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分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wu9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总体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逐渐的由弱小变为强大,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更是一步一步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近年来,我国积极的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合作的范围和领域迅速扩大,无论是经济还是其他福利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03-2014年的十二年间,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每年的流量从6.2亿美元飙升至79.2亿美元。尤其是近几年的增速更是十分的惊人。而且中国制造业几乎覆盖了社会上绝大部分的行业。在这些行业里面,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主要行业是金融、商务服务、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采矿和制造六大行业,这六大行业累计投资存量 2801.6 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 88.3%。投资行业的多样化毫无疑问将会大大提高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竞争力。但是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我国制造业在对外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例如政府协调制度的不完善、企业自身发展的种种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引以为戒,不断改进。因此,透彻的分析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一些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分析出问题的原因以及改善的方向,对于我国对外投资的健康和飞速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特点
  1.投资规模和投资行业的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政府对制造业的高度重视,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步伐也愈来愈快,企业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壮大。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078.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2.8%。与此同时,制造业对外投资存量也大幅攀升,由2003年19.8亿美元达到2014年的238亿美元,上涨了十倍有余。这些数据都说明了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正在迅速的扩大。在投资规模扩大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制造业的投资行业也在不断的扩大。从行业分布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涉及28个行业,并购涉及16个行业大类,包括能源资源、食品消费、交通运输设备和机械电子等领域,门类齐全,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突出。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都在不断发展落实着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跨越过去的12年,我们认为我国制造业的行业分布越来越广,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是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特征之一。
  2.亚洲仍然是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区域。对美国的投资增长较快
  从我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上来看,中国制造业投资的流向长期以东南亚各国及香港台湾为主。截至2010年底,投资于港台制造业存量已经超过33亿美元,投资于东南亚的制造业存量也超过14亿美元。我们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主要集中在亚洲且比重较大,年均占比达到70%左右。这些都说明了亚洲在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区域中占据了绝对的领先地位。我国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地域优势,在亚洲地区巩固自己的制造业领先地位。在着眼全球的角度看,截至2014年底,我国制造业对美国的投资存量增长迅猛,达到了16.13亿美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230%。这个增长速度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里面是最快的。这也说明了中国向美国市场进军的趋势和决心。
  3.投资方式的日益多元化
  在中国刚加入WTO的时候,当时中国制造业企业刚刚向国际市场发展,直接投资建厂通常是我国企业唯一可供的选择方式。因为此时中国企业大多没有能力支付吸收合并过程中所需支付的大额溢价商誉,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当时最缺少的就是经验。因此,随着中国企业管理经验与管理能力及资金能力及企业知名度的不斷提升进步,中国企业也逐渐开始尝试通过股权合并等方式进行直接投资。跨国并购作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在2004~2013年之间交易数量呈现稳定增长势头。例如吉利收购沃尔沃、联想收购IBM、TCL收购Thomson彩电业务等等。这种方式可以带来许多的优势,能够减少很多的手续和麻烦。同时也可以规避一些贸易的壁垒等。但同时,这也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内外整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有较为全面的组织管理策略以及高层领导坚决的执行力,因而,可能并不适用与中小企业。近些年,又出现了以技术联盟为主的新型投资方式,即中外企业在原有合资企业的基础上,以技术为链条进行的国际合作与国际投资。如中国手机制造厂商与三星的关于“手机蓝牙技术”的技术联盟,这种投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的适合中小企业的投资,但合作投资的绩效问题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检验。
  三、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1.部分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缺乏国际合作
  近年来,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国际上的一些工程项目中相遇。这就造成了国内企业的竞争也蔓延到海外。在非洲、拉美、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在基础设施领域的电站、大坝以及公路铁路等项目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竞争的企业都是中国的公司,有的企业为了拿到订单,采取低价策略,不断降价,造成恶性竞争。有的企业在拿到项目以后,为了降低成本又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导致合同最终无法履行,给企业自身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损害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整体形象。同时,不仅在中国企业之间,在中国企业与东道国之间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对东道国当地法律的忽视以及双方文化差异非常容易引发两者之间的争议。我国企业在合理运用法律政治手段有效解决争议保护自身海外权益上仍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等诸多方面的问题。2014年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与东道国发生争议的高达22%,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3%的比例。
  2.中国对于对外投资的管理体制和法律体制不完善
  首先,从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相关部门就开始负责对原有关部门的职能机构进行了合理的重组和撤并,目的当然是能够尽可能把国家层面的一些机构的权利集中起来,然后有针对的对对外投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解决,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但是从一段时间的效果来看呢,虽然在政府办事效率和节俭程序上有所进步,但大家各自为政和相互的推诿扯皮现象这一问题还是没有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在管理层面上还是缺乏一个领导和统筹的管理机构,部门之间各管一段或一个方面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这种想象是对时间、人力等资源的无谓浪费。同时这种现象也会造成对外投资的制造业在一些资源上的浪费,以至于对整个对外投资都会产生很不好的结果。因此,成立统一的国家级管理机构用以专门负责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备案与审批,避免不同部门之间职能的重叠交叉,提高项目审批环节的效率并在不影响其独立性的前提下为对外投资企业提供咨询是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的必由之路。另外一方面,由于我国在对外投资发展起步的比较晚,所以很多的法律法规都没有健全。这也造成了我国在对外投资发生问题时没有法律的保护。同时我国现行的对于对外投资的法律在某些方面与国际上的法律也会存在一些分歧。这些都是我们在法律层面的缺陷。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那么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就会无法可依,而且出现问题后也会处于不利地位,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3.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总体产业结构落后,技术水平低
  在我国实行走出去战略的前提下,中国制造业的走出去不仅要在量上要取得很好的成绩,同时也要在质上有一个大的飞跃。但是目前从我国在对外投资的总体结构来看,我国制造业的对外投资仍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其中,涉及高新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对外投资仅占332%,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优势产业未能完全释放潜力是制约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瓶颈。这些一方面是我国企业的本身技术水平落后所造成的结果,另外一方面也是我国政府部门在制定大的发展方向时所忽略的结果。我国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研发能力低。技术优势的缺乏,将是制约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长期性因素。中国企业大多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下游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绝大多数的中国跨国企业在国外仅进行贴牌生产,企业不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品也大多进入中低档品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技术竞争优势。同时,中国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也明显低于国外跨国企业。在品牌营造上更是和国外企业有很大的差距。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注意的地方。
  四、对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建议
  1.政府方面
  第一,我国的制造业在对外投资方面发展的时间上较短,因此十分的需要政府的扶持。虽然我国在政府管理层面进行了很多的改进,但是我国对于对外投资的管理机制还是有很多的缺陷,突出表现在部门协调不顺,办事效率不高等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当加大工作力度,以明确认识战略意义拓宽战略方针为主,以建立健全对国内企业扶植政策为辅,为我国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与保障,促使其实现自主创新与产品升级。同时,我国政府应提高“走出去”的路线方针政策实施的刚性。给予制造业企业更多“走出去”的具体政策指引与政策支持。第二,我国关于对外投资的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迄今为止,我国在对外投资方面还没有颁布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从2009年至今已然过去6年,我国多数相关法律仍然仅仅表现为“办法”、“意见通知”“暂行规定”等。还未能做到具体的约束与指引。因此我国政府要大力发展法律建设,使得我国的制造业有法可依,能够根据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三,中国政府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投资环境。我国要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在国际上为制造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沟通,特别是一些投资的东道国,构建对外直接投资的服务体系,建立驻外服务系统。第四,政府应加大力度建设相关研发机构,促进相关企业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企业缺乏技术和人才,政府应该在这些方面给予制造业企业帮助。
  2.企业方面
  第一,我国的制造业企业要密切的抓住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大方针,在大环境下勇敢的向世界各国进军。同时要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区域和经营方式。第二,企业自身要提高自己的创新和学习能力,不断的吸收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只有自身的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够有资本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只有管理水平提高了才能激发企业更好的创新和企业的良好发展。同时,企业应该进一步重视起人才在企業竞争中的核心作用,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在加强对内部人才在技能、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培训力度的同时也要以丰厚的工资水平、发展并留住人才。进而使企业的创新整合落在实处。
  第三,企业要提高自己的企业形象,打造自身的品牌。品牌是一个企业的巨大资产,如果一个企业在国际上打响了自己的品牌,那么它的发展绝对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十六大报告向全党发出的号召。在学习中加深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理解,对于更好
财政部近日公布数据,1—10月个人所得税收入累计5347.49亿元,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2011年全年个税收入5200亿元的预算目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营销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在新的发展趋势下,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市场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企业营销管理的意义出发,具体分析了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营销管理;问题;对策  一、企业营销管理的意义  市场经济下,营销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营销管
摘 要:在我国跨度较大、超过重量并且超过高度的建筑中会使用轻度大、自重比较轻并且整体的刚性非常好钢结构进行施工。在我国的建筑工程范围中使用钢结构对建筑工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建筑企业的成本投入量与建筑工程中每个步骤的钢结构的质量掌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要对施工阶段开展有序科学的质量监控。文章针对钢结构建筑施工的质量监管和控制展开具体的论述,以此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
(接上期)rn(五)关于最终用户应承担的主要法律责任问题rn前文述及计算机软件最终用户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时,曾涉及对我国(以下简称)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相关条款的解
摘 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预算管理能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完善,有效控制成本费用,为企业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能够针对问题采取可行性措施,更好地实行企业预算管理与控制。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控制  一、企业预算管理的意义  企业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规划落地的重要手段,是以数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应用到越来越多的特种设备,如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这些特种设备的应用,加快了施工进度,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之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以及现阶段建筑行业对其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了许多安全事故,严重威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及工程本身的财产安全。因此,建立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日前称,中国在建和已经运行的核电机组加起来总共是41个,装机容量达到4000多万千瓦,到2015年中国核电必然进入世界前三位。而到2020年、2030年,中国核电机组有
期刊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内容包括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与发展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