平。必要时,可以采取以租赁或以整合社会资源为主。
  
  四、小结
  
  事业单位作为国属专业技术单位,历来承担着我国社会公益性产品的提供任务。在对事业单位不断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如何形成一套机制使其科学、有效的对自身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已是十二五期间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关注其中一些细节问题,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段慧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析[M].山东纺织经济,2011(1).
  [2]陈红蕾: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M].价值工程,2011(1).
  [3]俞兆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基于國际收支表中“资本和金融账户”的视角,对于我国财政政策的外部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从实证方法上看,主要运用Johan8en协整检验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持续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于外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项目余额具有正向作用,中国的外部均衡受财政政策影响显著,并符合理论预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资本和金融项目;外部均衡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旅行社削价竞争的原因及其对旅行社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旅行社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促进旅游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关键词:旅行社;削价竞争;负面影响;对策    一、引言    我国旅行社大大小小有1.5万多家,还有近三四千家代理机构。虽然从人均拥有旅行社的数量上来看并不多,但消费者需求并不是很多,且旅行社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区分布极不均衡。因此,相对于旅游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上证所和深证所机械设备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为消除不同性质股权产生的影响,本文在实证中,将样本分为国有性质和非国有性质两部分分别进行研究。  關键词:资本结构;公司绩效;相关性
期刊
摘要: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对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国家科学技术实力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企业技术能力;新产品产值;多元回归模型    一、研究背景    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科技事业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国家的重要事业。技术创新也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对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国家科学技术实力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  由于技术创新是一
期刊
中国与印尼双边经贸关系全面发展    据中国海关数据,2010年中国与印尼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突破400亿美元,达427.5亿美元,比2009年大幅增长了50.6%。其中,中国对印尼出口219.7亿美元,增长49.3%;中国自印尼进H207.8亿美元,增长52%。中国对印尼小额顺差11.9亿美元,基本实现贸易平衡。  双边贸易快速增长。自2001年以来,中印尼双边贸易年均增速超20%,2008年两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步入复苏轨道,其呈现新特点:实体经济重新受到各国重视,全球产业分工与交易链条将重塑;行业调整、企业洗牌将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展开;随着全球通胀预期不断上升,国际贸易价格回升’跨国企业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企业内部贸易将大规模发展;跨国公司的资金链开始松动,一些国家在危机中为救助企业和金融机构注入的资金、持有企业的股份可能选择退出。  在跨越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推动跨国并购促进产
期刊
201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高达2.85万亿美元。中国连续四个月增持美国国债,截至2010年10月底,中国共持有9068亿美元,占中国外汇储备的31.85%,仍是美国国债最大的外国持有者。  考虑到美元中期仍旧面临着较大的贬值风险,中国持有巨量美国国债缩水风险较大。如果进行存量调整,在市场上大量抛售,会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导致美国国债价格大幅下跌,这不利于中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  另一方面,
期刊
国际经济重心向太平洋两岸转移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是否会冲击亚洲的经济合作和贸易格局,面对这种利益博弈,中国将如何应对意义非同小可。  作为第一个跨越太平洋东西岸,覆盖亚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多成员自由贸易安排,TPP最初由四个中小经济体组成(又被称为P4),经济规模和影响力有限。但是,随着美国决定加入TPP,TPP从一个不见经传的小型自由贸易协定(FTA),成为一个号称“
期刊
为了推动央企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总结经验,明确新形势下的战略路径,1月6日由国资委研究中心和《中国经贸》杂志社联合举办了,《央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座谈会》。会上,企业代表踊跃发言,为央企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献计献策。    海外拓展 硕果累累    在“十一五”期间,央企实施“走出去”战略硕果累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央企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既实现了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也提高了自身的国际
期刊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高端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2011年1月8日召开的“首届中国高端装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目前是高端设备制造大国,但还不是高端设备制造强国。我国高端设备在国际市场上还缺乏竞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要成为装备制造强国,最基本的标志是要拥有自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