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稀记得,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做了个专题节目,主旨是“精神”。在这个节目中,人们谈到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这类精神到此打住。人们不禁发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走到哪里,就出来个哪里的“精神”。可是,这个核心走到北京半个多世纪了,北京是其领导核心住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怎么就没有出来个“北京精神”呢?
按照上面的规律,是应该出来个“北京精神”的。“井冈山精神”的亮点,是开创;“长征精神”的亮点,是信念;“延安精神”的亮点,是奋斗;“西柏坡精神”的亮点,是进取。从这些精神中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各个地方的“精神”,是各个时代的需要,是各个历史任务的需要,是各个地域中心的结晶。这些“精神”,也可以笼统的称之为“革命精神”“时代精神”。根据这个规律,“北京精神”的亮点,就应该是高效,使国家和人民迅速富强。然而,事实是:没有出来个“北京精神”。
怎样才能出来个“北京精神”!这是个大课题,是归属专家学者研究的范畴,是精英话语,老百姓缺少发言权。那么,为什么没有出来个“北京精神”呢?有的精英们的解释是:中国至今落后是因为中国的基础差,“一穷二白”。这是精英逻辑“纵向比”,自己和自己比。其实,我们只要来一个“横行比”,及中国和其他国家比,就可以得出结论:基础差并不是中国长时间落后的症结所在——且看实践:东边的日本,西边的德国,成为二战的战败国之后,国家成了一片废墟,比中国穷得和白得多了。中间的中国和东边的日本、西边的德国在上世纪40年代末,站在同一条“一穷二白”的起跑线上,如今,人家已经是世界上显眼的发达国家,咱们的大中国,却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好像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为什么没有出来个“北京精神”,老百姓倒是可以提一提、谈一谈的。老百姓是这样说的:例如,发达国家是重才兴国,咱们中国是贱才误国:新中国成立后,正是需要加强教育事业和尊重知识分子的时候,咱们中国却拿教育事业和知识分子开刀了:批武训、抓胡风……知识分子在中国成了继地、富、反、坏、右、敌、叛、特之后的“臭老九”!例如,发达国家是一心一意来搞经济建设使经济腾飞,咱们中国是专心致志“以阶级斗争为纲”带动经济折腾;大跃进、公社化、大食堂、大炼钢铁、反“右倾”“文化大革命”、揪“叛徒”、抓“516”、斗批改、下农场、“上山下乡”……使经济一再挫折,甚至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汲取了上述的教训,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按理说,过去耽误了“北京精神”,现在该补上了吧!可是改革开放30多年了,仍然没有出来个“北京精神”!
大概,一些精英们在为怎样出来个“北京精神”迷茫犯愁不知所措。否则,他们肯定会在大声地呼喊“我们要出‘北京精神’”了或“我们出了‘北京精神’”了。老百姓虽然没有能力解决怎样才能够出来个“北京精神”问题,但是他们却很清楚为什么没有出来个“北京精神”。我想,在这方面,少数精英们是否可以躬身下问向老百姓请教。因为,清楚了为什么没有出来个“北京精神”,才可能出来个“北京精神”。这就像一个人,清楚了病症,才可能医治成为健康人。
“北京精神”,即执政能力高带来的发展效率高、达到强国富民(而不是国富民穷)世界高点,很重要。没有“北京精神”,过去的一切“精神”都成了徒劳。就此来说,“北京精神”,是“至高精神”,且已经是“终极精神”。
这类精神到此打住。人们不禁发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走到哪里,就出来个哪里的“精神”。可是,这个核心走到北京半个多世纪了,北京是其领导核心住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怎么就没有出来个“北京精神”呢?
按照上面的规律,是应该出来个“北京精神”的。“井冈山精神”的亮点,是开创;“长征精神”的亮点,是信念;“延安精神”的亮点,是奋斗;“西柏坡精神”的亮点,是进取。从这些精神中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各个地方的“精神”,是各个时代的需要,是各个历史任务的需要,是各个地域中心的结晶。这些“精神”,也可以笼统的称之为“革命精神”“时代精神”。根据这个规律,“北京精神”的亮点,就应该是高效,使国家和人民迅速富强。然而,事实是:没有出来个“北京精神”。
怎样才能出来个“北京精神”!这是个大课题,是归属专家学者研究的范畴,是精英话语,老百姓缺少发言权。那么,为什么没有出来个“北京精神”呢?有的精英们的解释是:中国至今落后是因为中国的基础差,“一穷二白”。这是精英逻辑“纵向比”,自己和自己比。其实,我们只要来一个“横行比”,及中国和其他国家比,就可以得出结论:基础差并不是中国长时间落后的症结所在——且看实践:东边的日本,西边的德国,成为二战的战败国之后,国家成了一片废墟,比中国穷得和白得多了。中间的中国和东边的日本、西边的德国在上世纪40年代末,站在同一条“一穷二白”的起跑线上,如今,人家已经是世界上显眼的发达国家,咱们的大中国,却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好像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为什么没有出来个“北京精神”,老百姓倒是可以提一提、谈一谈的。老百姓是这样说的:例如,发达国家是重才兴国,咱们中国是贱才误国:新中国成立后,正是需要加强教育事业和尊重知识分子的时候,咱们中国却拿教育事业和知识分子开刀了:批武训、抓胡风……知识分子在中国成了继地、富、反、坏、右、敌、叛、特之后的“臭老九”!例如,发达国家是一心一意来搞经济建设使经济腾飞,咱们中国是专心致志“以阶级斗争为纲”带动经济折腾;大跃进、公社化、大食堂、大炼钢铁、反“右倾”“文化大革命”、揪“叛徒”、抓“516”、斗批改、下农场、“上山下乡”……使经济一再挫折,甚至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汲取了上述的教训,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按理说,过去耽误了“北京精神”,现在该补上了吧!可是改革开放30多年了,仍然没有出来个“北京精神”!
大概,一些精英们在为怎样出来个“北京精神”迷茫犯愁不知所措。否则,他们肯定会在大声地呼喊“我们要出‘北京精神’”了或“我们出了‘北京精神’”了。老百姓虽然没有能力解决怎样才能够出来个“北京精神”问题,但是他们却很清楚为什么没有出来个“北京精神”。我想,在这方面,少数精英们是否可以躬身下问向老百姓请教。因为,清楚了为什么没有出来个“北京精神”,才可能出来个“北京精神”。这就像一个人,清楚了病症,才可能医治成为健康人。
“北京精神”,即执政能力高带来的发展效率高、达到强国富民(而不是国富民穷)世界高点,很重要。没有“北京精神”,过去的一切“精神”都成了徒劳。就此来说,“北京精神”,是“至高精神”,且已经是“终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