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把瘾制成“风筝王”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人老王叫王达光,67岁。他靠两只硕大的手掌,做出一只巨型“风筝王”。这只“雄鹰”风筝翼展八米八,立起来比高挑身材的老王还高一大块。安装费工夫,折腾了30分钟。装好了,要几个人抬着放飞,尼龙绳像小孩儿的手指头一般粗。
  这么大的竹制软翅风筝,在天津没见过,有朋友上网搜索了,没发现世界上有这么大的风筝。朋友说,这是“风筝王”,应该申请吉尼斯纪录。
  老王把大手一摆:“咱就是玩儿,也不图出名,申报世界纪录又费工夫,又搭钱的,免!”
  为什么要做这么个大家伙?
  因为制作时借用邻居的空房子,满打满算只能做这么大的。如果有地方,他还想做更大的。
  为嘛?就想挑战自我。
  风筝这东西,特大的与特小的,最难做。一只“秋蝉”风筝,翼展13厘米,能放在人的手心上。老王说,眼神儿不跟劲了,小的做不了,做大的。
  为做这“风筝王”,他蹬着小三轮车,绕着天津城转圈,直到寻找到两根长六七米、直径十几厘米的大毛竹。糊风筝的尼龙布,就用了十几米。从设计到做成,历时将近一年。一对翅膀,他就画了两个多星期,尼龙布铺在地上,趴着画……
  做大风筝难不难?老王说,没有一个环节不难。要是不难,他就不做了……
  当然还是有难中之最——合竹。这么大的风筝,单片的竹子力量不够,最厚的地方,要4层竹子粘在一起,翅膀尖也要3层。竹子要弯成弧形,每一片的弧形要严丝合缝才能粘牢固。用刨子刨、刀子刮、钢锉锉,有一点儿“合”不严实也不行,就得重来……
  老王当过兵,干过挖泥船上的船工,干过维修工,工余时间他还迷上过木工。心灵手巧,就是爱鼓捣点儿东西。当年结婚,全套家具都是自个儿做的。如今,只剩下个“三开门”大衣柜没舍得淘汰,留作珍贵纪念。
  退休后,他由放风筝迷上做风筝。当过兵的人,骨子里就争强好胜。从书店买来书,照着样子,边学边做。越做越有瘾,越做越来劲儿,就一门心思惦着做别人没有的。于是,他的风筝越做越大。
  他说,就是图个乐呵,做成了过瘾!心里美!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门将原本就是一个可以给大龄青年发挥余热的舞台,而出现在本文中的10位门将更是翘楚,他们告诉世人,四十不惑,你才刚刚上路而已。    延斯·莱曼  关键词:德甲年龄最大的现役球员  11月10日,莱曼度过了40岁生日,斯图加特官网特地刊登文章庆祝这位门将的寿诞:“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多为球队做出精彩的扑救。”  纵然不惑,但莱曼的身手依然矫健,作为德甲年龄最大的现役球员,他在斯图加特的表现不禁让人们
一支你从少年时代就狂热支持的球队在挣扎了几年后不幸降级,昔日球星作鸟兽散,只留下满目疮痍;一个你曾为之倾倒的俱乐部突然间因经营不善滑向了破产边缘,往日恢宏的体育场被迫出售抵债,大牌球员纷纷离去……许多被风暴侵袭的劲旅或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或在最低级联赛聊以度日,而作为他们最忠实的支持者,我们是否可以想出一些建议,让一个足球俱乐部重新起航。  看看下列这些详细阐述的办法怎么样!    第一步:打造商业