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则应用于乳腺癌的思路浅析

来源 :辽宁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igang_fl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医治则对于治疗乳腺癌的指导意义,为乳腺癌的临床施治提供中医药理论支持。方法紧扣乳腺癌的病理特点,结合理论实际与文献研究,立足于中医治则体系,探究治疗乳腺癌的具体方法论依据。结果中医治则思想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阶段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有着重要且切实的指导意义。结论在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上,应注意结合治病求本、三因制宜、调理脏腑关系等思想,合理用药,辨证施治。
其他文献
卵巢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繁多、病情反复、治疗复杂,其中以卵巢上皮性癌最为常见。当前,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治步入了精准化、个体化的综合全病程管理时代,以患者为中心、以循证医学证据和诊治规范为依托的多学科团队(MDT)协作诊治能够提供优质的诊治决策,提高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命质量。卵巢恶性肿瘤的MDT协作诊治需要良好的制度和管理、规范的实施、落到实处的执行,以打破专科壁垒,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
期刊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慢性病,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是进展型的疾病。随着近年来内异症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内异症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更新。新的诊治观念包括提高对内异症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根据不同的临床问题、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分层处理,综合评估,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操作;保护卵巢功能,促进妊娠;术后长期管理,减少复发,改善生活质量;强调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手术决策需权衡各种风险及获益;强调药物管理在长期管理中的意义以及对恶变问题的警惕和对患
期刊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MA)合并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由同一专业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团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358例OM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后至少随访8年。所有患者分为DIE组(合并DIE)和非DIE组(未合并DIE),并对其临床特征、手术结果和随访期间的远期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OMA患者358例,其中DIE组190例(53.1%,190/358),非DIE组168例(46.
目的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肾积水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92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92例患者的年龄为(40.0±6.0)岁,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为0.9%(92/10222)。92例患者中,11例(12%,11/92)无临床症状,81例(88%,81/92)存在痛经或腰腹痛等疼痛症状及泌尿系统症状。全部患者均合并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87例(95%,87/92)为单侧病变,其中左侧48例(52%,48/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胚胎着床部位与病灶位置的关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治疗且可查到超声检查结果并能通过颈部透明层辨别胚胎或胎盘着床部位(≥孕11周)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复核超声检查结果,根据胚胎或胎盘着床部位与子宫腺肌病病灶位置的关系分为近距离组[指胚胎或胎盘着床部位在病灶上,或着床部位和病灶在子宫的同侧(即着床部位非常接近病灶),共59例]、远距离组(指胚胎或胎盘着床部位远离病灶,或着床部位和病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影应用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切除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7月1日至10月1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例AWE患者,术中采用ICG(0.25mg/kg)作为荧光显影剂,在近红外荧光腹腔镜辅助下进行AWE病灶的荧光显影,指导AWE的精准切除。切除AWE病灶并取其3、6、9和12点的切缘组织及病灶基底部组织送病理检查。记录静脉推注ICG后至荧光显影的时间、荧光显影率、荧光显影下切除病灶的时间、ICG使用相关的不良反应、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病灶
目的探究体质指数(BMI)对于进行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体外受精或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法(IVF/ICSI)治疗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行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IVF/ICSI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BMI分为低BMI组(BMI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附着于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伴或不伴胎盘植入性疾病(PAS)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分娩的有剖宫产史伴前置胎盘、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孕妇共225例。根据孕妇是否伴胎盘植入分为植入组(172例,占76.4%)和非植入组(53例,占23.6%),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包括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率及输血率等。再根据胎盘植入程度将孕妇分为侵入组(包括植入性PAS及穿透性PAS,共153例,占68.0%)和非侵入组(包括粘连性PAS及非PAS,
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痛经、月经过多、子宫增大和不孕,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近来药物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地诺孕素是第4代人工合成孕激素,近年来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子宫腺肌病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源疾病,地诺孕素对子宫腺肌病疼痛症状疗效显著,能够提高血红蛋白含量,维持基础雌激素水平,不引起低雌激素症状,可长期使用,治疗过程中常见可耐受的异常子宫出血,但临床应用仍需更多研究和探索。
期刊
随着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问题的提出,辽宁区域产业结构与专业人才供给之间存在的不匹配、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和智力资源的供给侧,不仅需要提供充足的数量供给,而且必须提供与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高度契合的有效供给,才能为辽宁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高效的人才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