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最遥远的距离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y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距离,可远及天涯,可近于咫尺。这种距离是不限于时空的距离,有人远在天涯,心却近在咫尺,有人近在咫尺,心却远在天涯。后者竟让人觉得有些遗憾,被称为“最遥远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不沟通,彼此会产生距离。距离是一道无形的隔阂。传说有一对老夫妻,他们很喜欢吃鱼,每次吃鱼时,丈夫都会夹鱼尾巴给妻子,而妻子都会夹鱼头给丈夫,一直持续了60年。丈夫弥留之际,说出了一个惊天秘密,原来这辈子他最喜欢吃鱼尾巴,他却把自己的最爱给了妻子。妻子失声痛哭,自己也一样,最喜欢吃鱼头,却把鱼头给了丈夫……这种爱,也许令人感动,但仔细想想,两个深爱的人爱得有些遗憾,爱得有距离。如果多一点沟通,那彼此是不是更贴近呢?人与人或许为了互悦于对方,可这也不过是红尘中的一场偶遇。一旦分别,两无痕迹,世事将一颗饱满的人心打磨得单薄无力,而往日真挚的情感也随着流年渐次地薄凉。谁还能一如既往,不改初日模样,曾经深爱的人容颜会老去,曾经稚嫩的心已饱经沧桑,即使当时爱得歇斯底里甚至思之如狂,可那份你不说她不懂的折磨,那份陌生千万的距离,你恐怕此生都超越不了。
  生活是一个大染缸,成长是条荆棘的路,为了更好地生存,融入社会,在人际交往的道路上少留下一些血迹,我们都早早抛弃了一份纯真,毫不犹豫,却不知迈出那一步后回头看到的是万丈深渊,我们都回不去了,或许多少年后,我们仍然可以迎风而立,却不再是当初的少年了。因为纯真与圆滑之间的距离太远,远到不敢去奢望回去的路。所以,我们的心也隔得越來越远。我在心外筑起了一道围墙,我愿其百毒不侵,哪怕从此以后大家过着两个世界的生活,毫无瓜葛,互不牵挂。这条银河的距离必定会随着年轮的增长越来越遥不可及吧。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倘若并不是你我相遇相识后却不相知的话,想必那就是天和海的距离了吧。终其毕生互望着对方却不过落得个海中挽着天的影子,天中衬着海的颜色罢了。蝶和花虽也有别,却可相遇、相识、相知,也有些浪漫主义的文人说,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天和海是能牵手的,可遥远又到底有多远呢?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吧。正因为孤独是生命的常态,所以相伴才显得格外珍贵,可当相伴被距离分隔开时,也只是以一种陪伴的虚名,内心却依旧布满了孤独的藤蔓而已。
  如果昼夜永不交替,如果太阳永远炽热,如果彩虹永不褪色,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会不会消失呢?
  (指导老师:周述荣)
其他文献
秋天,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变成红色,被人们称为红叶。红叶本是无情的,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却染有他们个人的感情色彩。如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杜牧《朱坡》:“倚川红叶岭,连寺绿杨堤。”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在这些古典诗词里,红叶是含情的物象、抒情的载体。  值得一说的是,红叶还是男女传情的最好媒介,特别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