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配网线损管理日益呈现出精细化的管理趋势。因此,有必要对智能电网技术的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进行研究。本文浅析了智能电网技术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技术,探究了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的实践应用,以期为我国智能电网技术的线损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能电网技术;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
  前言:智能电网技术的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公共线路中高压用户和低压用户的线损比对、低压台区的线损比对以及专用线路的线损比对等。基于智能电网技术,对配网线损实施精细化管理,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能实现对配网线损的精确计算,另一方面能对各种窃电行为及时察觉。同时,能实现对系统设备问题的及时监测,大幅度提高配网线损的管理水平。
  一、智能电网技术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技术分析
  1、计量设备的通信端设计
  为实现对大型客户用电信息的动态采集,通常采用高压电能表,以确保精确计量。对于变压器的低压端而言,采用高压电能表,或者是负荷测量仪,均能实现对用电信息的有效采集,并实现对变压器无故损耗的有效预防,同时实现计量精度的大幅度提高[1]。通常,基于DSCADA系统,实现对电力负荷的有效测量和准确记录。按照我国电力负荷管理的相关规定,实施高压电能表的运行,对通信协议接口进行重新设计,能有效保障电能表的良好接入。
  高压电能表,以及负荷测量仪均有其固定的通信信道。以GPRS公网为例,其激活主要采用TCP模式。对于负荷测录仪通信接口的优化设计主要着重于以下两点:(1)对数据项进行优化拓展,数据项的来源是电能综合处理单元,以此实现对高压电能表功能的丰富,诸如停电送电功能、电压极限的设计功能等。(2)对低压端通信的显示终端进行拓展,使通信协议等与高压电能表以及负荷测录仪保持兼容的一致性。
  2、线损对比下的线损异常
  线损管理需要采集并分析线损信息数据,以及时发现线损异常并查找出原因,再逐步解除线损异常,实现对线损指标的有效控制[2]。
  专变用户,通常按照生产用电的实际状况对电力负荷实施动态改变。在常规的生产运营过程中,通常不会出现较大范围的线损波动,对于窃电用户极易产生线损率突变。对此,可以对线损UCE模型进行设计,并利用该模型有效实现对线损异常的及时判断。
  对低压台区的用电负荷进行分析,要立足于用户的用电实际特点和规律。不同的用电季节和时间段对于用电负荷的大小具有关键性影响。当用电负荷处于较低状态时,电能计量设备会产生计量偏差,导致出现线损异常现象。另外,其他因素,诸如突发的居民用电变化等也会导致线损异常。
  由于低压台区存在不定的变压器损耗,以及用电客户的负荷变化等因素,部分公共线路的线损分析具有一定复杂性。可采取如下方法对公共线路的线损进行分析:(1)使用负荷测录仪监测对变压器的实际负荷进行监督预测。通常,变压器的负荷容量越小,变压器的损耗越大。针对配变负荷点创建损耗表,通过查表实现对配变电量损耗值的获取。(2)利用测量仪平台,实现对配变三相不平衡的对应监督。通常,非接地系统出现零序损耗的上升情况,表示不平衡加大,可以通过创建关系表来实现对三相不平衡指标和零序损耗二者关系的有效监测。通过查表实现对三相不平衡状态下变压器损耗量的计算。另外,也要按照变压器负荷点的损耗表,对变压器损耗进行分析。(3)对于特殊用户和直供电用户,应采用高压电能计量模式实现对其用电的计量检测,实现对窃电行为的有效遏制以及对用电数据的精确计量。
  3、综合线损管理系统架构
  综合线损管理系统适用于配网线损的一切范围,能实现对配网拓扑图的清晰显示,且具有拖放功能,能实现对非正常的日志查阅的有效配合,且能实现对配网局部线损的便捷查询[3]。综合线损管理系统包括数据接口及处理、配网拓扑图、线损计算、异常日志、查询服务、报表导出以及系统维护管理。
  综合线损管理系统中的信息数据以各终端以及服务器为主要来源,该系统的具体终端包括用电信息采集器以及高压电能表等。服务器主要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及负荷控制系统等。服务器涉及不同的数据类型以及采集时间,因此,创设综合线损管理系统可以有效保障线损分析的科学性。综合线损管理系统对各类数据接口进行了设置,能实现对各类数据诸如共享数据等的接入。综合线损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孤岛的有效预防,为信息数据的交流共享提供有效保障,有利于实现对配网线损管理的精细化。
  二、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的实践应用
  1、低压台区的精确比对
  对低压台区的用电客户实施配网线损的精细化比对,低压台区的用电客户一般采用光纤负荷低压电缆来实现电压的连接,智能化计量设备向采集系统传输用电客户的用电信息。将采集到的终端数据作为供电量数据,并将之与采集系统低压台区用电客户的用电总量进行比对,再将用电量数据与综合线损管理系统进行连接,并每天对线损进行精细化比对。这种方法能加强对配网线损的控制和窃电行为的遏制,通过线损对比能得出线损原因,并加强对线损指标的有效控制。
  2、公共线路的精确比对
  通常,公共线路承担了较多的用电客户,对用户端电费进行计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包括高低压端。现阶段,通常采用负荷测录仪,对低压台区用电客户的用电信息进行收集。对于特殊用户,诸如直供用电客户,则无法進行直接监测,尚未实现对配网线损的精确化对比。直供用电以及低压用电客户同处于公共线路之中,造成了公共线路呈现出多元化负荷的特点。通过站内电能量,能实现对供电量数据信息的有效计量。在相同时段,公共线路台区电量从 到 ,可采用如下公式对公共线路的线损值进行计算:
  按如下公式对线损率进行计算:
  对公共线路而言,通常将负荷测录仪配置在变压器低压端。配网线损包括了变压器的运转负荷以及零序损耗等。
  3、运行数据
  基于智能电网技术,配网系统构建了综合线损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配网线损管理的精细化。综合线损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实现了低压台区、专有线路以及共公共线路的比对功能,通过对线损数据进行对比,实现了对线损数据运用的精准化,实现了对线损管理的精细化。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配网线损管理日益呈现出精细化的管理趋势。基于智能电网技术,对配网线损实施精细化精确比对,针对配网线损构建综合性较强的管理系统,对不同的系统数据进行集成化管理,能实现对信息独立运行的有效控制,同时降低线损统计的难度,有利于实现线损精确统计的高效率,有利于实现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恺, 李昕, 吴昊. 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的研究与应用[J]. 华东电力, 2014, 42(7):1351-1355.
  [2]邢菲菲. 智能电网技术中配网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的应用探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22):27-28.
  [3]殷迪清, 陈智芳, 李昕,等. 一种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方法, CN102707156A[P]. 2012.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刑诉法中的若干规定与国际化的要求,与现实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本次刑诉法的修改正是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也是一次进步的立法完善。本文即从刑诉法条文的修改入手,浅析其实施后可能对律师执业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刑诉法;律师业务;影响  现代人权保障理念的核心是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国家权利存在的合法性在于为公民个人正当权利
我国各种生态系统的退化现象非常严重,党和国家对生态保护和建设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提供了大量资金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如果不能正确地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对环境非但不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艾宾浩斯曲线(遗忘曲线)告诉
期刊
我国海商法按照缔约和履约两个标准将托运人划分为合同托运人和交货托运人的做法不仅导致了海商法的内部冲突,而且导致了理论上的纷争和司法实践中的分歧。为此,应当回归海牙
生态美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自然生态美,这恰恰与初中生物教学内容不谋而合,因此,将生态美学理念引入生物教学,将进一步提升生物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物教学实施生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包括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念的改变必然对原有的制度带来冲击,宅基地制  度也不例外。本文将从宅基地制度现状、原因分析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入手阐述笔者关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宅基地制度;现状分析;改革设想  一、改革开放后宅基地制度面临的问题(一)宅基地隐形交易,产权纠纷多  发达地区农民宅基地和房
事实上,“多元一级”的刑法司法解释体制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刑法司法解释主体及内容的混乱,有损我国法律适用的权威性和统一性,而且不利于刑事法律制度的发展。根本上,应该建立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业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种新型金融商品和服务层出不穷,金融商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覆盖了广大消费者生活领域。“金融消费者  ”这一称谓也随之在不同国家被人们认可使用,其权利保护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提及。然而何为金融商品与金融消费,如何界定金融消费者及其特殊权利?笔者希望通过的研究  ,使读者对金融消费者及其特殊权利有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金融商品;金融消费者;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帮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