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写作教学模式改革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u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给教育带来了新途径,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难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让小学写作教学顺利高效进行”是每位教师应思考的问题,只有探索出更加先进、现代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落实教学理念。
  电脑、手机等作为信息时代下的产物陆续出现在校园中,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课堂教学压力也与日俱增。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就信息环境给小学写作教学带来的影响展开分析和讨论,探索解决方案,为其他模式的提出提供参考。
  一、信息技术给小学写作教学带来的影响及冲击
  1.写作教学方式发生变化
  教育改革让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逐渐走向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网络课程层出不穷,教学信息不断涌现,学生从网络上就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对课堂教学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例如,学生想学习写作技巧,直接从网上搜索就可以找到相关课程。有的课外辅导书上还附带网上教学课程,使写作教学工作的开展速度得到了迅速提升。二是写作载体的改变。在传统的写作中,学生依靠笔记本等纸类的支持,不仅要耗费很多时间采购,还会污染环境。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办公软件就可以完成写作,然后通过互联网发给教师,既不浪费资源,又节省了大量精力。
  2.写作素材搜集渠道更广泛
  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寻找写作题材,受渠道的限制,只能从报纸书刊上获取,耗费了教师的大量时间,课堂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可以在开课前一天就写作内容征求学生的意见,然后整合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主题,拓展写作素材,方便快捷。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写作素材搜集渠道拓宽了,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写作教学方式的探索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主要负责写作内容和方式的制定。但要注意,学生仍处于主体地位,所有教学工作都要围绕他们开展。教师需要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同时让学生熟练掌握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知识。具体的实施步骤包括四方面内容,以下是具体介绍,希望能对教师有帮助。
  1.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情境教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通过创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将知识与生活感悟相融合的方式具体地反映到作文中,让学生明白写作离不开生活,从而让他们留心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多媒体中的视频和音频教学,音乐让学生放松,视频将学生带入到意境中去,让他们领悟内涵再写作。以《观潮》为例,教师首先播放一段钱塘江大潮翻滚的波涛声,引导学生,再放视频,进一步让学生领略钱塘江的汹涌澎湃,最后让学生写对祖国山河赞美的文章。
  2.入情入境,自主探索
  现代化教学主张学生为主,教师不再是主体,而是引导者。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各种手段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意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培養学生对语文的热爱,积累有用的素材并运用到写作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使知识真正得到迁移。
  3.合作交流,丰富表达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性格,对事物的看法也会不同,即使面对相同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观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引导学生作文的主旨,构建属于自己的文章结构,然后进入合作交流的阶段,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交换意见,思维得到拓展。
  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有的学生提出保护地球环境的建议,也有的展示哪些行为导致了地球环境被破坏,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将学生的感受记录下来然后共享,带动学生在感受情境的基础上得到思想的升华,使写作内容更加深刻。
  4.拓展训练,网络交流
  一篇作文反应了学生的思想水平,是情感的真实表达,也是网络交流的反馈。教师可以创建博客,然后以某个主题为内容分享相关的视频、文章、照片等,让学生之间分享心得,也可以对他人的评论做出评价。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不会让学生感到无聊,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语:如今的小学写作教学模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模式趋于人性化、多样化,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信息技术如果能得到充分利用,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出新的方法,有效解决学生写作的难题,最终让学生爱上写作。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检验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当前的小学阶段,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难点。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此,本文从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是当前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教学
期刊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因而,思维需要语言才能成为具体的思想,而语言则需要思维才能成为灵动可感的辞章。它们统一为一个整体,离开了彼此就没了生命。这个特性决定了我们高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并力争使它们达到相当的高度。  学术研究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学生读、写、听、说能力是上乘的,其思维能力也是一流的;反过来亦然。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常发现这样的情形:记叙文章写得活灵活现者,他联想
期刊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真正统一的课堂。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生态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那么,如何构建“语文生态课堂”呢?  一、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  2020年颁布的《中等职業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期刊
月亮是个香香的芝麻饼,圆圆胖胖的时候特别爱笑,一笑就往下掉芝麻粒。掉下来的芝麻粒星星点点地洒落在天空中,变成了星星。   月亮饼变得越来越瘦,越来越瘦,最后瘦成了一艘小船,在深蓝色的夜空里划呀划,一边划,一边把洒落的星星重新捡起来吞进肚子里。吃饱了的月亮就又一点點变圆变亮啦!
期刊
幼儿教育,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扩展教学资源,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民歌民谣是我国多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文化,是我国民族藝术。将其运用于口语教学中,效果明显,需要教师多做教研,提升教学水平。  一、选择民谣民歌提高幼儿口语水平的原则  受习俗、语言与生活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民歌民谣形式种类繁多,内容广泛,但是其中有很多不适合幼儿的内容。因此要在去其糟粕,挑选优秀的作品当作口语训练的资源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情感意识。作文教学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的作文批改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与培养至关重要.  作文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程序,既是教师评估学生写作水平的过程,也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的过程。教师对学生作文有效批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一、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写起
期刊
生活看似平淡,其实蕴含丰富。大文学家往往拥有一双慧眼,能够透过生活的表象感悟出深刻哲理。学生可以通过日记把身边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并表达感想。日记是对一天经历的回顾,是对人生的记录,是对生活的总结。学生在日记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词汇,提升遣词造句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聚焦现实,写生活日记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每个人都是鲜活的个体,生活经历或许相似,但绝不会完全雷同。只要做
期刊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千锤百炼的名家大作,对学生的写作有着极强的指导价值。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丰富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基于这一情况,很多教师投入到运用教材指导学生写作的课题研究中。本文就如何运用教材指导学生写作做了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发现,要保证教材在写作教学中发挥作用,必须从三方面入手:第一,革新教育
期刊
我是一条鱼,生活在山脚下的小河里。  春天,水面上厚厚的冰层被春姑娘曼妙的舞姿融化了,在水下闷了一冬天的我们刚一探头,春的气息就迎面扑来,小草向我们颔首致意,点点碎花是春的脚印,一点点延伸向远方。我們在河面画下一个个同心圆,跟小草、小花一起谱写春天的乐章。  春末时,夏夜在探头张望,我们欢快地嬉戏,时而加快速度,跃出河面张望。此时的草早已是翠绿了,花朵的清香被浓郁的香气替代,一切都宣示着夏的到来。
期刊
实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技巧,不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学生不能真正地体验生活,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课堂氛围压抑、沉闷。没有生活实践,机械的写作练习,使学生的思维僵化,没有写作兴趣和动力。基于“生本教育”理念,实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