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自由医生“探路者”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kai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强如今不隶属于任何一家医院,他是一名“自由医生”。
  张强的名片很简单,正面印着“张强医生”,反面印着“Dr. Smile”(微笑医生)。每天早晨7点,张强都会在iPad上画一幅风景画,发送到微博和微信上。他喜欢戴花色手术帽,“因为这能给病人带来好心情。” 在医院, 这种印有“CARE、HEAL”(关心、健康)字样的个性手术帽,在术后经常“丢失”,因为“喜欢它的护士们太多了”。做手术时,张强会在手术室里播放法语歌曲,“这样手术台上的病人就没那么焦虑了。”选择法语歌是因为大多数人听不懂歌词,加上节奏舒缓,特别能安抚人的情绪。
  事实上,张强与其他医生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现在不隶属于任何一家医院,他是一名“自由医生”。
  上岸与下海
  2012年底辞职前,张强就已在体制内功成名就:作为中国最知名的静脉曲张微创手术专家,他创新的多项血管微创技术,填补了亚洲血管外科的空白。他是国内第一个把腹腔镜技术应用到血管外科的医生,其自行设计的医疗器械,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
  张强出身于医生世家,爷爷是中医,外公外婆是西医。妈妈从小就给他准备了一个手提包,并告诉他,“这是你以后当医生出诊用的。”张强从小被长辈悉心调教,他有两个爱好:画画和武术。7岁开始,张强就参加了武术班。这一练就是10年,一直到他上大学为止。
  成年以后,文理兼修的他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外科医生,而且看起来一帆风顺。但职业瓶颈不期而至。“公立医院的行政臃肿,并没有围绕医生服务,整天都有开不完的会。”他说,“而且病人来看病,一切都是糊里糊涂的。不知道该找哪个医生,排多长时间队,如何检查。”国内所有的公立医院,几乎天天都在上演相似的一幕——如果不是特需门诊,一个医生一天几乎要看100多个病人,好不容易排到了,看病也就2到3分钟时间。说白了,“中国的医疗水平,根本还处于混沌状态。”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服务粗糙,医生和病人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这和张强在国外看到的医院大相径庭。
  问题出在哪里?张强认为,“根源就在于,现行医疗体制中的医生劳务价格出现了扭曲。”作为病人都觉得看病贵,“可在公立医院,一个护士注射价格才1元。这不是笑话么,现在外面擦一个皮鞋也不止1元。”医生的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专家门诊收费才17元,医生看一次病可得2元。
  这样的价格体系,显然无法支撑医务人员的生存。于是,现实中又出台了“以药养医”的政策。30 年前的政策规定,医院拥有一个权限,即在购进药物后,可以收取差价5%~15%的加成利润。“当医生和护士的劳务价格已经低于成本时,医院靠什么赚钱?那就是药和检查。”张强认为,“这就造成过度医疗问题,可能一个病原本只需吃10元的药,最后却让你花上200元。结果,看病的总额反而更高。”而身为医生,整日给病人开不需要开的药,做不需要做的检查, 谁也不好受。
  最终,小儿子的出世让张强下定了决心。“在手术室,我看到宝宝那么顽强、努力地来到人间。一瞬间,我感觉没有什么东西是可惧怕的。”当时,张强的太太已经40岁,所有的公立医院都建议她剖腹产,但一家私立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孔玉屏经过检查后却建议顺产。结果,张强发现整个过程非常安全舒适。生产时,孔玉屏选择的麻醉师收费3000元。“他其实不是全市最贵的,但水平最高。”为了让产妇舒适、孩子健康,这个麻醉师随时前来观察:“不是一上来就给你麻醉,而是根据准妈妈的疼痛感、宫缩来逐步用药,看看哪一点对人是最合适的。”医生也一直在侧,“这让生孩子的过程,一点不恐怖。”
  经此一役,张强彻底想明白了。2012年底,他在微博上宣布:“在2013年离开体制执业,要为中国善良优秀的医生们寻找一条新路。”
  上岸第二季
  张强选择的第一个执业点,正是孔玉屏所在的上海沃德医疗中心。新办公室在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明窗净几,桌子摆放着红色玫瑰,墙上的漫画特别抢眼。这是一个画家病人的作品。画上的张强穿着白大褂,站在丛林密布般的血管上,戴着一双红色拳击手套左右挥舞 。
  张强如今是沃德医疗中心的“开业医生”。“开业医生”与医院不构成隶属关系,与护士、助理医生、科室主任隶属于医院的签约有所不同。“我在医疗中心没有薪水,所得收入是分成。就像很多执业律师一样。”由于一个人无法单独实施手术,张强还带了一位医生和一个秘书,他们的薪水( 包括五险一金),都由张强承担。“病人前来看病,都采取预约制,只要找秘书,就随时可以联系到我。”
  张强把自己“上岸”后的经历在微博上直播, 并将每三个月定义为“一季”。如今已经是“第二季”了。
  “上岸”后,张强的理想已经部分实现了:病人是预约的;等候大厅温馨明亮;有秘书安排病人;就诊私密;诊室隔开;检查和抽血不需预约;记录电子化;可从网络上查结果和咨询。
  最初,沃德把张强的门诊费挂号费定为1600元,他主动改为500元。只比其原来在公立医院特需门诊贵200元。沃德医疗中心的一切都是按照美国最顶尖的私家医疗服务配置的,手术病人的更衣间里,甚至有独立洗浴和卸妆室。第一个来看病的是张强在微博上的粉丝。张强和病人足足沟通了20分钟,这正是他的理想——病人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就诊,他一天最多看9个病人,而一天的手术量最好限定在三台。
  大半年过后,他在微博上发布了《上岸第二季》的“剧情”:“现在每个月病人都在不断增加,已经开始逼近负荷。第二季度的收入,开始接近我原来在三甲医院时整个科室的业务收入。血管手术,已经位居整个沃德医疗中心的首位。”
  自由医生的未来
  2012年底,张强几乎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出体制”。办辞职手续的路上,他被拿话筒和扛摄像机的电视台记者拦下,索性先发制人道:“对,我很幸福。”
  张强想要构建一个不同于公立医院的团队,通过多点执业,探索与以往不同的医生工作模式。
  在美国进修的日子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因为他亲眼看到了“中国医生未30年后的情形。”
  1997年,张强来到了美国医生布莱纳的家中。布莱纳选择在北加州的郊县执业,因为当地医生人数少,且收入不菲。布莱纳医生是普外科和血管外科医生。他和另一个胸外科医生合伙开了一家诊所,多余的空间租赁给了另外一个医生联合体接受五官科病人。诊所设于他多年前购买的一幢独立别墅里。其手术主要包括一些简单的局部麻醉和内镜检查。
  在美国,医生的费用比检查和药品器械费用要高。1997年医生的收入大概在每15分钟200美元以上。由于收入不菲,且当地房价便宜,布莱纳医生一家住在一个大宅子里。一栋三层的木屋有6个卫生间、2个餐厅、5个卧室,院子占地200亩。一条小溪流过院子,布莱纳还在树林里养了两头驴。
  2013年,张强和他在旧金山又聚会了,布莱纳的儿子已成为医生,女儿成了护士。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医生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可以从事医疗行业。这和中国截然不同。”张强说,中国的现实困境不仅让很多医生萌生去意,甚至不想让孩子们学医。但张强却不这么想。2岁的小儿子就经常戴着他的花色手术帽当头巾,这个医生世家的传统将由张强继续传承。
  (转载自《外滩画报》)
其他文献
每次看到“挫折”这个词,我的思绪都不由自主地回到那一年——高考落榜后饱受煎熬、与自己内心的魔鬼抗争的一年,被命运玩弄却不放弃抗争的一年。  一帆风顺的轨迹  在高考前,我的人生历程可谓一帆风顺:从小到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顺风顺水地以高分进入重点初中、重点高中,一个接一个地获得各种全国竞赛奖项,长期担任班干部、学校团干部,甚至在足球场上也是叱咤风云。几乎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坚信,如此优秀的我肯定会考
期刊
一个人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候——一个人的战争。这种时候,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没人会觉得奇怪。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回望中的道路总是惊心动魄。白岩松如是说。  可我却以一颗平静的心,不急不缓地摸索到往事的绳,再慢慢地编织。直到把它编成一条好看的辫子。我希望当我回头看时,它美丽依然。  我总会在天刚吐白时分醒来,在黑眼圈严重的情况下,我强迫自
期刊
报上刊登自杀的消息,通常是被禁止的。然而,下面要谈的是我个人的自杀问题,因此,我希望威严的官府,不仅能高抬贵手,准予报导,甚至还能为我这样一个无名小卒的自杀庆幸。我曾一度得了自杀狂症,心里总想着自杀。我的第一次自杀经过是这样的:“喂,朋友!”我自言自语道,“怎么个死法更好,用手枪,还是用匕首?”死么,都是一样的……但是至少让我死得高尚一些:我决定服毒自杀。  我买了剧毒药品,将自己关在屋里,写了一
期刊
正午准时,他打开布袋,摆出他的谋生器具,包括一打玛瑙贝壳,一块绘着神秘难解图表的方布,一本簿子,外加一捆古叙利亚文字轴。他的额头上显著地点着香灰与朱砂,眸子里射出敏锐、异样的光芒,这虽无非是不停搜求主顾上门的结果,但在头脑简单的顾客眼里,却被认作是可以获得慰藉的先知之光。他对星相,一如他天真的主顾,是同样的陌生;然而自他口中说出的,却能取悦主顾且令每一个人吃惊:其实这也只是钻研、勤练与猜测的功力。
期刊
上星期六,与表弟一起开车去上海。我们都不熟悉上海的城市道路,可凭着导航仪的指示,我们最终还是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早在十年前,开车去上海还要请老司机带路才行,可现在,根本不认识道路的新手也能轻松自如地进出大上海了。这也就是说,对司机这一行的要求,正在逐步地下降。随之而来的,是一批靠在高速公路路口帮人带路谋生的民工,遇到了生存上的困难。因为导航仪抢走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很多生意。  提到司机,不由得又想到
期刊
他们初次相遇时,他只是一个字幕设计师,尽管读完剧本后他的脑海中便会出现整部电影,但没有人重视他。而成绩优秀的她因为患上舞蹈症被迫放弃学业,成了电影公司的剪辑师。他只比她大一天,而她在拍电影方面的知识比他多得多。  她第一次引起他的注意,是因为她咯咯的笑声和别致的红头发。  那时的她漂亮热情,是一个善于交际、特别有吸引力的女孩。尽管他对她一见钟情,可是,他觉得马上就向她示爱并不合适,他自卑而害羞。一
期刊
据说,我出生时,天空的北方,出现祥云一片,渐渐由远至近飘到我家房顶后,幻化成一个字:帅!  爸爸见到我后,声嘶力竭的哭了一个半月,他打死也不相信我是他的染色体遗传下来的孩子,几次拿菜刀冲到我母亲床前,挥舞着说要把我斩成肉泥,母亲以死相护,我才得以存活。  爷爷的青光眼十几年了,一米开外分不清是人是狗,可是当我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老人家老泪纵横,自谫双目,从此不见天日,说是不想再见到人,以免后患无穷
期刊
我不是说美国的橘子比中国的甜。事实上,美国的水果和蔬菜有不少都是淡而无味,只是卖相好看而已。不过,因水土不同而发生变异,这种事真是有的。  在华盛顿时,老公突然为我拉开了车门。那一刻我惊得目瞪口呆,第一反应是他是不是神经错乱了。我清楚地记得我俩第一次相亲时,饭馆的门有一道塑料帘子,他雄赳赳气昂昂走在前面,帘子的一角“啪”地打在我的脸上。如今,仅仅过了一道海关,老公就开始为我和女儿开关车门、拉椅子,
期刊
蒸菜中,最难蒸的是鱼。火候,少一分太嫩,多一分又太老,就像民国时期的王映霞,成仿吾说她是绝顶美女,增一分太肥,减一分则太瘦。阿三是蒸菜师傅,阿三说:“……蒸菜么,就是把生的东西蒸蒸熟,活的东西蒸蒸死,淡的东西蒸蒸咸……”  阿三既不是杭州人,也不是余杭人,戴一只金表,一根很粗的金项链。阿三蒸的菜,粗看清汤光水,一吃,吓一头:“介鲜啊!要命哉。”  我跟阿三谈起过蒸菜这个事情,阿三说:“……很简单,
期刊
马斯克今年42岁。他的人生精彩得有点不可思议:他创立了大名鼎鼎的网络支付平台PayPal,31岁成为亿万富翁,用10年时间制造出世界价格最低的运载火箭,开辟私人探索太空时代,同时制造出第一辆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电动汽车,新能源太阳城计划正在进行,45分钟横跨美国的超级高铁已在构想中。完成任何一件,都算伟业,但他却在踏上美国的26年里悉数完成。他既是天才工程师,又是卓越企业家,他前无古人地跨越各个领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